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自行设计的1对引物,通过RT-PCR从鸡脾细胞中分别克隆了鸡MHCⅡβ链基因片段,大小为798bp。核苷酸测序结果表明,与已登录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5%。将该基因片段插入含谷胱甘肽(GST)基因的质粒pGEX-4T-1,构建了pGEX-4T-1-chMHCⅡβ。经诱导表达,获得分子大小约为53 000的融合蛋白,其中chMHCⅡβ链大小约27 000。经亲和层析,获得纯化GST-β融合蛋白,进一步用此蛋白免疫小鼠,制备了鼠源抗鸡MHCⅡβ链抗体。经过琼扩和ELISA检测,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2.
《经济导报》2006,(4):94-96
对无脊椎动物,如毛虫的研究正在为鉴定与人类细菌感染相关的基因提供一种廉价,简单而又安全的方法。英国巴斯大学的研究者已经发现一种可以分选大量细菌基因序列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毛虫体内通过观票细面基因对冥免疫糸统的反应进行的。这种被称为快速致死毒性评注(RVA)的新技术可以使用毛虫筛查出编码造成具有致死毒性的基因。  相似文献   

3.
周兴涛  李敏 《中国电动车》2007,(12):161-31102
牛精细胞核糖水解酶(BS-RNaseA)是一种在精细胞中大量表达并且对肿瘤细胞有毒性的蛋白,可以用来抗肿瘤。为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因此计划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在原核生物中克隆、表达BS-RNaseA基因并进一步的纯化目的蛋白。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牛RNA水解酶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CS,进行酶切和测序验证,然后利用IPTG诱导表达该重组子,并纯化目的蛋白。SDS-PAGE图谱显示在42kd处有明显的诱导,表明牛RNA水解酶基因获得高效表达。用GST试剂盒纯化目的蛋白然后再用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得到了有效的纯化。综上结果说明牛精细胞RNA水解酶的成功克隆、表达并纯化,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及抗肿瘤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鸡胚致死孤儿病毒(CELOV)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了禽腺病毒FAVI-JS株的晚期启动子(MLP),序列与CELOV的MLP同源性为99%。分别构建了MLP和商品化启动子CAG控制的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禽腺病毒转移载体。通过载体与禽腺病毒FAVI-JS株在原代鸡胚肾细胞内进行同源重组,分别获得了MLP和CAG控制的表达eGFP的重组禽腺病毒,为探讨不同启动子对禽腺病毒活载体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基于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的近期公交客流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准确地预测近期公交客流量,提出了应用灰色马尔可夫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利用历史数据建立灰色GM(1,1)模型,通过确定系数可获得公交客流量的时间响应序列及还原值的表达式,从而可获得未来年公交客流量的发展序列值,结合马尔可夫链过程将随机序列状态划分为3类,通过确定状态转移矩阵可获得序列处于各状态的概率值及与各状态对应的预测中值,最终求得各序列的修正值。通过铜陵市公交客流的历史数据,预测了近3年的公交客流。实例证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指导公交经营管理者近期的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6.
张艳红  郭伟彤  张斌 《公路》2024,(1):255-262
交通流量预测一直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首要任务。由于交通流量序列具有复杂的时空依赖性,使得对其准确预测变得极具挑战性。现有很多工作主要基于循环神经网络、图网络以及Transformer模型构建交通流量预测模型。考虑到卷积网络具有计算效率高以及特征提取能力强等优点,提出基于多视图时空卷积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模型在输入编码层对序列数据进行表示学习,并引入了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在时空特征表示学习层,考虑到序列具有不同的周期模式,设计了多个表示学习模块。每个时空表示学习模块,基于一维卷积完成局部时空特征挖掘,然后基于因果卷积实现全局时空特征挖掘。在预测层,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提升模型对时空特征利用的有效性。在2个真实交通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MSTC模型在交通流预测任务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从编码步骤、编码效率、编码工作量以及数据的可持续利用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传统编码方法的主要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动化的"权重配比编码"方法.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故障诊断中的增量学习应用问题,提出了基于在线序列极限学习机和无监督极限学习机的在线学习诊断方法。利用无监督极限学习机对故障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处理以得到能够反映燃料电池系统状态的特征向量,使用在线序列极限学习机对处理后的特征向量进行分类以获得增量学习能力,使用K均值聚类辅助进行增量学习的新数据标记。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同时提高聚类及诊断准确率,适用于多维度大数据量样本和有增量学习需要的在线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汽车电器诊断设备的成本,同时降低人工检测成本和技术难度,提高检测效率,结合最新互联网云计算和5G网络技术,对汽车云端电器检测系统进行开发。该系统能够针对单台或多台汽车远程同时进行多项诊断操作,包括实现安装检测、ZDC编码检测、ZDC编码写入、软件刷新、DTC诊断以及电器维修方案推荐、全过程电器问题管理等功能。与传统汽车人工诊断工作方式相比,该系统能够提升生产效率、改善汽车产品品质、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七问故障码     
<正>从1995年起,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厂开始采用第2代随车故障诊断系统(简称OBD-Ⅱ),该系统具有统一的诊断模式、标准化的16端子诊断座(DLC)以及统一的故障码(DTC)编码规则,极大地方便了汽车维修人员进行就车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1.
车载监控系统各项功能及技术指标趋于成熟,实车试验因而得以顺利开展。与此同时,收集了丰富的车载监控数据。车载监控数据的类型与数量已经远达到了可以分析的技术要求,但是编码分析手段却并未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而有所突破。为了有效利用车载监控数据,突破现有数据处理的瓶颈,便于后续挖掘工作的展开,提出了一种车载数据时空语义编码及分析方法。将时间序列符号化思想运用到交通工程中,充分考虑到驾驶数据特征,基于符号化聚合近似(SAX)的3个步骤,对选定的一段范例数据依次进行了正规处理、降维处理、离散及符号化处理。结果表明:经过语义编码后,先前维数很高、数据特征冗杂的驾驶时间序列数据合理地转换成了可读性强并且易于搜索定位的符号化序列,在实现大幅降低数据维度的同时又适时地保留了时间序列数据的主要特征。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演示了该方法在实际车辆驾驶安全性分析中的作用与优势。研究结果可为重点监控车辆高风险驾驶事件以及有针对性地开展驾驶安全培训等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为未来特定驾驶场景的快速提取进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乐高速英德段中山顶隧道渗漏水处治采取以排为主,疏、导、堵相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较原设计优化了渗涌水处治技术,达到了快速有效处理该隧道渗涌水问题,既保证了工期,又确保了隧道营运安全。  相似文献   

