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潜流人工湿地基质除氮磷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测试分析研究了由碎石、陶粒、石英砂3种不同基质构建的潜流式人工湿地运行初期对N、P的去除效果.实验采用连续流进水方式,水力负荷控制在4.95~8.25cm/d,实验结果表明碎石为基质的单元对N、P去除效果最好,陶粒单元次之,石英砂单元效果较差.对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34%、83.24%和71.02%;对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0%、48.68%和39.34%;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59.48%、42.65%、30.26%.结果还表明,填料在湿地除磷方面起主要作用,选择基质对除磷非常重要;填料对氮的去除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降流式厌氧紊动床(DATB)联合人工湿地(CWs)处理生活污水工艺.DATB通过沼气强制循环,使悬浮载体颗粒处于流化状态,当HRT=6 h时,DATB对COD去除率可达70%左右.DATB出水再通过CWs处理,当HRT=6 d时,CWs对污水中的COD进一步降除,同时可对污水中的NH3-N、TP有效去除,从而实现污水资源化.DATB与CWs联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效果好、耗能低,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农村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磷酸铵镁法中不同沉淀剂的脱氮除磷效果,比较了氨氮去除率、磷酸盐去除率、残氮量、残磷量,沉淀物质质量和组成,处理液的电导率。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得出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较佳的沉淀剂为Na3PO.412H2O+MgCl2.6H2O和Na3PO4.12H2O+MgSO4.7H2O,处理高浓度磷酸盐废水的较佳的沉淀剂为NH4Cl+MgCl2.6H2O和NH4Cl+MgSO.47H2O.并对磷酸铵镁沉淀进行了X-衍射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气升间歇内循环一体化反应器,利用曝气动力实现混合液在厌氧区和好氧区的循环,采用变液位间歇交换模式在厌氧区创造厌氧/缺氧交替环境,通过强化反硝化除磷过程实现污水同步脱氮除磷.考察了三种工艺形式下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和去除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固定床生物膜-沉淀出水工艺形式,可以实现良好脱氮,厌氧区固定生物膜微生物具备反硝化除磷环境,但因无法有效排泥造成除磷效果较差;采用移动床复合生物系统-沉淀出水工艺形式,可以加强以活性污泥形式存在的常规聚磷菌的作用,除磷效果改善,但生物量受污泥沉淀效果的影响而偏低造成氮、磷去除率较低;采用移动床复合生物系统-膜出水工艺形式,能保持较高浓度的生物量并能有效排泥.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2h、间歇交换周期为185min、污泥龄(SRT)为17d的条件下,进水COD、NH4+-N和PO43--P浓度分别为821.3、102.5和21.3mg/L时,反应器对COD、TN和PO43--P去除率分别达到91.8%、84.8%和94.4%.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铁氧体法处理含铬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使用超声波-铁氧体法对含铬废水进行处理,通过考察硫酸亚铁用量、pH值、H2O2用量、超声波的辐射时间和辐射功率对含铬废水铬去除率以及铁氧体磁性的影响,设计超声波-铁氧体法处理含铬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随着硫酸亚铁用量的增加,Cr6 的去除率增大,最佳pH为9.0,当Fe2 :Cr6 =6∶1(mol∶mol)、超声波辐射时间和辐射功率分别是30 min和50 W/cm2时,去除率高达到99.9%以上,H2O2用量为1.0~2.0 mL,铁氧体的磁性最强.  相似文献   

6.
以253.7 nm紫外灯(20 W)、氙灯(500 W)和太阳光为光源,研究了多金属氧酸盐(磷钨酸,硅钨酸)及二氧化钛对模拟染料废水活性艳橙(KGN)溶液的光催化脱色降解性.结果表明,以磷钨酸为光催化剂时,KGN溶液的初始pH、催化剂投加量及光源对光解效果均有影响.在平均光照强度为98000 lx的晴天,KGN溶液(100 mL)的初始浓度为10 mg/L,溶液初始pH为2.00,磷钨酸投量为0.6 g/L时,光照1 h,其色度去除率达96.67%,TOC去除率79.22%、COD去除率85.98%,BOD5/COD为0.3,达到可生化降解的程度.研究表明H3PW12O40、H4S iW12O40、TiO2三种催化剂光催化降解KGN能力不同,在紫外光和日光下,其降解活性艳橙的能力依次为:TiO2>H3PW12O40 H4S iW12O40.H3PW12O40虽略逊于TiO2,但光照相同时间后出水也已达到可生物降解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新型的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用于生活污水脱氮的处理,考察了反应器启动阶段出水的变化.生物膜驯化成熟后,考察了系统对总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进水总氮37.69 mg/L时,反应器总氮去除率达到85%.此状态下,对反应器单个运行周期的脱氮特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连续出水水质稳定,氨氮去除率达到98%,出水氨氮基本维持在1 mg/L以下.  相似文献   

8.
