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降低发动机污染物排放的等离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目前国际上治理汽车发动机排放污染物的最新技术--等离子体治污处理技术。对比了几种典型的发动机废气处理装置在标定工况下的转化效率,说明了等离子体处理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新技术,它可以同时有效地降低NOx、PM和HC+CO。  相似文献   

2.
现代车用内燃机的开发研究与试验技术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本文介绍了系统分析法、优化技术、试验计划安排和管理等方法和手段在车用内燃机排放试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净化柴油机尾气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柴油机应用广泛,但是其排放的尾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应用脉冲电源放电等离子体治理柴油机尾气,具有效率高、投资低、运行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最后总结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柴油机排放物后处理领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治理汽车发动机排放污染物的新技术:等离子体治污处理技术。对比了几种典型的发动机废气处理装置在标定工况下的转化效率,说明了等离子体处理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新技术,它可以同时有效地降低NOx、PM和HC+CO。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自主开发的VTCL—VETS车辆排放试验计算机主控制系统;通过开展汽车排气稀释定容取样系统的排放测量和分析技术研究,探讨了排气稀释定容取样系统中气体输送及分析延迟的产生和影响因素;分析了基于稀释排气流量与成分浓度和C平衡技术的汽车瞬态排放率和累积排放量计算方法;给出了VTCL—VETS整车排放性能试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基于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的柴油机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在发动机试验台上使用欧洲瞬态循环测试了该装置对降低柴油机颗粒物(PM)和其它污染物排放的效果,并对比了30 000km运行前后排放控制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加装了该后处理器后,发动机的PM排放减少了50%,C0和THC降低40%以上,NOx排放也有一定程度的削减;经耐久性运行后,工作性能没有明显的劣化.  相似文献   

7.
在用车尾气排放遥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天津进行的城市在用车尾气排放遥测试验及结果,分析了遥测结果的一致性,佐证了遥测排查高排放车辆的效能;评估了在用车的尾气排放状况;比较了采用不同排放控制技术的车辆的排放情况,并考察了其排放随车龄而劣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车用汽油机排放控制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排放控制技术是车用汽油机的重要研究方向。文中主要总结了各种排放控制技术在车用汽油机上的应用情况,并介绍了汽油机排放控制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对排放、油耗等要求的日益严格,搭载混合动力技术的汽车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及应用。文章介绍一种48V助力回收系统轮系在台架上进行可靠性试验的方案,为后续48V助力回收系统的研究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上接2012年第12期)2电控化油器技术在国Ⅲ上的应用德利公司在国家实施国Ⅲ排放标准前期就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后期又在骑式车、踏板车、三轮摩托车上进行了大量的补充试验及应用分析,以充分验证电控化油器技术对国Ⅲ排放要求的有效性及一致性控制上的技术保证能力。  相似文献   

11.
尹泽勇  韩旭 《汽车工程》2006,28(12):1094-1099
回顾了航空发动机和汽车发动机领域的优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总结了当前发动机的优化工作主要在发动机结构、材料、燃料及燃烧、排放以及多学科优化等几个方面,从多目标优化、不确定性优化,多学科优化和优化算法等四方面分析了发动机多学科多目标优化技术的研究内容,并探讨了以节能和环保为主要目标的未来汽车发动机综合优化技术的几个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Exhaust nanoparticle emissions fro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 review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article emissions formed during the combustion process in spark ignition and diesel engine. Proposed legislation in Europe and California will impose a particle number requirement for GDI (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 vehicles and will introduce the Euro 6 and LEV-III emission standards. More careful optimization for reducing particulate emission on engine hardware, fuel system, and control strategy to reduce particulate emissions will be required during cold start and warm-up phases. Because The diesel combustion inherently produces significant amounts of PM as a result of incomplete combustion around individual fuel droplets in the combustion zone,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reducing particle emissions through electronic engine control, high pressure injection systems, combustion chamber design, and exhaust after-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his paper, rec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rends to reduce the particle emissions fro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 summarized, with a focus on PMP activity in EU, CARB and SAE papers and including both state-of-the-art light-duty vehicles and heavy-duty engines.  相似文献   

13.
王强 《汽车技术》2000,(12):12-17
为化油器式在用车达到排放法规介绍了一种汽油机闭环电控补气系统。着重分析和研究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和改装过程。DA462、DA462-1A和DA465Q-1A型发动机经改装补气系统后,分别安装在松花江、昌河和吉林微型车上,试验结果证实了该补气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内燃机微波点火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光  王志 《车用发动机》2012,(3):1-6,11
综述了国内外运用于内燃机的微波点火的研究现状和技术特点,将微波点火主要分为3类,即微波谐振炬点火(Microwave resonator Torch Ignition,MTI)、微波辐射空间点火(Microwave radiation Space Ignition,MSI)、微波等离子体助燃(Microwave plasma Assisted Ignition,MAI),并介绍了微波点火可能的着火燃烧机制。指出微波点火有可能大幅拓展发动机稀燃极限,相对传统火花点火有显著的节能和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汽车排放,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20世纪后期以来国内外对燃油成分、性能影响排放的规律进行了大量研究,对美国AQIRP、欧洲EPEFE、日本JCAP和国内相关研究项目进行了总结,提出在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的基础上根据国内的炼油结构、燃油水平和当代及未来汽车先进技术进行燃油指标对排放的影响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电控单体泵柴油机面向欧Ⅲ排放的调整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控单体泵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具有使发动机达到欧Ⅲ排放标准的潜力,研究在自行开发的单体泵柴油机的ECU上,进行了面向新法规测试规程的标定调整方法研究。指出在满足整机基本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对稳态测试循环(ESC)测试方法所指定的工况区,进行更细网格的喷油量和正时的匹配标定工作,并使整个区域内不出现尖点。试验结果表明,整机的气体排放物已达到或接近欧Ⅲ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聂彦鑫  徐俊芳 《天津汽车》2009,(9):12-14,20
面对石油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的严峻问题,国内各大汽车研究机构都在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文章介绍了柴油机在经济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优势,阐述了轿车柴油机的先进技术,指出柴油品质、政策限制及对国内柴油机印象不佳是影响我国轿车柴油化的因素,但随着柴油机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发展,柴油机噪声大及排放等问题会得到很好地解决,柴油机是实现节能减排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型的电控柴油机标定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柴油机电控系统的性能主要依赖于控制参数的标定质量,基于模型的标定是一种有效的标定方式。首先介绍基于模型标定方法的基本原理,然后详细说明了该标定技术的主要内容以及每一个技术内容的发展。最后,简述了国内柴油机标定技术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伴随着柴油机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 ,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愈来愈受到重视。介绍了柴油机排气PM和NOx 控制技术的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并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