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作为一种结合了景观绿化方法的支挡形式,斜插式桩板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对斜插式桩板墙结构受力机理的研究尚不成熟,故采用模型试验法对斜插式桩板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一高速公路轻型支挡结构监测项目为依托,对锚拉式柱板墙挡板背土压力进行了现场测试,分析了锚拉式柱板墙挡板背土压力随深度、时间变化的分布规律,探讨了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土压力与填土深度并非线性关系,当达到一定深度后反而减小。土压力计算值相对于实测值偏大,最大值都出现在墙高的2/3位置。实测墙背土压力合力作用点比理论作用点有所上移,在0.41的填土高度处。  相似文献   

3.
匡经桃 《路基工程》2019,(4):111-115
为市域铁路路基绿化,提出了3种绿色支挡结构:锚杆框架内三维生态袋防护、台阶式土钉墙、台阶式桩板墙,并对每种绿色结构的结构特点、设计方法、应用进行了阐述。根据锚杆框架内三维生态袋防护结构内部的受力情况,导出了用于锚固生态袋锚杆的长度计算公式。对比分析了普通土钉墙支挡边坡和台阶式土钉墙支挡边坡的稳定性和边坡土压力,得出二者稳定性基本一致,台阶式土钉墙边坡总的土压力偏小。对比分析了台阶式桩板墙桩板和常规桩板墙的桩板的受力情况,得出台阶式桩板墙的桩和板较同等规格的普通桩板墙的桩和板受力偏小。  相似文献   

4.
斜插式桩板墙是结合景观绿化方法发展的一种新型山区公路边坡支挡形式。在与传统直立式桩板墙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斜插式桩板墙的优点。分析了斜插板的设计思路与方法,提出了斜插式桩板墙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探究了绿化措施及相关植物选择。  相似文献   

5.
陈雷 《路基工程》2012,(6):144-146
目前桩板墙在边坡支挡结构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但挡土板结构形式均为直立全封闭状态,不仅排水效果差,工程量大,且其外形也与绿色通道及环保理念不适应。对斜插式桩板墙,通过在昆明多处应用,使其结构不断加以完善,不仅节省工程量,且外观效果较好,能满足绿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斜插式桩板墙作为一种新型的支挡结构,因其自身的环保性、美观性、经济性等而备受青睐。但在斜插式桩板墙的施工过程中,斜插板锚固钢筋的定位一直是个困扰施工的技术难点。为此,通过具体案例论证了工程中常见的锚固钢筋定位技术,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新型的钢筋定位技术。  相似文献   

7.
《公路》2017,(5)
桩板式挡土墙目前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但是目前部分桩板墙设计仍然存在一些值得优化的问题。文中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分别论证了路肩和路堑桩板墙挡土板的位置和桩结构的优化问题,提出了斜插式桩板墙新型结构形式,在山区陡坡地段调整挡土板位置具有较好的经济合理性及安全性。另外,还分析了抗滑桩起锚点问题以及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悬锚式挡土墙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挡土墙是路基工程中常用的支挡构造物,悬锚式挡土墙是一种组合式轻型支挡结构。本文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两层锚定板的悬锚式挡土墙墙背土压力和拉杆拉力。结果表明,墙背土压力沿墙高近似呈线性增长的趋势,在底部急剧变小,其值介于主动土压力和静止土压力之间;当采用两层拉杆时,上、下层拉杆宜分别布设于距墙顶和墙底板上沿约H/3位置处。  相似文献   

