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我国沥青产品和沥青技术标准的发展过程,介绍了我国石油部门于1985年修订道路石油沥青标准(SYB1662-77)的内容,指出了我国沥青的性能、特点,和改进提高沥青质量的重点要求。为适应我国重交通量公路和城市道路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使用部门提出了对“重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下简称“要求”)进行补充与修改,本文着重介绍了对“要求”中某些指标和标准进行补充或修改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沈金安 《公路》1989,(4):33-36
现在我国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高等级公路建设的新阶段,尤其是沿海各省市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纷纷开始兴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汽车专用公路。由此,对沥青数量及质量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自从国家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92—86)中提出了“重交通量道路沥青技术要求”后,各地都很关心国产重交通道路沥青的问题。笔者就所了解的情况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系统的室内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兰炼四种标号重交通量石油沥青,其常规技术指标均符合重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且兰炼90号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优于进口新90号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4.
前 言 过去几年里,交通运输部倾向于对昼夜交通量低于2000辆的道路采用薄层沥青表处路面。为从经济考虑,或出于预先固定道路用地等原因而作分期修建,把这些路面的厚度限定为在粒料基层上做1.5~2(1/4)英吋的薄层沥青表处。最近,1.5英吋热沥青混合料表处已被用于初铺或加铺的表面处治层。  相似文献   

5.
姜云焕  胡春年 《公路》1996,(9):34-36
关于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以下简称为改性乳化沥青)的质量标准及试验方法,现介绍日本道路协会最近新修订的“沥青路面铺装纲要”(199年公布)第四章第5节中的相应内容,以适应大交通量路面及桥面铺装层对改性乳化沥青的需要。改性乳化沥青标准,原是日本乳化沥青协会的标准,即JEAAS(JapanEmulsifiedAsphaltAssociationStandard),于1984年公布。这次道路协会在JEAAS的基础上修订,详见表1。表中所列检测项目,除粘韧性、韧性及灰分三项外,其它各项与一般乳化沥青的检测方法相同,不再赘述。改性乳化沥青的质量标准与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虽然现行规范已经具有了沥青路面气候分区,但实际上PG技术没有得到真正的应用。根据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气温与路面温度的观测数据,以美国Superpave中的PG技术为基础,对黑龙江省沥青路面PG分区与PG_(m-n)标准进行研究,以此为标准对黑龙江省道路沥青的高低温性能进行评价。研究内容包括:基于SHRP的黑龙江省沥青路面温度换算公式,黑龙江省沥青路面PG分区与PG_(m-n)标准,基于PG系列试验的黑龙江省道路沥青PG性能评定等。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道路沥青基本满足PG_(m-n)技术标准的高温性能要求,但均不满足PG_(m-n)技术标准的低温性能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黑龙江省现有道路沥青进行复合改性,研发满足黑龙江省PG_(m-n)标准的道路沥青材料。与针入度系列指标相比,PG系列指标能够更合理地评价道路沥青的高低温性能。黑龙江省沥青路面PG分区与全国的沥青路面气候分区相结合,可以为黑龙江省道路沥青的选用提供具体的PG技术参数。研究认为,PG_(m-n)低温标准的不满足是黑龙江省沥青路面低温开裂的一个理论原因,研究结果对改善黑龙江省道路沥青的低温性能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朝晖  李文科  沙庆林 《公路》2008,(4):152-155
针对夏季炎热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高温车辙破坏严重的问题,本文采用硬质沥青这一新材料。通过对硬质沥青(A-30)、石油沥青(A-70)、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在高温稳定性方面进行全面对比试验,以评价硬质沥青及其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为硬质沥青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也为夏季炎热地区、重轴载道路和长大纵坡路段的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0引言沥青洒布车在沥青路面施工与养护中的应用近几年来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不仅是因为沥青洒布车洒布的质量好、效率高,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和进度,而且还因为它在路面的修建和养护中使用范围愈来愈广。其主要适用范围是:(1)碎石封层表面处置。碎石封层表面处置常用于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一般分单层表处和双层表处。其标准施工工序是:路面清洁→沥青洒布→碎石撒布→铺层碾压(轮胎压路机)。(2)新建路面的“透层”、“下封层”、“粘层”。其中“透层”一般洒乳化沥青或煤油稀释的沥青;“粘层”一般洒乳化沥青;“下封层”一般洒热沥青(重交沥青或…  相似文献   

9.
沥青结合料及沥青铺砌层的卓越的适应性,对于(1)从几分线一平方码之防麈油处治路面到每平方码值一元钱或更多的城市干线承受繁重任务的各种造价的路面;(2)从轻交通量的郊区道路到重交通量的高速公路的各种等级线路;(3)从最轻的汽车到重量超过200吨的现代式飞机的各种车轮荷载等,使能选取最经济最适宜的沥青路面。沥青路面有三种基本形式:(1)表面处治或反贯入式;(2)贯入式;(3)拌合式。所有沥青路面都是由这三种基本形式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构成的。表面处治式系在已准备完成的路面  相似文献   

