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州船用机械厂是一家有20多年专业制造调距桨、侧向推进器(定距、调距)及全回转舵桨(Z型推进)的专业工厂。在船用特种推进器的设计、制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料。尤其是引进瑞典KMW公司及德国Schottel公司的世界上最先进的制造技术后,产品更臻完美。生产的船用特种推进器分获国际、国内众多船级社认可。产品已大量装船使用。全回转舵桨(Rudder Propeller) 通过舵桨的转舵机构,使螺旋桨能绕其中间垂直立柱在360°范围内任何回转,因此它集推进与操舵功能于一体,既能操纵船舶航向,又能获得该航向上的最大推力。常用作拖船、推船、渡船、驳船、工程船等的主、辅推进和动力定位。  相似文献   

2.
以KP505桨及NACA0018舵为研究对象,基于CFD软件FINE/Marine,运用滑移网格技术分别预报了单个螺旋桨及桨-舵组合系统的水动力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裸桨的预报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在进速系数为0.1~0.8时,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且在低进速下,桨-舵系统总效率较裸桨效率有所提高,最高提高1.27%;在高进速下,桨-舵系统总效率降低较大,最大降低6.36%.在此基础上,对桨-舵-舵球组合系统进行计算,通过改变翼型舵球的几何参数,讨论舵球尺寸对桨-舵系统节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翼型舵球剖面相对厚度比为0.28,且最大直径与螺旋桨直径之比为0.16时,节能效果最好,最佳节能效果达到1.62%.同时,通过对桨-舵系统与桨-舵-舵球系统的尾流场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舵球的节能原理,为舵球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考虑将有节能效果的舵球应用于渔船,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对39.8 m远洋围网渔船舵桨进行舵球应用数值模拟,由推进效率、螺旋桨表面的压力分布及流场对比不同直径舵球及与螺旋桨桨毂距离组合方案下螺旋桨的敞水性能差异;分析发现对于航速较高的远洋渔船采用合适的舵球可以改善螺旋桨尾部流场分布,降低其尾流旋涡的强度,提高螺旋桨推进效率,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4.
罗晓园  李新  郑锐聪  徐刘峰 《船舶》2013,24(4):39-43
国内设备制造厂在舵桨的设计过程中,多数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但是在装船运行的过程中常会出现螺旋桨过重、振动过大、航速低于设计要求等情况。文中针对传统舵桨所产生的这类问题,提出了进行适伴流全回转舵桨的设计概念。针对公司的内河运输船项目进行了新型全回转舵桨的设计。通过试航试验,新型全回转舵桨在综合性能上比传统舵桨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并对我国船用推进器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减小螺旋桨尾流能量耗散,提高桨舵系统的推进效率,开展桨舵组合式推进器设计研究。首先,基于适伴流设计思想结合面元法编制最大阻力减额的扭曲舵设计程序,获得桨后舵不同展向位置的扭曲角度,并通过与一前端削平的舵球及桨毂光顺连接形成桨舵组合式推进器的设计方案。然后,采用数值仿真分析获得均匀流场中桨舵组合式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压力分布与流场特性等细节,初步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最后,开展船后桨舵组合式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试验,获得不同航速下螺旋桨和舵的水动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桨舵组合式推进器较原型桨舵推进器的效率在全航速段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设计工况点提升值达2.7%,证明设计方法正确,设计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陈耀群 《船艇》2007,(8B):41-42
7月17日,常州市中海船舶螺旋桨有限公司爆出了一条新闻。该公司为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制造的7船套的首套桨交付使用,该船用螺旋桨直径为5.9米,成品重量15.88吨,创下了我国民营企业制造的最大船用螺旋桨的记录。[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沈其柱 《船海工程》2011,40(1):57-59
Z桨装置组成船舶的推进系统,柴油机输出轴线与螺旋桨输入轴线成Z型布置。该装置舵、桨功能合二为一,操纵灵活,在港作等船广泛使用。其结构特性和传动原理与传统舵桨各不相同,就如何维护保养Z型桨的相关事项作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船检》2012,(7):43-43
苏州船用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原苏州船用机械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舰、船用全回转舵桨、主推可调螺距螺旋桨和侧向推进器(调距桨、固定桨)等特种推进器的生产制造。长期为部队装备建设配套,产品技术含量高、性能先进、质量可靠。企业建立至今已有将近40年历史。共生产上述三大系列各型推进器近700余台/套,分别应用于军用、民用各型船舶。  相似文献   

9.
《中国船检》2012,(5):79-79
苏州船用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原苏州船用机械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舰、船用全回转舵桨、主推可调螺距螺旋桨和侧向推进器(调距桨、固定桨)等特种推进器的生产制造。长期为部队装备建设配套.产品技术含量高、性能先进、质量可靠。企业建立至今已有将近40年历史,共生产上述三大系列各型推进器近700余台/套.分别应用于军用、民用各型船舶。  相似文献   

