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常规MRI、磁共振扩散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对局灶性白质损伤(PWML)信号分型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GE 3.0T磁共振设备行头颅MRI检查诊断为PWML的新生儿。扫描序列包括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ESWAN)。DTI及ESWAN经过图像后处理,分别得到相应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幅度图及相位图。观察PWML病灶在T1WI、T2WI、ADC图及幅度图的信号表现,进行信号组合分型,统计每一类型病例数。结果共纳入PWML新生儿84例,早产儿47例,足月儿37例。以T1WI所示病灶为基础,进行各序列图像病灶信号一一对应观察,共发现7种信号类型,归为3组:(1)Ⅰ型最多,59例,占70.24%,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ADC图低信号、幅度图高信号;(2)Ⅱ型7例,占8.33%,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ADC图低信号、幅度图低信号;(3)Ⅲ~Ⅶ型即含等信号组26例,占30.95%,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低/等信号、ADC图低/等信号、幅度图高/等信号。比较3组不同信号类型在早产儿、足月儿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信号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PWML病灶的特点。多模态MRI信号分型有助于判断PWML病灶的损伤类型,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夹层在磁共振T1W/TFE脉冲序列中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T1W /TFE序列对主动脉夹层进行检查 ,观察主动脉夹层在T1W/TFE序列中的图像表现。方法  2 0例经CT及超声证实为胸主动脉夹层的患者 ,进行主动脉斜矢状位T1W /TFE序列和横轴位自旋回波SE序列的磁共振成像 ,观察T1W /TFE序列显示动脉夹层的信号变化。结果 采用T1W /TFE序列不仅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内膜斑片和真假两腔及夹层的起点和终点 ,还可显示主动脉内膜破口和假腔内血栓。结论 T1W/TFE序列可获得良好的主动脉夹层影像 ,其图像的对比度高。与SE序列配合应用 ,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80例脑梗塞磁共振成像与临床表现,其中20例有CT检查。多数病例磁共振成像显示为多发性脑梗塞(95%)。梗塞灶在T_1加权是低信号改变;T_2加权呈高信号改变,急性和慢性期特点一致。资料结果表明:磁共振成像定位准确(98.75%)。病灶检出T_2比T_1敏感,磁共振成像检出病灶多于CT。在诊断脑梗塞方面,磁共振成像优于CT。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圆孔未闭(PFO)对无先兆偏头痛(MwoA)患者脑白质病变(WMLs)的影响。方法对35例临床确诊的MwoA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cTCD)检查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根据患者是否合并PFO进行分组,匹配年龄、性别及头痛特征资料,观察磁共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图像并比较分析PFO阳性组及阴性组间WMLs差异。结果 MwoA合并PFO 19例,其中WMLs阳性7例,病灶分布于额叶和(或)顶叶,白质评分1~7分;MwoA不合并PFO 16例,其中WMLs阳性5例,病灶亦分布于额叶和(或)顶叶,白质评分1~3分,组间WM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woA患者的脑白质病变多发生于额、顶叶,尚未发现PFO与MwoA患者的脑白质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5.