13.
对锂离子电池动力学系统进行了非线性特性分析,并判别了其混沌特性。采用相空间重构技术恢复锂离子电池动力学系统原有的混沌特性,得到多维状态空间的时间序列,利用LS-SVM模型对重构后的时间序列进行预测,获得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预测值。仿真结果表明: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该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好的适应性,对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区域路网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时,时间序列模型在交通量预测中的适应性,以G326遵义至湄潭段实地观测交通量为基础数据,以杭瑞高速遵义至思南段建成通车年为分界线,对线性、二项式及指数等3种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加权分配,并预测该路段交通量,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对比分析得出:在路网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时,时间序列模型的预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不宜作为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首先概述了磁道钉编码的结构和应用方式,在此基础上,为防止磁编码被误读,提出了基于海明码的磁道钉编码差错控制技术,阐述了磁编码差错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具有差错控制功能的磁编码信息结构以及信息表达应用方案,并在交通部公路交通试验场和新疆塔城地区进行了道路试验和工程应用。试验应用表明,该差错控制技术可以保证磁道钉编码技术的稳定可靠应用,从而为车辆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系统提供道路结构方面的准确信息,提高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从跨摄像机自行车协同跟踪过程中获得高精度的动态运行轨迹,针对跨摄像机自行车跟踪过程中再识别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考虑到混合交叉路口环境复杂、室外光照变换强烈、摄像机拍摄视角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在无视域重叠条件下基于样本序列分组相似性度量的混合交通交叉路口跨摄像机自行车再识别算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将自行车样本划分为3个部件并统计出各部件分割比,通过对自行车图库中各部件提取的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对应部件原型特征。采用对比分析法,将样本序列代替单个样本作为查询图像并对样本数进行了定量分析。从特征鲁棒性设计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将每个样本部件与对应部件原型进行相似性度量形成更具抽象性的原型相似度特征。通过系统抽样的方法将图像序列进行分组,并采用组内全连接而组间不连接的方式计算样本间相似度来改善算法时间复杂度。为了有效分析该算法的性能,制作了1个自行车再识别数据集BIKE1,并且在分组性能评估、部件原型参数设置以及同类算法性能比较3个方面进行了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样本序列作为查询图像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并且将样本序列分为2组时识别率最高;自行车样本划分为3个部件有效地增强了算法对光照变化等影响因素的鲁棒性;与当前同类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7.
以S316省道K63+280~+540段二次滑坡治理为工程背景,分析了该滑坡成因和类型,提出了采用轻型支挡+预应力锚索+微型桩的联合支护结构,并结合多种疏排水措施综合治理方案;采用深层测斜监测手段验证二次滑坡治理方案的适宜性。治理措施竣工后,位于防撞墙外侧的CX3,CX4,CX5水平位移增量明显减少,验证了治理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于2012年正式启动郊区镇村级河道轮疏工作,对全市河道整治管理实现全覆盖,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河道水环境面貌。主要对上海市镇村级河道淤积的现状、成因和产生的问题进行阐述和总结,并提出了对开展镇村级河道轮疏工作的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开展连片的河道轮疏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一种新型线控转向系统的转角跟踪性能,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AFSMC)方法。传统的滑模控制(SMC)设计需要预先获得系统扰动量,而AFSMC可通过在线模糊自适应系统实时估计出系统扰动量,进而减弱控制律中的切换项信号,降低了控制系统的保守性和抖振现象。仿真结果表明,AFSMC控制下的线控转向系统具有良好的转角跟踪性能、鲁棒性和能效。  相似文献   

20.
武汉沙湖南环路跨楚河桥为(22+26+22)m三跨连续钢箱梁桥,桥宽33 m,全桥钢箱梁总重1 447 535kg。结合该桥实际情况,对支架法安装、悬臂顶推安装和分节段顶推安装方案进行比选,确定该桥钢箱梁采用分节段顶推法安装。该桥钢箱梁沿纵向分7个顶推节段,为便于运输每个节段沿横向分6个分节段。顶推施工时,首先在桥的一端设置节段组拼场进行节段拼装,单个节段组拼完成后利用下滑道将拼装好的节段逐一顶推就位,然后进行节段总拼装、焊接等直至完成全桥钢箱梁安装。实践表明,该桥采用分节段顶推法安装钢箱梁,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以及吊装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