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罩面结构特点,提出以控制罩面层产生反射开裂及罩面层与旧水泥混凝土界面产生剪切破坏为标准的沥青路面罩面厚度设计方法,并分析了相应应力计算公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旧沥青路面面层有效厚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旧沥青路面面层有效厚度模型是进行罩面设计和优化的基础。本文根据大量的路况资料和罩面资料以及以往新建路面使用性能的研究成果反演出原沥青路面面层有效厚度系数,及有效厚度;方差分析表明,确定了影响,的显著性因素为罩面前PCI、原结构面层厚度和基层类型;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预测有效厚度系数,的模型。利用此模型对半刚性基层和碎砾石基层的多种有效厚度系数及有效厚度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3.
预养护技术一方面可以提高沥青路面服役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延长沥青路面整体使用寿命。微罩面技术作为超薄磨耗层预防性养护技术的一种,厚度只有1.2 cm左右。相对于传统的超薄磨耗层技术,其经济型和适用性更好。微罩面技术作为路表功能层,其服役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沥青混合料本身的粘结强度及微罩面与原路面的粘结强度,本研究从原材料选择、混合料设计、路面施工等角度进行了专门的优化,选择了两种微罩面技术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研究,并且引进三种非常规沥青混合料试验--室内拉拔试验、室内斜剪试验和室内旋回车辙试验,对微罩面的实际路用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专门优化,微罩面混合料本身的粘结性能及与原路面的粘结性能良好,是一种经济有效地预防性养护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在旧沥青路面上加铺超薄白色罩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薄白色罩面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沥青路面维修新技术。其特点是罩面薄,接缝间距短,与旧沥青层具有较强的粘结力,而且开放交通早,适用于因起动、刹车造成车辙、拥包等功能性破坏严重的交通繁忙地带沥青路面罩面。为了研究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上超薄白色罩面的路用性能,我国第一条超薄白色罩面的室内试验路在长沙理工大学的直线式路面加速加载实验室中完成。  相似文献   

5.
广深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维修工程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深高速公路运营已8年多,路面服务水平下降,已进入全面罩面维修恢复使用功能阶段,以及防止雨水下渗,减缓面层沥青的老化阶段。在对路面状况进行深入调查与检测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沥青路面维修设计经验与设计规范,提出了罩面维修工程方案,并采取多种技术措施以保证罩面层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就沥青路面罩面工程实践,提出了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作沥青路面的下封层,它既可增强路面的防水功能,又可提高新铺罩面与旧路面的层间结合,还可省去旧路面拉毛等工序。根据试验进行了稀浆封层的配合比组成设计,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很好的路用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通常由各结构层材料设置协调性决定,但现有预防性养护方案重材料轻结构,多凭经验决定养护措施,忽略结构层材料设置的协调性,导致路面养护效果不佳。文中综合考虑材料路用性能、结构协调性能、经济性能,构建以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路面结构强度指数(SSI)、养护预算为输入指标,以动稳定度、弯拉应变、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疲劳寿命、构造深度、结构层敏感度、经济成本为输出指标的超薄罩面DEA决策模型,并以佛山一环西拓旧路改造工程OGFC-13、SMA-13和AC-13超薄罩面材料为例进行室内试验(车辙试验、三点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构造深度试验),确定不同超薄罩面材料的路用性能;建立路面结构协调性模型,分析各结构层层底应力分布规律;计算3种超薄罩面的加铺经济成本,确定最优加铺方案。  相似文献   

8.
超薄罩面与原路面黏结性能是影响超薄罩面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室内成型复合材料黏结板,采用层间斜剪试验,分析原路面材料类型、乳化沥青用量、温度、水泥混凝土路面处理方式对层间黏结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层间黏结强度随着温度增加而降低,且存在最佳乳化沥青用量,超薄罩面与沥青面层的黏结强度大于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黏结强度,拉毛处理可以提高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黏结强度。建议选择适宜的乳化沥青撒布量,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对原路面进行拉毛处理等,以提高层间黏结性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国内沥青路面罩面设计方法的不足,借助于同济大学对新建和罩面改建后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研究成果,将寿命周期费用分析引入罩面设计,提出基于性能的沥青路面罩面设计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对于新建路面和使用不久、路况尚好的路面,进行最佳罩面时机和最佳罩面厚度的选择(已在参考文献1中述及);二是对于已需进行罩面的路段,只进行最佳罩面厚度的选择,本文即是针对此情况。文中考虑了寿命周期和一个性能期罩面厚度的优化,给出了几个性能期最佳罩面厚度设计诺谟图。  相似文献   

