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序巨大公司董事长刘金标(标哥)为了庆祝80岁寿诞,再次进行环台骑行,历时12天,行程966 km,突破2007年他第一次环台15天927 km里的记录。本次活动开始前,刘金标先生写了两行诗"八十有幸再环台,共创活力新未来"。标哥希望透过"标风环台"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自行车非但能成为健康锻炼的工具,也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标风环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以七十五岁高龄挑战单车二十天,行程1668公里,计划完成“京骑沪动”之旅的老人便是台湾巨大集团董事长刘金标先生。虽然坐拥全球顶尖自行车制造企业捷安特,但推广自行车运动、普及自行车文化是刘金标先生的兴趣所在。  相似文献   

3.
正每一年的中国展,都有众多的铁杆粉丝慕名到KHS功学社的展位上,为的是让他签名、与他合影、聆听讲座。作为中国台湾第一所单车学校的校长,他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广大车友。有人欲把他比作自行车界的"教父",但他却把自己看作是传播自行车文化的使者,更愿意大家叫他校长。他就是功学社单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谢正宽先生。今年的中国展,谢校长再次为广大车友献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讲座。  相似文献   

4.
已经是75岁老人的"巨大"董事长刘金标先生,率领台湾30多人一行,浩浩荡荡,从北京"鸟巢"出发,骑行到终点的上海八万人体育场,用20天时间完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90年代,捷安特在昆山安营扎寨,从此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自行车业界的格局。捷安特不遗余力推行的自行车骑行文化不仅影响了整个行业,也影响了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捷安特之所以能在中国大陆书写辉煌的历史,除了公司创办人刘金标先生的高屋建瓴外,也离不开一位贯穿始终的灵魂人物,他就是现任捷安特(中国)总部顾问郑宝堂先生。入行以来,我跟郑宝堂先生的交流至少四五次,但这一次,是郑总聊得最畅快的一次。  相似文献   

6.
从1993年到2010年,长达17年的时间里,欧盟市场一直令许多中国自行车厂商望而却步,因为这期间欧盟针对中国自行车的反倾销措施就从未中断过,历时之长实属罕见。眼下,几经延长的反倾销税再度到期,欧盟委员会又发起日落复审,中国自行车厂商"突围"反倾销长路漫漫。  相似文献   

7.
原计划于今年7月颁布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将被再度推迟。这已经不是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第1次被推迟。早在1999年,我国出台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 17761-1999)后,依照惯例,该标准出台3~5年后就要进行修订。2002年,国家相关部门就启动了电动自行车国标的修订,不过在"速度"和"质量"的界定上,先后制定的10个修订草案都被无限期推后。特别是2009年年底,国标委公布的《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曾引发巨大争议。该标准将设计时速超过20 km或超过40 kg的电动自行车  相似文献   

8.
正共享电动自行车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先后攻占了多个一线城市。但由于政策原因,共享电动自行车并未像共享自行车一样"顺风顺水",先后遭遇多次当地主管部门口头叫停,而此次北京、上海两大城市几乎同时首次以文件形式正式叫停共享电动自行车。近日,北京在多次叫停超标共享电动自行车投放后,发布了《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再度明确北京市暂不发展电动自行车作为共享自行车。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倡导环保的今天,在油价重新开始飙升的今天,在经济依旧低迷的今天,自行车再度被人们想起的时候,时尚的自行车穿衣搭配,也就应运而生了。如果,时装品牌们不能为我们提供专业的"自行车时装"的话,那么,一套年轻运动的时髦男装,就成了自行  相似文献   

10.
<正>唐·迪康斯坦佐是美国加州一电动自行车店的老板,他只用了一个词就解释了电动自行车受欢迎的原因,那就是:丘陵。他说:"我出售的不是电动自行车,而是快乐。"6年前他创立了这个品牌,电动自行车能够给像他这样正在老去的"婴儿潮"一代带来无限的乐趣。他们既需要新鲜的空气和锻炼,又不想出太多的汗,"我们90%的顾客在买电动自行车前都是骑行爱好者。"曾经的美国,汽车文化雄霸天下,电动自行车骑行不过是个小众的消遣活动。2013年美国的电动自行车销售  相似文献   

11.
海外信息     
Bike Expo自行车展E-Mobility展馆规模再度扩大德国,慕尼黑-自2009年举办展览以来,Bike Expo就已把时尚的电动自行车融入其展会概念。融综合性、概念性为一体的代表——E-Mobility,如今已成为整个展会瞩目的焦点,且已证明了其实施的正确性。在今年举办的"Bike  相似文献   