10.
彩色沥青作为新型路用材料,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这方面相应的规范标准。实验通过在高温状态下将明色沥青、色粉、集料强制拌和的方法制备沥青混合料;采用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关于"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和"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技术要求"的相关规定进行评价,同时与A-70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来研究彩色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彩色沥青针入度较低,不能满足规范要求,认为不能用普通道路石油沥青的标准来评价;车辙稳定度较低,可以考虑在这方面改进。  相似文献   

11.
冯西见 《公路》1989,(4):13-15
“七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李家峡水电站对外专用公路阿代~下多巴段,全长18.12公里。重丘区二级路,次高级路面。路基宽度8.5米,路面宽度7.0米。路面设计交通量为解放CA-10B 3000辆/昼夜,设计弯沉值为0.65毫米。路面面层设计厚度为5厘米.其中主层为4厘米厚的沥青砾石,封层为1厘米的沥青混凝土。该段路面工程始建于1987年7月,1988年5月正式交付使用。经有关单位验收,达到优良工程标准。其初验数据见表1。  相似文献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以适应重交通、使用周期长、养护费用低的特点,将得到大的发展。根据目前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大多采用国产小型常用机械,就其如何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问题,结合国道106线濮阳至中召段的施工实践,谈一下体会。1 工程概况 国道106线濮阳至中召段改善工程长7.8km,是濮阳和中原油田通往郑州的主要道路。原为三级公路,1985年路基由原来的8.5m加宽到16m(加宽路基土方均未碾压),渣油路面宽7m,日交通量在4000辆/昼夜左右,其中大吨位车辆约占30%,破损严重。改善工程设计标准,按平原微丘区高于二级、低于一级,路面设计交通量为100kN标准车500次/日。路基宽16m,路面宽14m。  相似文献   

13.
邓云纲 《交通科技》2012,(5):76-78,108
通过查阅大量国外文献,分别从交通量等级、连续级配沥青混凝土、沥青表处路面及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津巴布韦沥青路面的材料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并与我国的沥青路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津巴布韦等类似非洲国家的道路交通量非常小,所采用的路面结构主要以低等级路面为主。  相似文献   

14.
国外沥青稳定柔性基层的材料与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很多国家高等级道路采用沥青稳定柔性基层,既有热拌沥青混合料,也有冷拌混合料,并相应提出了材料要求。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各不相同,沥青稳定基层厚度则根据交通量大小而定。  相似文献   

15.
针对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1994)已跟不上公路建设的需要,交通部组织对其进行了修订,制定新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该文就新规范第四部分中对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十条修改内容进行了对比和评述。  相似文献   

16.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不同的气候条件、环境条件以及交通量大小对配合比设计的原则和目标均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寒区道路沥青路面的配合比设计,在满足混合料低温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还要兼顾其高温性能。该文以塘汉快速路的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为实例来讨论寒区道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公路》1986,(2)
乌鲁木齐西出口一级公路,是乌鲁木齐通往西、北疆的主要干线,是上海-乌鲁木齐-伊宁国道干线中的一段。此段公路原为二级路,路面为双层沥青表处,随着四化建设的迅猛发展,车辆急剧增加。据1980年交通量观测,汽车交通量最大已达11014辆/日,原有道路无论从线型、道路的几何尺寸到路面结构均难适应日益发展的公路运输的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了解A级50#道路石油沥青对改善南方湿热地区沥青路面抵抗水损害、高温永久变形及大交通量的影响,通过对A级50#、70#沥青及改性沥青拌制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抗压回弹模量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各项指标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50#硬质沥青在南方湿热地区可代替改性沥青用于中面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加、重轴载车辆的增多及交通荷载严重渠化,沥青路面在运营中呈现许多不容忽视的病害。沥青-石料界面粘附性能是沥青路面产生水损坏的关键原因,水、车辆荷载及温度等因素是诱导沥青路面产生水损坏的外在原因。文中通过试验分析天然沥青种类和掺量、水、石料表面构造等因素对沥青-石料界面间沥青膜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石料界面抗冲击疲劳强度随ARA、TLA掺量的増大先升高后降低,经过浸水处理后其抗冲击疲劳性能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一、北京市道路翻浆的情况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北京市的道路翻浆一年比一年严重,翻浆期间一般是在每年的3月至5月初。在某些翻浆严重的道路上,汽车时速减低到10公里以下,给交通运输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翻浆情况严重的道路一部份集中在城区。这些道路的特点是:路龄老,结构薄,一般都是沥青碎石路面,连同基础总计不超过20公分(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