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汽车智能技术产业链岗位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分析,深入剖析该产业工作领域及典型工作任务,对标1+X等级制度,探索符合区域汽车智能产业所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衔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专业创新并实践对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理虚实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等保障条件,为专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职业院校汽车智能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系统化开发中高职衔接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对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强化专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在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的实践。将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筛选、分析并提炼为主要行动领域,通过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将学习领域优化、重组为专业课程,依据职业成长规律及认知学习规律开发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对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过程、体系构建、实施进行探索。为装备制造类、交通运输类的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智能网联汽车是当前汽车技术发展的热点,也是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为了对接汽车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技工院校增设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新专业开发与建设工作的重要一环,本文就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技能型人才特质、技工院校智能网联汽车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构建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提出分类分层的构建模式,以期为职业院校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通过解析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解读职业院校各类技能大赛赛项和规程,提出适用于1+X考证制度的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思路,并设计出既能参加比赛又能适应取证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架构图,各职业院校可结合专业情况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最后,给出赛教融合模式下基于1+X证书制度的课程设置实施建议,提出解决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衔接问题的关键点,为职业院校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加速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让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的同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新型教师队伍,推动职业教育充分发展,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易小兰 《时代汽车》2022,(7):114-116
建立一个系统完整、互相衔接的关于中、高职和本科教育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是目前职业教育工作的核心。按照系统设计、各有侧重、有效衔接、梯度推进的原则,以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为例,研究探索天府新区通用航空职业学院汽车专业“一个核心、两个衔接、三个阶段、纵横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和课程体系设置,实践三阶段职业人才衔接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正汽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汽车设计也越来越趋于人性化、智能化,各大汽车制造商都会不定期地对汽车制造技术做出调整与更新。随着汽车技术的突飞猛进,加之社会宏观和微观的不断变化,高职类院校培养的汽车销售型人才必须了解汽车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具备全面的汽车专业知识,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建立顾客的信任度,并帮助客户构建一个倾向于自己销售汽车产品的评价体系与标准。然而,汽车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严重缺乏汽车技术  相似文献   

7.
中高职衔接是两个不同教育层次的复杂匹配,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运用DACUM方法构建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是中高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深化,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逐渐成为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各学校的新能源汽车专业都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很多都值得我们学习,笔者面向全国开办有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院校,针对其专业课程体系做了调研,并将调研结论进行分析,为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随着汽车行业的“新四化”发展,现有的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行业对汽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新工科”建设有力地促进了高校的专业改革与发展,据此分析了独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现状,重新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完成特色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参考工程认证标准,深化科教融合,实施课程思政,为培养车辆工程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正>异军突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了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全新产业,新能源汽车企业亟需包括工程设计、试验维护及售后维修等在内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因此,开设新能源汽车专业适应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是高职院校应有的义务。而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提高该专业人才综合职业素养的重要前提。但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仍处于摸索阶段,仍缺乏科学性,并存在滞后性。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汽车产业借着经济改革发展这一股东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一背景之下,需要大量的、优质的、应用型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人才。而当前人才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需矛盾,人才资源的短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基于这一现实情况,加速对职业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当务之急。文章主要从当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路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岗位能力分析等多个方面着手,展开了深度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课程体系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本文围绕汽车专业中高职阶段人才培养的衔接,并基于中高职衔接的特点,研究并构建了中高职衔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并通过专业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有效解决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为该专业的中高职衔接及其他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提供经验借鉴和范例。1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要实现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中高职衔接是关键。中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然而如何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好,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强化实训教学,化解专业技能课的重点难点,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关键。对此,笔者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与检修课程作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的内涵是针对不同学科以及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挖掘,实现课程体系的统一,最终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属于机械类专业之一,其课程内容与中国制造和大国工匠精神的内涵一致,基于课程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完善,促进教学手段的升级,不断汲取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政治内核...  相似文献   

15.
穆丹丹  曹杰 《中国电动车》2012,(2):58-58,57
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要培养适应建筑施工管理(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钢筋混凝土施工》是该专业一门核心专业主干课,根据目前的现状与就业岗位需要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十分必要。在"校企合作、两环境、双循环"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以施工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开发。打破沿袭多年的学科课程体系,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将原有"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体系按建筑施工工作过程重新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文章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学院现有的改革基础与保障条件下,进行了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当前,职业院校越来越多地承担着培养生产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但是,职业院校所面临着的生源问题也日益成为职业院校的发展危机。首当其冲的我们职业院校要面临的就是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课程体系是关键一环。而对我们汽车维修专业来说,自身的行业特点,有其鲜明的特色,教学过程实践性强,构建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尤为重要。项目化教学在汽车维修专业里应用,是符合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必要需求。现以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构建项目化教学体系为例,以教学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研究,打破传统的课程教育模式,按照"行动导向"来设计各种教学方法,构建汽车维修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形成与行业完全接轨并能促进职业能力提升的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面对行业发展和社会新能源汽车需求短缺问题,有必要改进车辆工程传统专业培养模式。结合“新工科”专业认证理念和车辆工程人才体系建设方案,从持续改进的角度改进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课程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推进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培养方案。优化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多方位考核体系,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9.
文章围绕《汽车制造工艺学》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新要求,提出了课程思政的融入要素,建立了融入课程思政的课程教学理念,探讨了"四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力求将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全面推进《汽车制造工艺学》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为振兴民族汽车工业,为汽车生产一线培养中国自己的制造工艺工程师,并进行了积极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专业建设标准是专业教学和专业建设的重要指导性依据,对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调研分析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学时安排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建设、校企合作和国际交流建设等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标准的建议。可为省内其它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