评价 MRI的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 FLAIR)在颅内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8例颅内出血患者 MRI常规序列及 FLAIR序列图像表现。其中脑内出血 2 3例 ,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1 2例 ,合并脑室出血 4例 ;硬膜下出血 3例 ;肿瘤出血 2例。全部患者均在发病后 3~ 1 0天内行 MR检查。结果 硬膜下出血 ,MR常规扫描及 FLAIR序列均可清晰显示 ,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在鉴别亚急性期脑实质内出血是否为肿瘤出血时 ,FLAIR序列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血肿周围低信号环 ) ;FLAIR序列在显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中明显优于常规 SE序列。结论  FLAIR序列在显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中 ,具有可靠的诊断价值 ;对确定肿瘤出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不同强度电刺激诱发岛叶激活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观察不同强度电刺激作用下岛叶的激活反应,探讨岛叶在痛觉调控网络中的作用。方法采用GE公司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系统,对1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分别施加1倍痛阈、2倍痛阈、3倍痛阈三个不同强度的电刺激任务,同期进行脑功能活动的全脑fMRI扫描,应用功能性神经图像分析(AF-NI)软件包进行后处理以显示岛叶激活的变化。结果1倍痛阈强度电刺激诱发的脑激活区主要位于对侧岛叶后部;2倍痛阈强度电刺激诱发的脑激活区则集中于对侧岛叶前部,信号未见明显增强;当施加3倍痛阈强度电刺激时,双侧岛叶均表现出显著激活,且激活范围也有所增大。结论岛叶在痛觉调控网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不同强度电刺激作用下,该区表现出分离性激活特性,其激活曲线呈现出较为特征性的“S”形曲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R相位对比脉冲序列在胸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正常健康志愿者 10例 ,其中男5例、女 5例 ,应用PhilipsGyroscanNT 1.5T磁共振成像仪 ,采用 2D QF序列在垂直于降主动脉、肺动脉干、上腔静脉和右肺上叶动脉长轴走行的方向上进行单层扫描。结果 通过MR相位对比脉冲序列扫描 ,分别获得各血管的模数图和相位图。模数图中 ,各血管断面为圆形 ,呈现为高信号影 ;相位图中 ,血管内实际血流速度与流速编码方向一致时 ,呈现为亮信号影 ,与流速编码方向相反时 ,呈现为暗信号影。结论 采用MR相位对比脉冲序列扫描 ,不仅可以对较大动脉进行成像 ,而且对于静脉和较细小的动脉亦可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运用流动分析软件即可进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测量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3.0T磁共振(MRI)扫描噪声对儿童耳蜗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5月至11月在我院行头颅MRI检查的儿童72人,采用3M静音海绵耳塞与泡沫隔音头垫进行听力防护。应用免磁性麦克风和声级计对MRI序列的噪声水平(dBA)进行检测。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进行MRI检查前24 h与检查后30 min内2~7 kHz听功能(DPOAE幅值)检查。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MRI检查前后DPOAE振幅差异。结果 研究测得MRI平均噪声水平为(107.70±3.92)dBA。与MRI检查前相比,MRI检查后各频段DPOAE幅值(dB)变化较小,各年龄组振幅差值的变化范围为:0~1岁组左耳(-0.24~1.10),右耳(-0.24~0.74);2~5岁组左耳(-0.07~0.59),右耳(-0.57~0.75);6~12岁组左耳(-0.36~0.44),右耳(-0.30~0.57);且均未见有统计学差异(校正P>0.05)。结论 常规听力防护下,未观察到3.0T MRI噪声对儿童耳蜗功能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醋瑞因及其代谢产物大黄酸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和肾周脂肪组织chemeri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及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方法 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A组)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予高脂饲料喂养;第8周末,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造模(A组予注射同等体积无菌柠檬酸钠溶液),于第10周末根据OGTT实验结果筛选成模大鼠,分别分为T2DM组(B组)、吡格列酮组(C组)、双醋瑞因组(D组)、吡格列酮+双醋瑞因组(E组),干预4周。