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不同颗粒成分土体强度的变化在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十分重要。文中通过对不同颗粒成分花岗岩残积土进行渗透试验、土水特性试验、直剪试验,得到其抗剪强度随颗粒成分的变化规律;通过Geostudio中的SEEP与SLOP模块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不同颗粒成分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颗粒成分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土体的抗剪强度,在雨水冲刷条件下,花岗岩残积土中粗颗粒含量越少,保水性能越好,渗透系数越小,抗剪强度越高,花岗岩残积土路堤边坡稳定系数越大,稳定性越好;若发生失稳,也主要表现为浅层坡面失稳。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反复吸湿循环下天然土体因吸力路径变化引起道路、桥梁等工程土体剪切特性变化的规律,开展了不同围压、吸力和反复吸湿条件下的非饱和土三轴试验研究,从有效应力原理、矿物成分和土水特征曲线(SWCC)滞回特性出发,对不同吸水条件引起的非饱和土剪切特性差异进行多角度分析和解释;同时,研究不同吸水次数后非饱和土体积变化趋势和SWCC滞回特性引起饱和度变化对土体强度的影响,深入分析土体抗剪强度吸水软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脱湿路径下原状残积土表现出的延性和剪缩特性与正常固结土的剪切性状相似,而吸湿路径下土样具有的脆性和剪胀特性与超固结土相符;同一吸力条件下,第1次脱、吸湿路径的抗剪强度差值并不随有效应力的增加而增加;而相同围压下,第1次脱、吸湿路径的抗剪强度差值表现出随吸力增加而减小的趋势;多次吸水后,残积土总体积增加具有不可逆和滞后的特点,土体膨胀性和剪破特性与有效应力和吸力水平有关,应力水平越大,土体应变软化效应越明显;土体软化与水力滞回特性引起土体饱和度的变化和产生的不可逆变形(或累积不可逆变形)有关,多次脱吸湿循环产生的累积不可逆变形是导致土体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对残积土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及其治理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熊峥 《路基工程》2016,(4):65-69
通过各种室内试验,揭示了海南岛北部地区玄武岩残积土不能直接用作路堤填料的路用特性。针对其具有大孔隙比、低密度、高液限及弱膨胀性的特点以及海南岛无石灰生产的情况,掺加水泥进行玄武岩残积土的稳定试验,研究其物理力学性质和强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水泥稳定处理的玄武岩残积土,液限与塑性指数均降低,膨胀性减弱,无侧限抗压强度及CBR大幅提升,在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水稳定性较好,虽然稳定土在长期饱水条件下强度有所降低,但仍可用作高等级公路的路堤填料。相比远距离借土填筑,采用稳定土填筑路堤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及环境优势。  相似文献   

4.
《公路》2017,(5)
通过室内基本物理力学特性试验,探究水泥剂量对花岗岩残积土的含水率、界限含水率、击实特性及CBR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展开现场试验,修筑水泥改良和未改良的试验段,综合采用灌砂法、PFWD和连续压实技术来检测花岗岩残积土的水泥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考虑最佳含水率和天然含水率下试件的CBR强度变化规律,推荐花岗岩残积土改良的最佳水泥剂量为5%;水泥改良试验段的压实度、动态回弹模量以及连续压实CMV值均高于天然土试验段,花岗岩残积土路基经水泥改良后的路用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5.
为系统分析胶结剂对花岗岩残积土微生物固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分别考虑氯化钙、氯化镁与乙酸钙等3种胶结剂以及4种固化次数,进行微生物固化花岗岩残积土的室内试验,对不同工况的固化试样分别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UCS)、碳酸盐生成率、崩解、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试验,以此分析胶结剂与固化次数对花岗岩残积土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及其固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采用的3种胶结剂下,花岗岩残积土的固化效果均随固化次数的增加而提升,固化次数相同时,氯化钙、氯化镁、乙酸钙3种胶结剂对花岗岩残积土的固化效果依次减弱;固化最佳工况为氯化钙固化14次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1 045 kPa,崩解系数降至9%;固化次数较少时固化试样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其随固化次数的增加而得到改善,但其改善效果随固化次数增加而减弱;不同胶结剂反应产生的碳酸盐沉淀晶体形态不同,其主要附着在土体颗粒表面和颗粒之间,所起胶结作用是改善花岗岩残积土固化试样宏观物理力学特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花岗岩残积土的静、动力剪切特性,利用大型直剪仪进行了一系列法向恒荷载和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直剪试验,采用了不同的含水率(13%、17%、21%、25%)、振幅(5、10、20、30 kPa)、法向加载频率(0.5、1、2 Hz)和初始法向应力(50、75、100 kPa),研究了残积土的剪应力、体积变形、强度参数和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单调直剪和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直剪试验中,随着含水率的升高,土体由剪切软化变为剪切硬化,黏聚力先增大后减小,内摩擦角逐渐减小;在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直剪试验中,土体上、下剪切强度均随着含水率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当含水率为17%时达到最大。