12.
正从1986年至今已有30多年,再没有法国选手获得过环法冠军,其中的遗憾自不多说,而对于车迷来说,这种遗憾更多的时候是对一个骁勇善战、一往无前之人的缅怀,他就是"教授"洛郎·费尼昂(Laurent Fignon)1960年,费尼昂出生于法国巴黎,他的父亲是钣金工人,母亲是家庭主妇,青年时期他是一个足球爱好者,直到15岁时他爱上了公路自行车,从此踏上职业自行车选手的道路。青年时期的费尼昂就显露出很强的运动天赋,18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国庆,在方兴未艾的中国户外运动特别是自行车运动领域里,"京杭大运河自行车超级挑战赛"再度举行。金秋十月,从十月二日到十月九日,八段赛事顺利收官,大运河赛,这个沿着二千多年中国历史与文化长河行进,中国人自己打造的独特赛事,值得诗歌礼赞,书之以纪。  相似文献   

14.
<正>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天津作为全球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基地,产量再次创出新高。近日天津自行车电动车行业科技工作会议召开,据天津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理事长龚孝燕在会上介绍,2014年天津市自行车总产量完成4 188万辆,同比增长4.6%。自行车出口量达2 251万辆,再度创造自行车出口值全国第一的好成绩。在天津市自行车产销量创出历史新高的同时,1 000元以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行车》2012,(6):6-9
正题解"王庆坨改变之日,就是天津自行车产业振兴之时",是天津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理事长龚孝燕在2003年12月的"王庆坨自行车产业研讨会"说过的一句话。时至今日,流逝的时光近十年,龚孝燕仍然说这句话。这是她四十多年自行车人生经历、经验、良知和追求的流露,也是王庆坨跻身天津自行车产业成长、发展、壮大过程中呈现出的逻辑关系。"王庆坨改变之日,就是天津自行车产业振兴之时",一句话二十个字不算长,但作为文章的标题则显得有些长,不熟知天津市自行车行业的人又难明白,所以只选其中关键词"改变"与"振兴"作为本文的标题。那么"改变"了什么?"振兴"又是怎么回事,就成了天津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要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朱杏根(高级经济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也是在行业工作时间最长的人之一。在长达六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他为行业做了很多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做强自行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创办自行车零部件交易会,创办自行车职工中专,创建自行车质量监督站,协助台资企业到昆山建厂,创建苏州电动自行车销售市场……1995年朱杏根被中国自行车协会授予"为中国自行车工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荣誉证书。他的敬业精神以及他为我们这个行业做出的贡献令人敬佩!2018年年末,我们在苏州拜访了朱杏根老先生,以下是本次访谈记录。  相似文献   

17.
刘旭东,山东农业大学在校学生,骑龄三年,是山东农业大学自行车协会成立发起人之一,并担任第二届会长。热爱骑行的刘旭东,一直努力推动骑行运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他的信条,也是他骑在路上的动力,用自行车读懂世界,他和他的自行车,邂逅心灵。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全球绿色文化之下,人人都讲求环保。不但上了年纪的老一辈喜欢自行车那份慢活人生,到了今天越来越多年轻男女都爱上自行车文化,就好像香港有六位年轻少女组成了一个名为"Fixielicious"的自行车团体,旨在将自行车融入生活和穿搭之中。自行车不单止是一种交通工具,更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可见现今自  相似文献   

19.
他,吉林长春市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一名普遍工人,因身怀倒骑自行车、摩托车绝技而蜚声中外,被誉为“当代张果老”、“车技大师”和“车坛怪杰”。翻开周长春的人生履历,记载着这样一段历史: 1991年11月25日至12月29日,他倒骑中华变速山地自行车,历经7省1市,行程近4000公里,实现了长春——广州的壮举。  相似文献   

20.
许荣裕是元渝机械(深圳)有限公司(又称凯萨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元渝机械(深圳)有限公司(下简称元渝)是一家以制造自行车避震系统产品为主的企业,产品适配于自行车公路越野、山地竞赛等项目所用车辆。2013年,元渝策划的知名活动有:"华南国际两轮车极限运动邀请赛"(下简称华南赛)、"环台挑战单车骑行"、"轮耀台南"等等自行车骑行、比赛活动。公司还投入人力物力与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组委会共同承办国内著名的"中国国际极限运动单车大师赛"(下简称大师赛),为海峡两岸自行车运动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元渝品牌的凯萨克(KS)在国内自行车消费者中可能知者不多,但"许荣裕"这个名字,这几年则因自行车文化而在圈内小有名气。许荣裕在组织策划活动时,不图己利、只为搭台的初衷让业界同仁赞赏有加,业界人士评价他是:"只求行业发展,不图个人利益的企业家","自行车文化的传播者"。去年底,我专程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