9.
基于案例和监测数据,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了桩承扶壁式挡土墙复合结构的位移、应力、土压力随分层填土过程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桩承扶壁式挡墙复合支挡结构可有效控制其自身水平与竖向位移;桩与挡土墙地基土刚度差异对结构水平位移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挡土墙与桩的连接处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挡土墙墙背水平土压力分布符合常规的土压力理论,从墙底到墙顶土压力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0.
填料性能对预应力锚拉式桩板墙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锚拉式桩板墙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新型支挡结构,本文通过建立耦合分析数值模型对桩板墙的受力特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分析了解填料的力学参数(变形模量、摩擦角、粘聚力)对桩板墙位移、弯矩、土压力以及锚固端接触应力和自由段轴力的变化。揭示填料力学性能对预应力锚拉式桩板墙的影响,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邹庆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27-29,M0006
通过个別工程案例阐述了陡坡地段填方路基发生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为支挡形式采用不当和暴雨季节排水不畅造成,从而引出了陡坡填方路基较为适宜的两种路基支挡形式,即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和桩基托梁挡墙。接着通过两个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两种结构形式的受力特性、施工工艺和监测等内容。然后对两种结构形式从计算理论、适用范围、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了优先选用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结构.而对桩基托梁挡墙结构应精细计算、谨慎采用。  相似文献   

12.
斜插式桩板墙的斜插板合理角度的布设,是其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研究斜插板设置的合理角度,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分别对28°,33°,38°,43°,48°五组不同斜插板设置角度进行模型试验,得出五组不同角度下斜插板的受力情况和板后土压力分布,试验表明:斜插板设置的合理角度为38°~43°。  相似文献   

13.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地解决软弱地基上的高填方支挡结构设计问题往往是一种挑战,该文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一个在软弱地基上填土高度22m的新型加筋土墙的设计。软弱地基采用桩承加筋土垫层处理,新型加筋土墙为组合模块墙面土工格栅加筋结构。组合模块墙面克服了传统拼装薄墙面"鼓肚"变形和墙背结点处因应力集中拉筋容易断裂的缺点,文中介绍了组合模块墙面的稳定计算及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4.
板椅式桩板挡墙是深厚斜坡软土地段路基边坡的一种新型支挡结构,亟需对其工作机理进行深入分析.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板椅式桩板挡墙的三维数值模型,对结构的内力变形、岩土体作用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力极值出现于桩梁交接处与岩土交界面附近,横梁需作为特殊构件设计;现有土压力分布假定基本能满足结构计算要求;覆土模量大于100 MPa或基岩模量大于10 GPa时,可不计岩土体参数对结构内力变形的影响;副桩布设于主桩内侧可有效降低椅式桩内力、转换桩基拉压属性,桩梁刚度比需控制在1~3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衡重式桩板挡墙是一种新型支挡结构,在深圳地区的多个边坡工程中已经得到成功的应用,由于卸荷板的存在,挡土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性状相对传统的桩板挡墙更为复杂,设计计算方法落后于工程应用。对此,将衡重式桩板挡墙沿地面分为受荷段和嵌固段两部分来简化受力分析,提出结构内力及变形计算模型和方法,推导了结构内力及变形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实例计算,与有限元法对比验证了推导的内力及变形计算公式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竖向地震动对地震边坡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基于此,设计了基覆边坡的模型试验(水下爆炸振动),对界面光滑无支挡结构(A坡)、界面光滑有支档结构(B坡)及界面粗糙无支挡结构(C坡)三种类型基覆边坡概化模型的破坏模式和竖向加速度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加速度比这个无量纲量描述测点加速度响应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三种结构的基覆边坡的破坏模式、加速度响应特征和桩板墙的土压力分布。结果表明:三种边坡的表层松散土体均产生碎屑流状的下滑滚动,且C坡最明显,A,B坡沿交界面错动且在覆盖层顶部可以看到明显的下错现象;A坡  相似文献   

17.
运用有限元法对L型挡土墙在不同土性的填土情况下,分层逐级填筑进行模拟,重点分析了填料强度对墙体内力影响的分布规律,对比了有限元分析结果和传统理论计算结果的异同。结果表明:墙后填料无论是砂性土还是粘性土,墙后土体单元均未达到传统理论意义上的整体极限平衡状态,说明目前以现行规范来设计此混凝土结构挡土墙是能满足构件结构受力要求,并具备一定的安全储备,针对L型挡土墙设计研发了一套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该系统已在EPC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