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更准确地评价间接拉伸模式下沥青混合料的二维应力分布状态,利用X-ray CT扫描沥青混合料试件,获取混合料内部真实三维细观结构(集料、砂胶和空隙),根据三维重构理论和重构算法,建立沥青混合料三维虚拟试样.在此基础上,对沥青混合料虚拟试样进行低温、快速加载条件下的间接拉伸虚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不同于以往基于弹性理论解的二维应力均匀分布结论,混合料试件水平轴向和竖直轴向上的应力都不再均匀对称分布,最大应力也不再出现在试件中心处.间接拉伸虚拟试验方法克服了以往忽略混合料内部细观结构的缺陷,可以更为真实地模拟试件受荷作用下的力学状态.研究方法是对计算机数字化设计沥青混合料目标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试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局部加载的思想设计了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局部三轴试验)来正确模拟路面实际状态,并获得准确的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计算参数。通过ABAQUS有限元计算出试件、压头和底座的合理尺寸;利用该试验方法和常规三轴试验对AC20和SMA13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重复荷载蠕变试验,基于不同试验结果回归的参数对车辙试验建模计算,并与实测车辙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局部三轴和传统三轴试验结果的规律性一致,流动次数FN均随温度和应力的增大而减小,且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或重载下均表现出较大的变形速率。但与车辙试验实测车辙量及永久变形率相比,由传统三轴试验所得参数计算出的结果偏小,而局部三轴试验所得参数计算出的车辙量及永久变形率与实测值较为一致;且从试验设备要求、试件制备过程和试验操作等方面分析,局部三轴试验更加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3.
《公路》2017,(8)
为评价纳米/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制备了基质沥青混合料试件、4%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试件、3%ZnO+0.5%TiO_2改性沥青混合料试件、3.7%SBS+3%ZnO+0.5%TiO_2改性沥青混合料试件。采用小型加速加载设备(MMLS3)对上述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高温稳定性试验。同时测定不同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试验得出的不同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优劣顺序是一致的,即:SBS/ZnO/TiO_2沥青混合料、SBS沥青混合料、ZnO/TiO_2沥青混合料、基质沥青。可见,当纳米材料与聚合物复掺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优于单掺纳米材料或者单掺聚合物材料。因此,对高温稳定性有较高要求的地区,可以采用纳米/聚合物复掺的改性方法对沥青的高温性能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4.
环氧沥青作为一种热固性聚合物材料,其化学特性决定了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不同于普通沥青混合料。为了研究施工工艺对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该文通过在不同施工拌和方式下成型环氧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了空隙率测定,水稳定性、温度稳定性试验,并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不同拌和方式下成型试件界面破坏情况。通过试验数据和扫描电镜结果分析,提出了一种制备路用性能优良的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针对SMA-13沥青混合料在高温地区的永久变形问题,采用旋转压实成型(SGC)试件,使用COOPER公司CRT-NU14材料试验机对试件进行三轴重复荷载蠕变试验,研究温度和偏应力对SMA-13沥青混合料重复荷载下蠕变性能的影响,在蠕变试验数据基础上利用1stopt软件基于修正Burgers模型拟合出SMA-13永久变形预估模型,并采用Origin绘制不同温度下SMA-13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偏应力-作用次数"三维曲面。  相似文献   

6.
《公路》2017,(2)
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是由基体沥青混合料和灌注复合水泥胶浆两部分组成,基体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是影响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各项性能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对A1~A5等5种不同矿料级配组合配制空隙率为28%的基体沥青混合料性能测试、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材料的试件制备和不同矿料级配组合配制的基体沥青混合料灌注复合水泥胶浆形成的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的性能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室内制备马歇尔试验试件时,水泥砂浆的灌入量为(500±10)g为宜,基体沥青混合料不同矿料级配组合对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各项性能影响较大,A4矿料级配组合配制的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综合性能最佳。该结果为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室内试验和工程施工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林苗  马步方  邵显智 《公路》2005,(8):347-349
利用单轴贯入试验和无侧限抗压试验,对广梧高速公路试验段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抗剪性能进行了评价和检验。这是一种全新的、区别于以往三轴试验的测试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方法。介绍了单轴贯入试验方法的原理,并对试验段钻芯取样的试件进行了试验,结合室内成型的试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锁利军 《公路》2022,67(1):326-331
为研究双轴作用下(考虑第二主应力)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强度,以立方体形状试件为切入点,设计了沥青混合料双轴试验仪,提出了基于立方体试件的沥青混合料双轴压缩试验方法.基于此方法,以AC-16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进行沥青混合料双轴压缩试验研究.考虑轴数、加载速度与温度3个因素,进行了不考虑交互作用和考虑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SPT沥青混合料简单性能试验仪进行了重复加载三轴永久变形试验,选取了4种级配的沥青混合料(两种用SGC设计,两种用马歇尔设计)室内成型试件,以及车辙部位和无车辙部位的路面芯样,并进行了动稳定度对比试验。得出如下结论:沥青混合料的三轴重复加载永久变形量受混合料的级配、油石比、粉胶比、空隙率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不能简单以级配的粗细或者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去评价混合料的三轴重复加载永久变形量。现场芯样的三轴重复蠕变试验与现场的车辙情况完全吻合。建议采用εp@5000作为重复加载永久变形的一个评判指标。  相似文献   

