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杨存平 《资厂科技》2002,(1):38-39,46
本文对G型连杆体进行了机械性能、宏观、微观显微组织检验以及受力分析。结果表明,G型连杆体牙齿齿面裂纹是由于连杆体与连杆盖啮合面之间出现微动磨损产生的疲劳裂纹,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某转向架构架疲劳强度的验证方法,针对疲劳试验过程中构架转臂座出现疲劳裂纹的情况,迅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攻关,分析了产生裂纹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进行疲劳寿命评估,并重新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证明,改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SS7E型机车在役连杆销的超声波探伤检测及断裂分析研究,从连杆销的组装工艺及裂纹的形成等方面找到连杆销断裂原因,改进连杆销的组装工艺,实现在役连杆销不解体超声波检测,避免了裂纹的产生,保证了铁路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4.
用机油中磨粒分析法诊断杂质混入柴油机造成的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台内燃机车用柴油机上人为地在连杆大端轴瓦中封入碳化硅粒进行运转试验,使曲轴与轴瓦间产生异常磨耗进行而发生胶着损伤,用铁谱图分析法和光谱分析法查明了机油油样在各损伤阶段中所含的磨粒的特征,并由此对因混入杂质而造成的柴油机故障机理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连杆小端衬套在机车运行中出现裂纹,利用宏观检验、化学分析、金相检验等手段对产生裂纹的连杆小端衬套进行检验,结合连杆小端衬套设计中对材料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杆小端衬套制造中对材料的改变存在设计缺陷,加之加工工艺不良最终导致连杆小端衬套在运行中产生裂纹。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上海地铁1号线车辆抗侧滚扭杆连杆下橡胶关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橡胶表面裂纹的原因,介绍了产品结构改进、试验验证及改进后的装车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用金相分析的方法对功率为4600 kW机车上的从动齿轮齿面裂纹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裂纹为磨削裂纹。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连杆形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进行各种连杆结构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今后连杆结构的发展趋向。水平双切口连杆虽然可以彻底解决连杆大端尺寸受严格限制的问题,但要增加重量;最近研究出将缸套和连杆活塞组一起从缸套中拔出的解体方法则可在较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超声表面波探伤原理,以及在机车连杆不解体的情况下对其疲劳裂纹进行探伤的方法。文中对探伤仪器校准、灵敏度标定、波形分析等进行了阐述。实际检测表明,采用超声表面渡探伤方法能够对机车连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疲劳裂纹进行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DF4C机车从动齿轮在中频感应淬火时,在感应器进出齿沟处的齿面出现无硬化层的软区,致使齿轮齿面出现剥落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TBM由PLC系统集中控制,对液压系统的温度、液位、压力、转速及机械机构的动作进行检测,使之按照设定的程序运行.从而完成各种工作状态。对PLC控制系统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抗干扰设计中采取多种抗干扰措施,从而有效地抑制干扰,使PLC控制系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2.
13.
以京沪高速铁路接触网设计中的防雷措施为例,针对该线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通过对避雷器分布方式与雷击跳闸概率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依据不同雷区等级差异设置避雷器,最后对避雷器的设置分布和安装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从铁路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时钟同步的意义,时间基准的选取以及时间信息的传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精度高、可靠性好、成本较低并满足铁路信息系统对时钟精度的要求的时间同步方案.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了房间式铁路客车空调机组性能检测装置,经实际使用,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铁路工程建设实行监理,对于提高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控制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此对铁道行业的监理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重点分析了施工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监理工作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9.
负弯矩作用下结合梁挠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砼结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随着荷载逐渐增加,混凝土板中的裂缝不断产生和发展,梁的刚度也随之逐渐下降,荷载-挠度关系趋于非线性,因而材料力学中求挠曲线的二次积分法对负弯矩作用下的砼-钢结合梁无法获得解析解。本文提出了求钢-砼结合梁负弯矩作用下挠度的数值积分法,把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短区间的线性问题,推导了计算公式,建立了计算模型,编写了电算程序,通过反复迭代计算先获得结合梁截面的弯矩-曲率(M-φ)关系,再根据这一关系进一步求得结合梁各截面的给定荷载下的挠度,从而可绘出梁的某一级荷载下的挠曲线或某一截面的荷载-挠度(P-Δ)曲线,本文利用编写的电算程序对芜湖桥的两根大型试验结合梁T1,T2梁进行了试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对哈大线接触网锚段关节的设计特点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了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锚段关节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改造方案。通过论证后指出,我国既有线已采用的3跨、4跨锚段关节稍加改造,即可满足列车2 0 0km/h运行速度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