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资料表明,尽管黎明和黄昏(太阳出来前半小时和太阳落山后半小时)时,交通密度比白天下降80~90%,但这一时段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50%,例如在美国夜间发生的交通事故要占总数的54%,而且大多为恶性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安全》2012,(8):41-43
德国一项研究表明:25%造成严重伤害的交通事故和60%引起死亡的交通事故都是因为车辆侧滑所致。研究显示,当车辆行驶于湿滑路面或高速转向时,电子稳定程序ESP能够帮助车身保持稳定,从而预防侧滑事故的发生,避免很多严重后果。联合国认为,电子稳定程序ESP能够有效防止未来几年道路死亡率的上升,能够预防最高达80%因侧滑引起的交通事故。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是一种可以控制驱动轮,也可以  相似文献   

3.
<正>隶属社会党的巴黎市长力争将巴黎打造为"世界自行车之都",其中一项计划是:到2020年,巴黎的自行车道长度将是目前的两倍。该项目耗资1.5亿欧元,计划在五年内将巴黎现有的700公里安全自行车道扩展至1400公里。巴黎市政厅希望,届时新增的自行车道将使巴黎市民的自行车出行率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两倍,由5%增至15%。新的自行车"快线网络"将在巴黎城区各主要干道开辟出与道路交通隔离开的安全自行车道,塞纳河沿岸也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4.
正在韩国,自行车骑行是非常受欢迎的休闲娱乐活动。然而韩国市民日常的自行车使用却受到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极大限制,因此现在韩国政府致力于完善自行车道的建设,以推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及自行车生活的普及。自行车的利用率将会随着自行车道的建设从原来的2%提高到4%,而最重要的是1%的自行车利用率的提高,将实现韩国自行车行业30%的增长。韩国政府为了提高自行车的利用率还开展了一些活动,如市民骑行活动、  相似文献   

5.
结合北京市三环辅路慢行系统整治工程,选取两处典型的T型交叉口对2种渠化方案整治实施前后进行对比分析,以非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侵占机动车道比率、非机动车违章左转交通量3个指标定量描述T型交叉口的交通运行情况及特征,分析渠化措施对交叉口交通运行的效果.结果显示:自行车道出入口彩铺块相对连续的自行车道彩铺设置更能明确地指引非机动车行驶路径,且也更经济;机非隔离护栏的设置能大幅降低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相互干扰,非机动车侵占机动车道比率分别下降了29.2%、9.4%;在自行车交通量上升的情况下,彩铺无法起到诱导自行车二次过街的作用,左转非机动车侵占率分别上升49.8%、49.5%,需进一步增设非机动车禁驶区标线.  相似文献   

6.
正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既节约能源又减少污染,因此一直深受各国重视。荷兰在这方面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由可再生塑料制成的首条环保智能自行车道日前在该国上艾瑟尔省兹沃勒市建成。这条双向自行车道全长30 m,所使用的回收材料相当于21.8万个塑料杯或者50万个塑料瓶盖。据评估,其耐用性是沥青混凝土道路的3倍,制备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却更少。自行车道由11块长3 m、宽2.4 m的预制板构成,  相似文献   

7.
"五知" 知人从对大量交通事故的分析中不难发现,80%~90%的交通事故与参与交通行为的人有关,特别是驾驶员,更是交通事故的主要肇事者.因此,作为驾驶员,既要了解自己的驾驶水平,掌握自己在行车中对突然情况的应变能力,采取得力措施,以减轻机件的损坏,又要掌握道路上各种人的动态特点,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行车安全.一是正常行走的人.  相似文献   

8.
许忠楠 《公路》1992,(2):27-30
根据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88(以下简称“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公路是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为了防止由于横向干扰引起的交通事故或产生的延误,高速公路要实行全封闭全立交,就必须设置隔离设施。隔离设施的设置一般从二个方面考虑:一是在满足隔离功能的前提下,根据道路构造物的特点和沿线地形、  相似文献   

9.
“五知”知人从对大量交通事故的分析中不难发现,80%~90%的交通事故与参与交通行为的人有关,特别是驾驶员,更是交通事故的主要肇事者。因此,作为驾驶员,既要了解自己的驾驶水平,掌握自己在行车中对突然情况的应变能力,采取得力措施,以减轻机件的损坏,又要掌握道路上各种人的动  相似文献   

10.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人们越来越依赖汽车带来的便利,然而频发的交通事故也造成可怕的后果。人们正在努力研究对策,防范交通事故,减少乘员伤亡。在汽车中装配安全带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措施。我国在1992年开始强制安装安全带。  相似文献   