10.
层间黏结性能是保障路面层间协同工作的重要基础。为提高超薄罩面层间黏结性能检测评价的准确性与全面性,文中阐述普通路面加铺层与超薄罩面层结构特点及黏结层受力的差异,对比分析现有层间黏结性能评价指标与检测方法,结合超薄罩面特点,提出超薄罩面层间黏结性能评价指标、检测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厚度计算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的首要任务,结构层厚度会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结构的受力特性及使用寿命。应用SHELL设计方法的BISAR3程序,系统分析各结构层厚度变化对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路受力特性以及路面结构疲劳寿命的影响,阐述了面层、基层、底基层厚度对并重载交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的影响规律。通过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计算,给出了重载交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预测模型,有利于合理选择路面结构层厚度,做到工程造价与使用寿命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2.
基于疲劳损伤的沥青路面设计温度及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沥青路面结构必须控制的疲劳破坏形式,以沥青层层底拉应变作为控制沥青路面疲劳开裂的指标。通过实测沥青面层层底最大拉应变与路面结构不同深度处路面温度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沥青路面疲劳损伤的设计温度,提出了以沥青层中间温度作为沥青路面疲劳开裂分析的设计温度和试验条件。通过实测永久性沥青路面试验路每小时的路面温度和气象数据,分析了沥青层中间温度的分布规律,对沥青层中间温度与气温、路面深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计算分析,建立了沥青层中间温度的预估模型。结果表明,沥青路面应变响应与温度密切相关,随着路面温度的升高,沥青层底拉应变增大;沥青层中间深度处温度与沥青层底拉应变相关性最高,采用沥青层中间深度处温度能较好地评价路面结构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广东省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使用性能,降低铺装层结构选用不当所带来的风险,对省内4个典型项目桥面铺装层的结构型式、使用状况及病害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铺装层厚度对铺装层内及层间的应力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单层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主要用在桥梁恒载限制的路段,需采用高粘度改性沥青做防水粘结层+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或SMA的桥面铺装结构,且施工要求高,与单层沥青铺装层相比,采用双层沥青铺装层,铺装层内最大剪应力和沥青层与粘结层间剪应力分别下降18%和37%。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的压实是影响沥青路面使用年限的重要指标,该文分析了材料、外界温度、压实工艺和混合料的种类及性质等各方面因素对沥青路面压实的影响,其中又侧重于温度及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旧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层,提高原有路面的行车条件与使用寿命,是近年来较多路面大修工程采用的形式。探讨了一种突破地面标高限制、兼具结构性和功能性的沥青混合料GSOG-13,并借助在上海浦东三林地区的实体工程应用,验证白加黑延缓反射裂缝产生的双层沥青加铺层结构组合类型。  相似文献   

16.
基于弹性层状体系,利用Kenlayer程序研究了标准轴载作用下半刚性沥青路面层间接触状态对路面结构使用寿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层间接触状态对路面结构层中应力的分布和路面使用寿命均有重要影响。完全连续状态下的路表弯沉值、结构层层底拉应力和路基顶部压应力要小于非完全连续状态的情况,基面层间的接触状态所产生的影响要大于面层间的接触状态。层间接触状况较差时,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会有明显下降。层间完全连续状态下的路面使用寿命,几乎是其它层间接触状态下的2~4倍。因此,铺设路面时适当铺洒粘层和透层,可保证层间连续性,  相似文献   

17.
软硬沥青复配温拌技术的费用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浙江省S208省道杭昱线昌化段软硬沥青复配温拌技术试验路工程,分析了软硬沥青复配温拌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所铺筑的沥青面层的建设费用、施工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指标、路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并提出用寿命/费用比指标来综合评价混合料的费用效益。研究表明: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软硬沥青复配混合料的初期建设费用较高,但其寿命/费用提高了54%,同时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因此有着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依托广西宜河高速公路开展橡胶沥青路面结构形式的试验路铺筑(7 cmARAC-20C下面层+5 cmARAC-13C上面层),与正常路段的SBS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形式(8 cm 70号道路石油沥青AC-25C下面层+6 cm SBS改性沥青AC-20C中面层+4 cm SBS改性沥青AC-13 C上面层)进行对比,并开展沥青胶结料、成品混合料室内性能、现场抗滑指标试验以及长期路用性能观测评价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水损坏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路面的水损坏是路面使用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分析路面结构内部水分来源以及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影响因素,通过测定沥青的三大指标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劈裂抗拉强度,证明水分的侵蚀对沥青及其混合料造成的影响,并提出防治路面水损坏的措施以加强沥青路面水损坏预防,对于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沥青路面是我国公路路面的主要形式之一,为使沥青混凝土路表功能在使用年限中处于良好的服役状态,预防性养护理念逐渐发展并被广泛推广。相较于传统雾封层技术,含砂雾封层能够更加显著提高路面抗滑性能,修复路表微裂缝,大大改善路面的行驶质量,成为公路沥青路面预养护和功能性恢复的有效技术措施之一。结合上海市青浦区崧华南路含砂雾封层应用效果分析,进一步验证该技术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