实验第10、14周末禁食不禁水取血并检测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第14周末心脏取血后,处死所有大鼠并分离大鼠肾周脂肪组织,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周脂肪组织chemerin表达。结果第10周末,B、C、D、E组的空腹血糖(FBG)、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IL-1β、IL-6、TNF-α均高于A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A组(P<0.01)。第14周末,C、D、E组FBG、FINS、TC、TG、LDL-C、IL-1β、IL-6、TNF-α均低于B组而高于A组(P<0.05),而HDL-C低于A组(P<0.05)。E组糖脂代谢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大于C、D组(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B组chemerin表达增高,高于其他组(P<0.05),而C、D组chemerin表达高于A、E组(P<0.05),A组与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醋瑞因可能通过影响糖尿病大鼠chemerin及相关炎症细胞因子表达,调节血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遏制T2DM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敏感编码技术磁共振水成像在胃肠道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于敏感编码(SENSE)技术单次激发放射状水成像技术对正常胃肠道解剖结构的显示能力,为水成像技术诊断胃肠道疾病提供正常解剖学基础,并探讨胃肠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新方法。方法健康自愿者共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0-50岁,中位年龄35岁。检查前60 min口服饮用水1 000-1 500 mL,检查前20 min再口服500 mL,扫描前10 min肌注654-2 10 mg。MR水成像(MRH)检查使用PhilipsGyroscan Intera 1.5T超导型MRI,采用SENSE技术相匹配的相控阵线圈及呼吸门控,行单次激发放射状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进行胃肠道水成像检查。结果30例均能接受此检查,检查成功率100%。30例水成像图像经盲法评价,优良图像占93%,差图像占7%。其中胃显示率65%,胃黏膜显示清楚占80%;十二指肠显示率80%,空肠显示率59%,空肠直径2-2.5 cm,回肠显示率21%,回肠直径1.5-2.5 cm,小肠黏膜清楚显示占67%;结肠显示率10%,结肠黏膜清楚显示占6%。结论基于SENSE技术单次激发放射状水成像技术对胃、十二指肠及空肠轮廓和黏膜皱襞显示较为清楚,对回肠及结肠轮廓和黏膜皱襞显示较差。单次激发放射状水成像技术结合常规腹部MR检查可以清楚、方便地显示胃肠道的解剖特点,是胃肠道影像学检查的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脑瘫(CP)儿童缺血缺氧型(HIE)深部灰质损伤(DGMI)磁共振成像(MRI)不同分级系统的一致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RI诊断的14例HIE型DGMI的CP儿童,所有患儿均行常规头颅MRI平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手功能分级(MACS)。基于横断位、冠状位T2WI,2名影像诊断医师根据三分级法和四分级法,分别独立评价CP患儿头颅MRI图像。采用Kappa检验,分别计算不同分级方法的组内及组间一致性。将GMFCS/MACS分级与两种MRI分级分别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2种方法的组内和组间Kappa值:三分级法组内一致性Kappa值0.873(P<0.001),组间一致性Kappa值0.873(P<0.001);四分级法组内一致性Kappa值0.901(P<0.001),组间一致性Kappa值0.611(P<0.001)。三分级法与GMFCS分级(r=0.053,P>0.05)、MACS分级(r=0.128,P>0.05)均无相关。四分级法与GMFCS分级(r=0.605,P<0.05)、MACS分级(r=0.779,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四分级法是一个可重复的评价CP儿童HIE型DGMI的方法,可用于初步判断粗大运动功能、手功能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2.
慢性压力超负荷对兔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压力超负荷对于兔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为相关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实验平台。方法 采用肾上腹主动脉次全结扎法制成兔慢性压力超负荷模型。观察假手术组、结扎组动物在第 5周、第 10周时的外在表现、心脏超声学指标及病理学改变 ,并测定左心室质量比、左心室胶原容积百分比。结果 结扎后 5周兔左心室室壁增厚、左心室质量比和胶原含量增加 ,左室腔无明显扩大 ;结扎后 10周上述变化更为显著 ,且出现左心室轻度扩张 ,部分动物左心室射血分值下降。结论 肾上腹主动脉次全结扎对于兔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具有显著影响 ,结扎后 5周出现左心室肥厚 ,结扎后 10周部分动物出现左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3.