11.
正7月14日,荷兰乌得勒支省马尔滕斯代克村新揭幕了一条太阳能自行车道,该条车道将太阳能面板和混凝土车道融为一体。当地小学生成为第一批骑行者。一名叫莱文的小学生称,太阳能自行车道有利于环境保护,比起风车,他更喜欢太阳能自行车道,因为有时鸟儿会飞进风车造成死亡。荷兰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太阳能自行车道,马尔滕斯代克村的这条车道长330 m,据说是全球最长的太阳能自行车道。  相似文献   

12.
邰慧 《驾驶园》2005,(10):14-15
每起交通事故的背后都有复杂的引发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与驾车人的交通违法行为有关.统计显示,90%以上的交通事故都是"人"的原因所造成的.各类交通参与人的违法行为是导致事故的根本诱因,其中尤以机动车驾驶人为最.如何有效减少机动车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从而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已逐渐成为我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北京对80条共330 km市管路步行自行车系统进行整治,并在广安门桥、燕莎桥等10个立交桥下路口增设彩色自行车专用通行带。为进一步明确自行车路权,今后,北京在桥下路口施划更多彩色自行车道的同时,将在部分重点道路施划彩色自行车道,保障骑行者的安全。目前北京市自行车出  相似文献   

14.
我国部分城市交通过于依赖汽车,市区马路一到高峰期就堵满汽车,加上非机动车道上经常停满汽车,自行车道与人行道混杂在同一区域里无法分流,导致有的地区市民骑自行车的环境越来越糟糕。然而今年的情况有所改变,我国各级政府领导已经重视自行车道,更加关心自行车道网络建设。笔者期待,未来更现代化、更工业化的城市里,能给自行车留出一片绿色的空间,让骑自行车的人们能享受骑行快乐,呼吸新鲜空气。笔者还建议政府能否以立法形式强制性规定,无论在建或是已建城市道路,都必须在道路上设置自行车专用车道。为此,笔者把近期收集到的有关自行车绿道的信息汇总在一起,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徐祎 《摩托车》2007,(2):54-55
在我国,摩托车保有量近一亿辆。每年约有25000摩托车驾驶员或乘车员死于交通事故。而这些人中又有80%以上的是由子没戴安全头盔死亡的。根掘调查显示,在交通事故中,颅脑損伤造成死亡的占90%以上,摩托车由于没有有效的防护装置,车身轻,在高速行驶中极易倒地,在倒地的瞬间,驾乘人  相似文献   

16.
1.引言目前在中国,自行车仍是一种大众的出行工具,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正在不断攀升。自行车与机动车的混合交通方式导致了汽车——自行车事故的频发,并由此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据统计,2006年我国在涉及自行车的道路交通事故中,自行车方受伤人数为35310人,死亡8471人,分别占到交通事故受伤、死亡总数的8.19%和9.47%。同时,在交通事故总数中,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安全》2008,(11):16-16
据统计,截至10月5日18时,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708起,造成1013人死亡、315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334.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954起,下降26.1%;死亡人数减少168人,下降16.6%;受伤人数减少1108人,下降26%;直接财产损失减少42万元,下降11.1%。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8.
资讯纵览     
《摩托车》2012,(4):9-11
江门限摩左右为难目前,江门市蓬江、江海、新会三区的摩托车保有量为117.4万台。据交警部门统计,江门市区80%的交通事故与摩托车有关,90%的重大交通事故与摩托车有关。鉴于此种情况,近日,江门市文明办提出建议,首先限制摩托车上牌数量,随后在现有基础上减半,之后再逐步递减,最终在时机成熟时完全停止摩托车上牌,逐步控制市区摩托车过多的状况。此外,该单位还建议相关部门在重点路段禁止摩托车行驶,以减少交通堵塞和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公路》2017,(9)
眩光所造成的驾驶员判断与操作失误是诱发夜间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城市道路眩光对驾驶员的影响,以城市道路中央隔离栏杆为载体,在其基础上进行防眩设施的设计与改善,同时增加韵律型波形图案,提高隔离栏杆的美感,提升行车安全性、舒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道路中央隔离栏杆上安装防眩设施后,中央隔离栏杆的遮光面积提高了1.7倍,并且经济分析表明,投资成本相比改善前提高了25%,但是相比常用的防眩柱投资成本降低了20%,因此,本方案在遮光效果和经济性方面都可行。  相似文献   

20.
道路车辆动态管理只是运行车辆实行全车、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管理和有效监控的一种方法,要大幅度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还必须对提高驾乘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对车辆技术状况的管理,建设和维护好道路交通设施,行人也要遵守交通法。全社会都积极参与和行动,共同保证道路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