10.
《中外船舶科技》2006,(2):48-48
苏州船用机械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苏州船用机械厂,是原中船总公司和部队的定点生产企业,主要从事舰、船用全回转舵桨、主推可调螺距螺旋桨和侧推(调距桨、固定桨)等特种推进器的生产和经营,长期为部队装备建设配套,产品技术含量高、性能先进、质量可靠。公司建立以来,共生产上述三大系列各型推进器近400台/套,装置于军用、民用各型船舶。八十年代初先后引进了瑞典KAMEWA公司、德国SCHOTTEL公司两家国际著名的特种推进器公司的制造技术许可证后,使本公司成为国内生产舰船用特种推进器产量、品种、规格最多、最全、生产历史最长的专业企业。在国内造船界和部队系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1.
中岛螺旋桨有限公司由中岛先生创建于1926年。目前该公司仍生产两种可回转的可调螺距和定距螺旋桨,可调桨的最大直径为7.4米,定距桨为9.4米;还生产许多其它的推进设备,包括推力器和舵。在1972年中岛与英国的斯通(Stone Manganese Marine)公司签订了生产可调螺距螺旋桨的协议。在1975年成立了联合经营的中岛-斯通有限公司,后来在1982年变成中岛-斯通威克斯(Stone Vickers)有限公司。近期的协议是在1978年生产贝克舵(Becker)。  相似文献   

12.
基于CFD技术,分别预报了单个螺旋桨、桨舵组合的水动力性能,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比较,结果显示预报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螺旋桨-舵-舵球组合进行了计算,并比较了舵球设计参数对节能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舵球可以有效地提高螺旋桨的效率,在舵球直径与螺旋桨直径之比为0.292时,其节能效果最好,达7.66%.  相似文献   

13.
封面说明     
封面所示的船尾节能装置,系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研制,安装于江南造船厂为美国LASCO公司制造的6.4万t级散货船“中国光荣”号上(见左上角)。该装置由前置导管和舵球组成,舵球焊在舵上,其中心线与尾轴中心线重合,舵球最大直径是桨毂直径的1.527倍,长度为4倍;前置导管由左右两半环组成,装于螺旋桨前纵舯剖面两侧,下缘在尾轴管中心线稍偏上处,上缘焊于船底,短径约为螺旋桨直径的0.4倍,长径为0.664倍。  相似文献   

14.
科海拾贝     
《航海》1997,(1)
船用全回转多舵桨单手柄操纵方法及其装置填补国内空白 近日,由东海船厂教授级高工陈罗宝发明的《船用全回转多舵桨单手柄操纵方法及其装置》,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证书,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15.
以双螺旋桨水面无人艇的推进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永磁同步电机作为推进电机,在取消常规舵的情况下,设计一种利用左右螺旋桨转速差来实现舵效的桨舵合一系统。设计转速协调控制器,通过模糊PID算法对常规PID进行补充,实现对直行情况下航向的稳定控制,最终验证了双桨推进的转速协调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全附体尾流作用下多桨船尾部螺旋桨布局对其水动力性能的影响,本文以某四桨船舶为研究对象,对船体、螺旋桨以及舵、轴支架、轴包套、呆木等附体进行整体建模,通过改变船后螺旋桨的相对位置,采用CFD软件计算得到了在全附体尾流作用下不同的螺旋桨布局对螺旋桨水动力性能方面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外前桨的纵向移动对于前后桨的效率影响不大;外前桨的横向移动对内后桨的水动力性能影响较大,当前后桨横向距离为1倍螺旋桨直径时,内后桨的推力系数最大增加8.9%,扭矩系数最大增加5.9%,船后效率最大增加2.8%。计算结果对于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螺旋桨-舵-舵球推进组合体水动力性能的计算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骋  钱正芳  张旭  杜度 《船舶力学》2005,9(5):38-45
建立了螺旋桨-舵-舵球推进组合体水动力性能的计算机仿真系统.系统研究了螺旋桨-舵-舵球推进组合体水动力性能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相关的仿真数学模型.模型中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采用升力面理论涡格法计算,桨毂的影响采用Hess-Smith面元法计算.将舵及舵球的诱导速度作为对桨及桨毂进流的修正,以考查舵及舵球的影响.舵与舵球水动力的计算采用以速度势定义的面元法.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功能设计,编制了计算机仿真系统.应用此软件设计了四种舵球方案,并进行了相应方案螺旋桨的定常水动力性能的计算对比分析.仿真计算表明,设计的舵球方案可有效地提高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其中不对称型舵球方案在实船对比测试中获得了节能5.1%,提高主机功率储备5%以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配套新型航海保障工作船的主推进及定位系统方案,基于小型航海保障工作船的功能需求分析,通过对固定螺距螺旋桨、可调螺距螺旋桨、全回转舵桨、全回转可调螺距舵桨、电力推进、锚泊定位、动力定位等系统的分析阐述,结合该新型航海保障工作船的设计和设备选型分析,提出可以运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在保留标准化船型的基础上,派生出多用途、系列化船型,让单一船型形成更大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船艇》2002,(2)
苏州四欣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元月8日在苏州开业。该公司是由原苏州船用机械厂与中船重工集团第七○四研究所、苏州轻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分别按31.19%、44.01%和24.8%的参股比例共同投资组建而成。苏州船用机械厂生产船用全回转舵桨、主推可调螺距螺旋桨和侧推等特种推进器,有着30多年的历史。建厂以来,累计生产三大系列推进器共400台(套),装备于军用、民用各类船舶。八十年代初先后引进了瑞典、西德两家国际著名的特种推进器公司的许可制造技术后,其在舰船特种推进器产量、品种、规格上成为国内最多最全的专业工厂。该产品获得中国、英  相似文献   

20.
船用螺旋桨     
《船艇》1986,(5)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四研究所四○工厂和芜湖船用机械厂联合经营船舶螺旋桨及有关业务,可以承担直径1.5米以内从毛坯到成品的各种类型整铸式螺旋桨和可调螺旋桨的叶片、桨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