相比于单调直剪试验,法向循环应力削弱了土体剪切强度,且含水率越低,强度比越小,法向循环应力对土体强度的不利影响越大;剪应力和法向位移随法向应力发生周期性波动,且剪应力和法向应力间存在相位差;土体剪切强度和法向位移随着振幅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振幅越大,剪应力幅值越大;法向加载频率越高,土体剪切强度越小,体积剪缩量越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扩散机理,基于对壁后注浆过程的分析,设计由试验模型箱、注浆系统、浆液配制系统、测试及数据处理系统组成的模型试验系统,试验前首先对水泥浆液的特性进行测试,然后通过该模型试验系统分别对3种不同级配的砂样地层(对应不同分维数)进行牛顿流体、宾汉姆流体、幂律流体的壁后注浆室内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注浆过程中浆液流速、土体密度及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并结合理论计算分析浆液的充填率λ,超挖系数和浆液压缩系数λ1+λ2,浆液损耗系数λ3,浆液在土体中的渗透系数及压密系数m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盾构隧道壁后注浆过程中,水灰比大小对浆液的流速、渗透扩散时间影响较大,砂样分维数对地层可注入时间的影响较为明显;浆液的充填率λ与水灰比大小有关,浆液损耗系数λ3 与水灰比呈正相关关系,不同砂样的超挖系数和浆液压缩系数λ1+λ2 的数值变化不大;浆液在砂样中的渗透系数及压密系数m与砂样的分维数呈负相关关系;3种不同的流体注浆结束后,管片周围土体的密度与土体所处的深度成反比,随着深度的增加,土体密度的变化率减小且纵向上的离散性降低;周围土体的含水率与土体所处的深度成正比,随着深度的变化,含水率的变化率亦减小且在纵向分布上趋于某一确定值。  相似文献   

8.
张子达 《中外公路》2007,27(2):27-30
该文采用流固耦合方程对降雨条件下边坡的力学响应进行了研究,分析是基于土体的三相介质理论展开的,不考虑各相之间的界面特性,在考虑各相控制方程的基础上直接求解耦合方程。随后通过对5 m高边坡在降雨24 h后的力学特性分析,得出了降雨后边坡的孔隙压力变化曲线、饱和度变化曲线、土体固相抗力曲线以及基于强度折减的边坡安全性评价,得出了降雨对边坡安全性影响的一些有益结论,可用于指导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9.
保水剂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保水材料,目前研究集中在保水剂与土体相互作用的微观结构方面,对其力学特性方面研究较少。以掺保水剂土体为研究对象,利用保水率试验和直剪试验分别研究不同掺量和含水量土体的保水率和抗剪强度,探寻其保水性能与抗剪强度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表明:土体的保水率随保水剂掺量增加而增大,但超过一定掺量后,其增幅较小;土体掺入保水剂后,黏聚力增大,内摩擦角降低,有利于表层土的稳定;塑限是特殊的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能使压实土形成最优结构。综合考虑保水性、经济性和抗剪强度,确定在掺量0.3%时形成最优结构。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广连高速公路花岗岩残积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统计,并分析特性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粤北地区花岗岩残积土为具有显著地域差异性的结构性土,多为砾质黏性土;颗粒组成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分布特征,具有以稍密、硬塑、中等压缩性、较高抗剪强度为主的典型特点;物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力学指标与物理指标的相关性不显著,可为粤北地区花岗岩分布区公路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软土地基在真空预压处理时需要对周边土层进行密封处理,如遇砂层,其密封效果往往欠佳,为考察不同类型的泥浆搅拌墙对砂层的密封效果,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在不同颗粒组成的砂中分别掺入泥浆、膨润土和水泥三种密封材料进行渗透试验及物理力学试验,定量给出了密封效果最佳的掺入比参数。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制备可用于3D打印的模拟月壤道路材料,对月球原位资源利用进行初期探索,以水胶比0.28~0.32的BH-1模拟月壤地聚合物浆体为打印墨水,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测试了打印温度在40℃~80℃下浆体的流动曲线,通过宾汉姆模型拟合得到了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2个流变参数,以上行流动曲线和下行流动曲线计算得到的触变环面积表征材料的剪切破坏特性。利用3D打印机的送料机构研究了浆体的可挤出性和施工时限,并确定了二者与流变参数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利用三维轮廓扫描仪提取3D打印试件表面三维点云,进而获取材料整体变形和表面纹理的测试方法,以对材料的可建造性进行定量评价。最后研究了不同填充率对3D打印试件力学性能和打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H-1模拟月壤地聚合物浆体呈剪切变稀特性,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随水胶比增大而减小,随静置时间延长而增大,且打印温度越高,增长速度越快;能够完成挤出的材料屈服应力上限值为1 090 Pa,塑性黏度为11.5 Pa·s;水胶比越大,打印温度越低,对应的材料可挤出性越强,施工时限越长;提升打印温度有利于提升材料的可建造性,在所有试验组中,水胶比为0.32,打印温度为80℃时可以在满足可挤出性和较长施工时限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打印试件的变形;降低填充率会导致材料力学性能下降,但是能够提升3D打印速度,节约材料。  相似文献   

13.