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PEX捕集Cr^3+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含铬废水的处理效率及简化处理流程,以聚乙烯亚胺、NaOH、CS2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用化学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PEX.通过絮凝实验研究了PEX捕集Cr3+的性能,并对几个影响因素作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1)该絮凝剂对Cr3+有一定的捕集功能,但需要与硫酸铝复配才能表现出较高的去除效率,且Cr3+的去除率随着硫酸铝浓度的增加而增大.2)pH值对PEX/硫酸铝复配去除Cr3+有一定的影响,pH值较低时Cr3+的去除率较小,当pH值升高后,Cr3+的去除率明显增大.3)Cr3+和致浊物质共存时,会相互促进彼此的去除,pH=5.0时,Cr3+和浊度的最高去除率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9.
对某机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这两类废水进行处理,确定最佳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混凝-生化联合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处理这两类废水.其中,混凝处理可以去除废水中大部分悬浮物,在混凝剂PAC投量为100 mg/L、助凝剂PAM投量为10 mg/L条件下,COD和SS去除率分别达到28%和64%;生化处理中,厌氧-好氧联合生化处理效果较单独好氧处理工艺处理效果好,采用混凝-厌氧-好氧(回流)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在厌氧和好氧段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4 h和8 h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85%以上,出水COD可降至40 mg/L以下,出水可回用于水力清砂和湿法除尘用水补充水.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生态渗滤技术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中的成功案例以及在衡炎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处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1.5 m3/(m2·d),系统对COD、SS、NH4+-N、TP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COD、SS、NH4+-N、TP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此研究显示,生态渗滤技术在工程应用良好,基建和运行成本较低,在处理远离城市的生活废水时具有巨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简单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定义、类型及其运行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的主要设计内容,包括湿地床体设计、植物群落的构建、基质的选择和铺设、自动增氧系统的建设等方面,并给出了相关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磷酸铵镁法中不同沉淀剂的脱氮除磷效果,比较了氨氮去除率、磷酸盐去除率、残氮量、残磷量,沉淀物质质量和组成,处理液的电导率。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得出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较佳的沉淀剂为Na3PO.412H2O MgCl2.6H2O和Na3PO4.12H2O MgSO4.7H2O,处理高浓度磷酸盐废水的较佳的沉淀剂为NH4Cl MgCl2.6H2O和NH4Cl MgSO.47H2O.并对磷酸铵镁沉淀进行了X-衍射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  相似文献   

13.
光催化活性艳橙脱色降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53.7 nm紫外灯(20 W)、氙灯(500 W)和太阳光为光源,研究了多金属氧酸盐(磷钨酸,硅钨酸)及二氧化钛对模拟染料废水活性艳橙(KGN)溶液的光催化脱色降解性.结果表明.以磷钨酸为光催化剂时,KGN溶液的初始pH、催化剂投加量及光源对光解效果均有影响.在平均光照强度为98 000 1x的晴天,KGN溶液(100mL)的初始浓度为10mg/L,溶液初始pH为2.00,磷钨酸投量为0.6 g/L时,光照1 h,其色度去除率达96.67%,TOC去除率79.22%、COD去除率85.98%,BOD5/COD为0.3,达到可生化降解的程度.研究表明H3PW12O40、H4SiW12O40、TiO2三种催化剂光催化降解KGN能力不同,在紫外光和日光下,其降解活性艳橙的能力依次为:TiO2 H3PW12O40≥H4SiW12O40.H3PW12O40虽略逊于TiO2,但光照相同时间后出水也已达到可生物降解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以城市富营养化严重的湖泊沉积物为底质,及总磷浓度0.2 mg/L的上覆水组成的P-SMFC系统,针对P-SMFC系统产电性能、磷形态转化特征与磷去除效率如何为植物黑藻所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240 h,SMFC系统电压达到68.5 mV且稳定,启动成功.