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盾构隧道施工诱发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较多,但主要因素可归结为地层损失引起的地层变形。基于现有地层损失的理论,对引起地层损失的注浆过程进行模拟,依此研究复合地层盾构隧道施工对地层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隧道贯通时,土体最大沉降和隆起区域分别位于隧道拱顶和拱底;浆液的硬化会对地表和拱顶的沉降速率产生影响,当浆液弹性模量达到最终硬化的75%时,地表和拱顶的沉降速率达到最大值并开始逐步减小;地表和拱顶沉降随浆液的逐步硬化而趋于稳定,且拱顶沉降趋于稳定的速率更快。  相似文献   

2.
针对江门隧道下穿玉龙湖泄洪道段存在的富地表水、超浅埋、上软下硬地层、大断面等特点,施工期间极易引起塌方,风险极大.为此对地表泄洪道进行必要处理,同时采用水平旋喷和管棚注浆加固围岩,结合台阶法开挖,现场施工时加强施工控制与管理,确保了隧道在该地段的施工安全与质量,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对地下结构反应位移法的设计指导偏少的情况下,研究分析其与日本《水道施設耐震工法指针·解说》反应位移法地层位移函数和地层剪力计算公式的差异,并通过某工程地铁车站的算例比较得到,车站埋置于中软土层的地层位移和地层剪力计算,"日本规范"偏于安全,而中硬土层的计算则"中国规范"偏于安全。建议地下结构抗震设计中,当车站埋置土层剪切波速大于300 m/s时,不宜再留设过多安全储备,并可结合安评参数考虑一定的地震作用折减。  相似文献   

4.
高含水率淤泥质地层中地下通道暗挖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在滨海相淤泥质地层中用浅埋暗挖法成功进行地下过街通道工程的实例,介绍以二重管钻机无收缩浆液加固技术为主,TSS注浆管无收缩液浆加固地层为辅的主要施工工艺,及参数选择,为在淤泥质地层中进行暗挖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5.
某地在滨海相淤泥质地层中用浅埋暗挖法成功施作了地下过街道,打破了淤泥质地层是暗挖禁区的观点。从这一案例出发,简要地论述了注浆对地层的改良效果以及浅埋暗挖施工工艺在淤泥质地层中的应用方式,为在其他淤泥质地层中进行暗挖施工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张照财 《科技交流》2006,36(4):26-29
介绍了加纳铁路网概况,考察了该国铁路项目的地质情况,提出了修建铁路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狮子洋隧道下穿珠江大堤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新建铁路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下穿珠江主航道,在隧道进口方向穿越珠江大堤下方的不均匀地层时,地面发生大面积塌陷,危及珠江大堤安全,同时盾构机被困,不能正常掘进.为解决此难题,针对该工程的最佳地层加固方案和实验采用50 m以上深孔袖阀管注浆工艺进行研究,提出可行办法和措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研究结果:通过研究提出的地层加固方案和深孔袖阀管注浆工艺,解决了深孔袖阀管注浆的"卡、掉芯管"问题;解决了在盾构机前方注浆施工可能发生的"包裹、固结"盾构机的问题.通过注浆改良地层,保证了盾构机施工的正常.  相似文献   

8.
9.
论述了隧道洞施工的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复杂地层条件下隧道进洞施工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地层冻结技术在地铁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地层冻结技术起源很早,作为一项成熟技术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地铁建设中,国内近几年开始在地铁建设中进行了该技术的应用和研究。阐明了地层冻结技术的原理、工艺及其关键技术,同时利用国内外2个工程应用实例,证明冻结技术在地铁建设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地铁隧道初衬与水平冻结压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北京地铁复八线区间隧道水平冻结工程,对水平冻结板上喷射混凝土初衬的收敛和变形以及冻结压力进行了监测和分析,认为冻结压力对喷射混凝土初衬的影响很小,初衬稳定性可满足地铁隧道技术要求,从而证明地铁隧道施工中采用水平冻结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盾构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在盾构施工中常常造成盾构掘进姿态不佳及地表塌陷,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管片局部出现破损。结合深圳地铁7号线穿越上软下硬地层的工程实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盾构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段("由软入硬"与"由硬入软")的施工力学特性,对地表及管片拱顶沉降、管片应力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盾构在穿越上软下硬交界地层过程中,地表沉降出现显著增大(增量最大可达1 cm),拱顶不均匀沉降的现象较为严重;对较软侧地层进行适当加固,可以有效减小上软下硬地层交界处的地表及管片拱顶沉降,同时能够降低"由软入硬"段管片的应力水平。  相似文献   

13.
14.
15.
隧道工程是在地下的狭窄空间进行施工,而且地怪条件变化多端,因而,在危险状态进行掘进的情况是不少的。因此,除了积累掘进技术经验之外,还应以经常的施工安全为目标,结合现场的各种条件开发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岩溶地层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金柱  杨荣 《铁道建筑》1999,(10):22-23
以京沪高速公路泉子岸中桥桩基施工为实例,阐述了桥梁桩基施工中遇到 溶洞时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浅论盾构工法中的背后充填注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的发展,盾构法已成为地铁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之一,背后注浆是盾构工法中控制地层沉降的关键性一环.结合工程实际,对背后注浆施工中回填注浆时间、注浆填充率与地表变形量的影响关系进行了针对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软土地层进行顶管施工,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本文结合上海浦东一项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其施工工艺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20.
以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三期工程为依托,针对泥岩、砂岩及高瓦斯地层,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等因素,对盾构法、矿山法及明挖法等3种施工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对试验段的不同开挖方案进行了探讨.结果 表明:采用矿山法和明挖法相结合的方式分段施工地铁高瓦斯区间隧道,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风险;相比于钻爆法,悬臂掘进机开挖法在施工工效、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施工造价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