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首先阐述了交通运输网络可靠性研究的意义,并介绍了连通可靠性,出行时间可靠性,通行能力可靠性和出行需求满意可靠性等的基本概念,紧接着简述了国内外有关交通运输网络可靠性的研究概况,指出了交通运输网络可靠性研究的关键技术,最后探讨了交通运输网络可靠性研究的一些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交通运输突发灾害事件对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危害,如何科学有效地防患、处置交通突发事件,成为交通行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该文从交通运输应急指挥目标入手,深入研究交通应急指挥系统的层次结构,完善系统的功能,建立健全相关标准体系,从而提升交通应急反应速度,增强防灾灭灾能力,有效地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造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投资规模、投资效益分类、投资效益滞后三方面分析了交通系统投资特性,为使有限的资金合理分配到交通业的各个环节,以获得最佳投资效益,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四川交通运输系统计量经济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系统工程和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由12个联立方程式组成的四川省综合运输计量经济模型.从经济意义、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和模型稳定性4个方面对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满足计量经济学检验,对1992~2001年四川省交通运输指标分析,动态模拟结果没有出现误差率超过20%的异常情况,整个模型的误差率为4.17%,说明模型的精确度较高,模型运行较稳定.  相似文献   

6.
网络化是交通运输系统的自然属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系统的运营与服务,以及相关配套的政策与管理体制对于系统网络化都有内在需求.本文首先给出了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工程的定义,并从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工程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及未来展望两个角度开展了详细论述.从交通运输系统复杂网络分析、交通运输系统网络化组织运营管理和城市交通系统网络化控制与诱导三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研究与工程实践的最新现状,归纳总结了其中存在且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交通运输系统复杂网络分析的关键科学问题是探索不同交通运输网络拓扑结构与交通动力学时空演化规律、网络承载力、可靠性之间的动态耦合及匹配关系.交通运输系统网络化组织运营管理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在交通基础设施物理结构为复杂网络的条件下,具有目标异性的多博弈主体(政府、运营企业、乘客等)之间如何实现利益平衡或达到帕累托最优.对于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工程的未来发展,本文认为重点需要加强对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论体系的研究,围绕“综合交通网络的构造演化机理”“城市交通网络供需平衡机理”“多层综合交通网络结构复杂特性及其动力学过程”“出行行为的多样性及可预测性”等问题进行探索.此外,由于新技术环境下的交通系统将出现颠覆性的变革,交通网络运输系统工程的内涵和外延也需要进行根本性的升级改造.具有自驱动、自组织、自决策能力节点的柔性交通运输网络及其共享运行机制,将会是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工程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7.
许仪 《城市交通》2004,2(3):60-63
随着政治与政策的改变和对庞大复杂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以及对城市交通堵塞的反映,交通运输地理学发生了复兴。在简要回顾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史后,结合对《交通运输地理杂志》1993-2003年间论文研究主题的统计,综述该期刊11年间研究主题,反映世界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采用“宏观规律与微观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思想,引入了相似学理论,进行区域间社会经济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相似特性的比较,以期利用比较结果对其中一个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提出建议,在构建相应模型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运输系统相似度比较的流程和算法.本文以海南和台湾两省铁路运输系统的比较为实例,相似元的具体取值综合了数据比值法、德尔菲法,并参考AHP法进行权重系数的取值,相似度比较的结果可用于海南省环岛铁路的规划.  相似文献   

9.
浅淡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世界各国倡导并推崇的发展观念。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如何转变传统的交通运输规划观念,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对21世纪交通的科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交通运输系统的供给与需求具有典型的二象关系。对二者的特性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合理配置资源,以提高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效能。  相似文献   

11.
欧盟可持续交通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过去15年欧盟进行的交通系统可持续性研究进行了回顾,明确了不足之处并详细阐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交通系统的概念,指出研究重点要实现影响因素指标的量化,使可持续交通系统评估具有可操作性。探讨了评估可持续交通系统的绝对尺度和相对尺度,利用实例对二者的评估作用进行了对比。通过回顾欧盟在可持续交通方面进行的第4次、第5次和第6次框架计划研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是以绩效指标为基础,改进现有评估系统或发展创新性的评估系统,以检测欧盟交通系统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江苏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形势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分析当前江苏交通运输生产活动形势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3.
对综合运输通道的概念、结构及分类等理论要素进行了归纳和阐述,总结了综合运输通道规划的基本内容及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从系统分析和定量优化的角度对当前规划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重点评述了既有的定量优化模型.最后对综合运输通道规划理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交通应急管理系统是交通安全、可靠运营的保障,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阐述了交通应急管理系统的组成子系统和工作流程,并在回顾国内外应急管理系统现有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交通应急管理现状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交通应急管理研究和应用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交通应急管理方面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依据环境保护原则、协调发展原则、低碳生态的原则,构建了中原经济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以绿色理念统领中原经济区交通规划,加强绿色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核心区“十”字型交通运输骨架,加快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中原经济区综合绿色交通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讨论硬件在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回顾国内外的发展历程,着重强调信号机接口设备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国产信号机的特性,提出三条交通控制硬件在环设计途径并分析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邹哲  李乐园  蒋寅 《城市交通》2010,8(1):20-27
全面回顾了天津市30年来城市交通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骨架路网发展阶段和现代化综合交通体和怏速发展阶段,总结每个阶段的主要交通特征以及交通战略的转变。在肯定天津市城市交通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反思公共交通、交通与土地利用、交通管理与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基于新形势下交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未来解决天津市城市交通问题的战略思路:协调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构建双城一体化骨架路网,形成双城间大中运量公共交通骨架体系,加强交通管理等。  相似文献   

18.
从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模型、评价以及实践等方面分别总结了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和土地利用对交通的影响因素,系统分析了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为研究适合土地利用的交通模式和适合交通的土地利用模式奠定了基础,对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实现土地利用集约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石飞 《城市交通》2021,19(1):131-132
缘起 城市交通问题是当前中国乃至全球的热点问题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各地对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投入巨大,尽管城市交通事业发展良好、各项缓堵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难以触及制约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性问题,如缓堵和治堵的目标不明确(是治理小汽车拥堵还是治理公共交通拥堵)、城市如何适应公共交通的发展(常见的是反向操作,即让公共...  相似文献   

20.
With high consumption of energy, especially petroleum resource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has received much concern. In view of this,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chievements on transport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such as external cost determin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fluencing factor analysis, statistical indices and data comparison, interactive relation between transport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ocial economy, relevant planning and policy making, prediction of energy demand of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t also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Some key issues concerning the future researches are put forward, namely, the statistical data collection and comparative indices determination, estimation of comparative consumption factors of different transportation modes, exploration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as well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relevant basic data platform and theory and method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