有无植物的P-SMFC系统输出电压分别为69、50 mV;电流密度、功率密度分别为52.56 mA/m2、3.92 mW/m2;42.40 mA/m2、2.54 mW/m2;有植物的P-SMFC系统对水中总磷、沉积物中全磷、有机质的累积去除率分别为76.5%、38.75%、82.89%、均高于无植物的SMFC系统的42.5%、29.17%、77.78%;表明植物的加入对于SMFC系统的产电过程有促进作用并且能大大提高磷去除率,但对提高有机质去除效能的能力有限;并且通过对磷元素形态变化研究证实植物的加入能促进有机磷矿化,无植物试验组中钙磷、铝磷、铁磷含量均少于有植物试验组.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蚯蚓粪能有效处理硫化氢气体,以污泥基蚯蚓粪为填料,采用卧式生物反应器去除H_2S气体,考察蚯蚓粪对H_2S的去除效果,研究气体停留时间和容积负荷对H_2S去除率的影响及生物降解宏观动力学.结果表明:蚯蚓粪为载体卧式生物反应器在启动运行6 d后,H_2S去除率可接近100%.当气体停留时间76~106 s,进气浓度100~500 mg/m~3,H_2S容积负荷高达400. 6 g/(m~3·d)时,H_2S去除效率稳定在90%以上;蚯蚓粪吸附降解H_2S的最大表观去除速率(Vm)和表观半饱和常数(Ks)分别为1 428. 6 g/(m~3·d)、417. 1 mg/m~3.通过分析可知,卧式蚯蚓粪生物反应器能高效处理H_2S气体,且具有较强的抗负荷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研究了钢渣对废水中磷的去除.探讨了影响其除磷因素如pH、反应时间、钢渣粒径、钢渣用量、磷的初始浓度等.研究表明,在pH=7,小于74 μm的钢渣用量为0.5 g,反应120 min时废水中磷的去除率达90%以上,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7.
香料废水是一种高浓度、成分复杂、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本实验选用铁内电解法作为预处理方法,用Fenton试剂作为主要的处理手段,实验证明,对TOC的去除非常有效.去除率高达90%左右.并通过多因素正交实验,寻找到了最佳工况点,即当废水pH值为3、温度为30℃、H2O2用量为60 mL/L、FeSO4用量为400 mg/L,TOC去除率最高,为90%左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elecoxib对大鼠术后腹腔粘连形成的预防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接受腹膜擦损术为A组,接受腹膜擦损术+40mg/(kg·d)Celecoxib为B组,接受腹膜擦损术+20mg/(kg·d)Celecoxib为C组,接受腹膜擦损术+透明质酸钠凝胶为H组,仅接受开、关腹操作的假手术为S组.各组随机半数大鼠于术后第8天和15天处死,肉眼评估大鼠一般情况和腹腔粘连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粘连组织VEGF和CD34.结果 5组大鼠术后粘连程度组间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B组、C组的粘连评分均明显小于H组、A组.VEGF蛋白表达量A组最强,次之分别为H组、C组、B组,S组最弱.CD_(34)表达量A组最强,次之分别为H组、C组、B组,S组最弱.结论 术后短期口服Celecoxib可有效预防大鼠术后腹腔粘连形成,效果优于透明质酸钠凝胶.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活性后下调VEGF表达,抑制粘连组织新生血管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絮凝沉淀-Fenton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絮凝沉淀-Fenton氧化法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筛选最佳的絮凝条件及氧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此法可使印染废水的CODCr从1 400 mg/L降至70 mg/L以下.废水CODCr与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5%和97%.出水达到排放标准.此法具有去除率高,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反硝化聚磷菌在污水同步脱氮除磷,尤其有限碳源污水的处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亚硝酸盐型反硝化除磷因仅将硝化进行到亚硝酸盐阶段可进一步降低污水的处理费用.采用一个2L的SBR反应器,通过控制好氧段溶解氧并调整NO_2~-投加时间,在EBPR系统内成功富集了兼具稳定除磷和脱氮性能的污泥,用以考察污泥的缺氧吸磷特性及同步脱氮能力.结果表明:微好氧条件下(DO=0.2mg/L)反应器具有很高的氮、磷去除性能,系统内的NH4~+-N能100%硝化且无NO_X~--N的积累,出水磷浓度低于0.5mg/L.此外,该除磷污泥能利用亚硝酸盐进行缺氧吸磷,NO_2~--N投加浓度为10mg/L和50mg/L时的最大比吸磷速率分别为最大比好氧吸磷速率的44.9%和87.2%.批式试验证明:NH4~+-N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而非厌氧氨氧化去除,但微好氧条件下氨氧化菌和亚硝酸盐氧化菌活性均较聚磷菌差,因此,低DO条件下,吸磷总是优先于氨氧化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