对集中工厂化脱水处理的建筑泥浆进行了一系列室内试验,确定了干化建筑泥浆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并采用单掺石灰固化的方式,研究了石灰改良干化建筑泥浆的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干化泥浆为细粒土,塑性较大,采用集中脱水处理方式显著提高了泥浆的均质性;确定8%为最佳石灰掺量;试样的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均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冻融循环试验和无侧限单轴抗压试验,以水固比、泡沫溶液质量分数、冻融循环次数为控制因素,分析泡沫轻质土物理力学性能衰减规律。结果表明:冻融循环6次前的冻融劣化效应显著,12次之后土体结构趋于稳定;泡沫掺入量为10.0%、水固比1∶1.2时试样的最终强度损失率为24.1%,而泡沫掺入量为6.0%、水固比1∶1.8时的强度损失率仅为6.3%。冻融循环试验后的土样力学强度满足铁路基床应力环境要求,可为泡沫轻质土在寒区路基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泥水平衡盾构施工对地层孔隙水压力的扰动规律,针对3种典型地层开展流固耦合分析,研究盾构施工期间不同阶段地层孔隙水压力的纵向和横向变化规律,提出孔隙水压力扰动比的概念并对其施工扰动的程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1)泥水平衡盾构在经过软土地层时,孔隙水压力会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2)泥水平衡盾构掘进会对开挖面前方土体孔隙水压力产生不同程度的水力堆积效应,该堆积效应的产生是泥膜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 3)不同地层中泥水平衡盾构施工对孔隙水压力造成的扰动不同,拱顶位置孔隙水压力扰动最大,拱腰次之,拱底最小; 4)施工中注浆压力的施加与孔隙水压力的扰动程度密切相关;不同地层在不同的开挖阶段横断面渗流场的分布规律和形状不同,拱顶处均表现为水流压力集中点;同时,泥水平衡盾构在施工期对孔隙水压力的扰动有残余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纳米MgO对水泥路基土短龄期下的改性效果,分别对水泥改性路基土(简称“水泥土”)和1.5%掺量纳米MgO改性水泥路基土(简称“纳米水泥土”)试样进行不固结不排水(UU)三轴试验。结果表明:(1)水泥土和纳米水泥土试样的偏应力—轴向应变曲线均为软化型曲线,试样表现为脆性破坏。(2)水泥土和纳米水泥土试样力学特性的提升均对围压的升高具有较好的敏感性。(3)纳米MgO的掺入对水泥土试样的峰值应力、残余应力、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上述结果表明,掺入纳米MgO对水泥土试样进行力学特性改善是可行的,并且纳米MgO主要在于试样结构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矿化技术简称为MICP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微生物矿化的作用机理以及国内外学者对矿化作用的研究情况。介绍了常见的用于处理不良地基土的微生物种类及其反应原理,调查了微生物在发生矿化作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经微生物矿化技术加固后土体最终力学性能测试的总结,并提出了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承震 《隧道建设》2015,35(7):642-649
扬州瘦西湖隧道地处全黏土地层,在该类地层中使用泥水盾构施工的案例较少,全黏土地层在盾构施工下的土体力学性质与变形规律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为了解决全黏土地层在盾构施工下开挖面稳定性与各项盾构参数之间的关系问题,采用室内试验与计算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瘦西湖隧道泥水盾构施工停机状态下的开挖面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盾构停机时,随着停机时间的增长,泥水不断浸入开挖面前方土体,开挖面附近土体应力表现出一定的拱效应,导致开挖面稳定性不断降低;2)在泥水浸润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随膨胀土膨胀力取值的增高,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呈现增长趋势;3)根据开挖面失稳原因,提出了开挖面稳定性控制措施,并通过模型计算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9.
肖芳炎  苏谦 《路基工程》2021,(3):197-201
为探究电化学加固整治铁路路基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技术可行方案,构建1∶1模型试验槽,埋设电极管对翻浆冒泥土样进行电化学排水胶结.分析典型位置土样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排水速率以及电流强度变化,结果表明:电极对间距选用1.2m可使土体加固效果较均匀;当电极对埋深30cm,至少可有效处理40cm深土体;处理1.0 m长路基所需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