10.
王向阳  高宇星 《公路》2012,(1):139-142
导电沥青混凝土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道路融雪化冰铺装材料,对沥青、集料和矿粉等原材料进行性能试验后,计算出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通过对沥青混合料的试验和计算,得到基准油石比,并对导电沥青混合料的拌和顺序加以调整,完善了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制备工艺。而后采用四电极法测量以各导电相材料掺量及油石比制备的导电沥青混凝土试件的电阻率,分别分析碳纤维、石墨掺量及油石比对电阻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导电相材料掺量和油石比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膨胀石墨负载型环氧沥青混合料在高温及低温下的路用性能,本次试验进行了沥青混合料试件制备,包括试件成型、矿料级配设计与最佳石油比选择,确定试验试件,进而进行高温及低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级配下,由于膨胀石墨的加入,负载型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要大于普通环氧沥青混合料;负载型环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优于普通环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采用间接拉伸试验测试负载型环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发现在低温条件下,负载型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大于普通环氧沥青混合料,但变形量略小,劲度模量偏大,具有"强而脆"的特质,因此不建议在低温高寒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和影响因素,对Superpave方法进行合理改进后混合料设计方法,借助旋转压实仪制备更加符合路面的试验试件,分别进行了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等一系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沥青混合料在双层车辙试验中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在低温环境下抗裂强度高,并且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切性能,依托工程中应用的4种高模量添加剂,在室内制备成型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单轴贯入、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研究高模量添加剂对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规律,系统探究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贯入强度的改善机理,并建立了内摩擦角与贯入强度的相关性模型。  相似文献   

14.
隧道阻燃沥青及混合料阻燃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阻燃沥青混合料阻燃效果评价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两种不同制备工艺的阻燃沥青混合料烘烤试验和马歇尔试件燃烧试验,来评价阻燃沥青混合料的阻燃效果。并通过阻燃沥青和改性沥青对比试验,分析其烟气排放量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地评价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基于CT技术识别混合料试件内部结构,并以粗集料、沥青砂浆和空隙各组分的密度和面积为主要特征参数,建立沥青混合料均匀性评价方法,其中给出了单层截面和单一试件的均匀性评价指标(K_d和K_z),选用3种级配类型,每种类型包含4组不同沥青用量制备沥青混合料试件,应用此方法评价了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均匀性,检验了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差异,获得了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以及判定了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均匀性薄弱位置。结果表明:均匀性评价方法可以评价单一或一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内部结构均匀性;检验具有相同成型方法、相同配比的一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制作差异,并且劈裂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较好;利用均匀性评价指标K_z分析获得各种类型(AC,SMA和OGFC)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均匀性处于最佳状态所对应的沥青用量与马歇尔试验获得的最佳沥青用量差值分别为0.07%、0.1%和0.55%,这为通过马歇尔方法确定的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提供了参考;基于沥青混合料试件所有分析单层截面K_d的最大值与均值的差值可以判定试件内部结构均匀性薄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虞将苗  张肖宁 《公路》2011,(3):132-136
综合介绍了沥青混合料四点弯曲小梁试件疲劳试验方法.在开展了近千次沥青混合料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的基础上,分析评价了夹具的设计、疲劳试件的制备、疲劳试验的控制等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影响沥青混合料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结果的因素.并提出了保证和提高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结果精确性的操作方法与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首先采用最大限度模拟路面实际的GTM旋转剪切压实方法成型不同高温性能等级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然后通过三轴重复荷载蠕变试验对其高温抗车辙能力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探讨了三轴蠕变试验不同评价指标参数的合理性;通过引入理论效度、平均信度,以及相对区分度等概念和指标,综合评价了各蠕变参数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区分质量,得出了采用蠕变...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要求 ,沥青混合料制作试件可采用“击实法”、“静压法”和“轮碾法”来成型。由于轮碾成型较其他两种方法更接近于沥青路面施工过程 ,因此现在很多沥青材料试验室采用轮碾法来制作试件。在进行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时 ,试件也必须使用轮碾法来成型。而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沥青混合料轮碾成型机 ,体积庞大而笨重 ,仅适合于试验室使用。所以试件制作只好采取从施工现场将拌和好的混合料取回试验室 ,再把冷却的混合料重新加热制件的方法。这样由于重新加热造成沥青老化 ,严重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特别是…  相似文献   

19.
真三轴试验能比较真实地模拟沥青混合料在路面内部所处的实际受力状态。该文对不同沥青混合料开展了低温真三轴抗压强度试验,对比了不同沥青胶结料类型、级配、矿粉类型和粉胶比下沥青混合料的真三轴强度。研究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对混合料强度的增强作用不明显,却能增加其抗变形能力;级配对沥青混合料强度有显著影响:随着级配变粗,沥青混合料破坏应力增大,破坏应变减小;矿粉对混合料强度影响较大,加入适当性质的矿粉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沥青混合料三轴抗压强度随粉胶比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自主开发的回收沥青混合料改性剂MaR的性能,对嘉安高速铣刨回收料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热再生改性试验研究。将添加改性剂的回收料制备成试件,并进行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低温劈裂强度试验以及冻融劈裂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回收沥青混合料改性剂MaR使用方便,且使用改性剂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各项指标较未改性的混合料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即MaR改性剂能够有效提升回收沥青混合料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