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水高速艇的快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供了一种内河浅水型高速艇艇型.针对该型线又进行了不同水深的阻力模型拖曳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讨论了高速艇的浅水效应.结果表明,该艇的水动力性能优于常规的高速艇艇型.配合本文提出的带有侧进水口及底进水口的双进水口喷水推进系统的概念设计,该高速艇可在深水中高速航行、在浅水中安全航行,有效最小水深可和该艇的静态吃水相当.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612型消防救援指挥艇的快速性、连续作业能力、灭火性能、水上救援性能、水上救援和消防战斗稳性、定位性能、机动性能、可靠性和对救援展开适应性等的战斗技术性能,并介绍了该艇主要设备的配置.  相似文献   

3.
对高速单体无人艇的航行性能进行综合优化设计分析.首先建立单体无人艇的优化数学模型;其次基于遗传算法开发了一套高速单体无人艇航行性能综合优化的计算程序;最后讨论了优化稳定代数,分析总目标函数随航速和排水量变化的曲线,探讨不同权重分配对总目标函数值的影响.通过大量计算,说明该程序稳定可靠,为高速单体无人艇初步设计提供了一个参考平台.  相似文献   

4.
某艇船体结构总振动测量及动力性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船体结构振动不仅影响到船体结构的安全使用寿命,并且影响到船上各种仪表、设备和机械装置及各种导航、通讯和控制系统等的性能,也会使人员感到疲劳和不舒适,从而使工作效率降低.介绍了某艇航行试验时测量艇体结构总振动的动力试验,采用频域峰值法得到了该艇的动力学特性,并与采用迁移矩阵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良好.结果表明,艇体在全速航行状态下,环境激励的响应能够识别出该艇所感兴趣的模态,结果可以作为该艇的计算模型修正、损伤检测、使用状态评估和健康监测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前言 65吨级气垫试验艇的研制旨在研究气垫船的技术性能和实用性。本艇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天津大沽船厂建造。1980年交船。交船后进行了艇的性能试验、扩大性能试验、耐波性试验及特种运行环境试验等.大量试验证实,本艇的垫升性、快速性、稳定性、操纵性,船体强度、风扇、动力传动系统等都经受住了严格的考验。中等变形的围裙也初步发挥了作用,达到了设计要求.本艇曾荣获国家科工委技术进步二等奖.经过多年的试验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也发现了极有价值的实用化问题,为今后发展我国大中型气垫船奠定了基础。本文就该艇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带阻流板和水平翼的高速深V复合艇新构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锋 《船舶工程》2019,41(6):24-29
高性能复合艇通常比常规高性能艇具有更好的航行性能,本文以某高速深V型快艇为研究对象,采用阻流板和水平翼组合附体的方式对该深V复合艇进行CFD水动力性能数值模拟,对过渡状态及滑行状态下该复合快艇的阻力性能以及航行姿态进行评估,结合自由面兴波以及艇体表面压力分布情况,最终获得了一型深V复合艇构型设计方案,该复合艇运动姿态得到大幅改善,过渡状态下模型总阻力值较原型减少18.97%。  相似文献   

7.
蔡远  盛曦光  祝骅 《江苏船舶》2006,23(5):21-22
10.5m玻璃钢质航政快艇是江苏省航道系统航政艇系列化工程中主要工作船艇之一,本文介绍了该艇的设计思想、主要参数、总体布置、船体结构等,着重介绍了该艇消波性能、建造工艺等情况。  相似文献   

8.
研究适用于大方形系数半滑行艇的浅槽消波艇型,在常规尖舭方艉艇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在艇底部设计了一个从艏部至舯部的浅槽道,以改善阻力与兴波性能。开展了该新型浅槽消波艇型与常规艇型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艇体周围流场、艏、艉兴波、航行姿态及阻力的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浅槽消波艇型具有艏艉兴波小、艇体阻力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关于滑行艇在静水中阻力性能以及航行姿态的预报问题,运用商用软件STAR-CCM+进行数值模拟,将所得结果与试验值以及SIT法计算结果对比,验证流体计算软件STAR-CCM+预报滑行艇阻力性能的可行性。以直棱柱型滑行艇为模拟船型,探讨艉部斜升角的变化对滑行艇阻力及其航行姿态影响规律,找出使得该滑行艇阻力性能最优的艉部斜升角。  相似文献   

10.
根据滑行艇Froud数高、排水量小的特点,采用约束模旋臂试验加性预报方法研究该艇操纵特性,考虑到该艇回转时具有较大的横倾,本艇操纵性预报的数学模型,采用纵向、横向、回转和横摇的4个运动方程,其中船体水动力采用该艇模型旋臂试验结果。文中给出了6种工况下回转及Z形机动的计算结果,并由此评价该艇操纵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