microRNA-181b调控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EGR3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检测microRNA-181b对EGR3基因的靶向调控作用,为后续microRNA-181b在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中的分子功能研究指明方向。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到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EGR3是microRNA-181b的潜在靶基因,随后采用PCR方法扩增EGR3基因3'UTR包含与microRNA-181b种子序列相结合的片段,再将该片段连接入pmirGLO质粒载体,用双酶切和测序的方法进行鉴定,与UCSC网站上EGR3序列相同的阳性重组质粒载体记为pmirGLO-EGR3。最后将该重组体与microRNA-181b阴性对照(NC)和模拟物(mimics)分为五组转染HEK293T细胞系,进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测定。结果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EGR3 3'UTR成功构建入pmirGLO载体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转染实验成功,在大约90%的细胞中可检测到荧光信号。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结果表明,microRNA-181bmimics与NC相比,显著性降低了报告基因的活性。结论在细胞水平证明了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EGR3是microRNA-181b的靶基因,对后续microRNA-181b的功能研究,以及其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250300g,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PC组)、舒芬太尼预处理联合JAK2激酶抑制剂组(S+A组)及JAK2激酶抑制剂组(A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PC组于心肌缺血前股静脉泵注舒芬太尼1μg/kg,泵注5min,间隔5min,重复处理3次,总量共3μg/kg;S+A组:舒芬太尼预处理前5min给予JAK2激酶抑制剂AG490(1mg/kg),缺血前30min舒芬太尼预处理;A组:缺血前35min给予JAK2激酶抑制剂AG490(1mg/kg)。心肌缺血前30min(T0)、缺血前即刻(T1)、缺血30min(T2)、再灌注30min(T3)和再灌注120min(T4)时记录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再灌注120min抽取动脉血,离心取血清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实验结束时,各组取6只大鼠心脏测算心肌梗死面积,其余6只大鼠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磷酸化STAT3(P-STAT3)的表达。结果比较各组间不同时点H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相比,其余各组T2300g,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PC组)、舒芬太尼预处理联合JAK2激酶抑制剂组(S+A组)及JAK2激酶抑制剂组(A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PC组于心肌缺血前股静脉泵注舒芬太尼1μg/kg,泵注5min,间隔5min,重复处理3次,总量共3μg/kg;S+A组:舒芬太尼预处理前5min给予JAK2激酶抑制剂AG490(1mg/kg),缺血前30min舒芬太尼预处理;A组:缺血前35min给予JAK2激酶抑制剂AG490(1mg/kg)。心肌缺血前30min(T0)、缺血前即刻(T1)、缺血30min(T2)、再灌注30min(T3)和再灌注120min(T4)时记录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再灌注120min抽取动脉血,离心取血清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实验结束时,各组取6只大鼠心脏测算心肌梗死面积,其余6只大鼠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磷酸化STAT3(P-STAT3)的表达。结果比较各组间不同时点H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相比,其余各组T2T4时MAP降低(P<0.05或P<0.01);血清CK-MB和LDH活性明显增高(P<0.01)。与I/R组相比,SPC组MAP数值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K-MB和LDH活性降低(P<0.01);心肌梗死范围减小(P<0.01)。与S组比较,I/R组和SPC组P-STAT3表达上调(P<0.01),且SPC组上调高于I/R组(P<0.01)。结论舒芬太尼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上调P-STAT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技术在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M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经肌肉活检证实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4例贝氏肌营养不良,3例肢带型肌营养不良)患者进行双侧大腿轴位T_1WI、T_2STIR和IVIM-DWI扫描,经后处理分析和测量得到IVIM参数值:快速弥散系数(Fast ADC值)、慢速弥散系数(Slow ADC值)、快速弥散分数(Ff值),并通过T1加权成像和改良的Mercuri分级评分法,对骨骼肌脂肪浸润程度进行0~5分的6级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PMD患者中脂肪浸润肌肉、水肿肌肉、未受累肌肉各组间IVIM参数差异,并分析不同程度脂肪浸润肌肉间的IVIM参数差异。结果 PMD患者中脂肪浸润肌肉、水肿肌肉及未受累肌肉的Slow ADC值分别0.75±0.39、1.14±0.19、1.00±0.11(10~(-3) 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Fast ADC值分别约7.14±6.51、13.56±9.67、4.02±1.89(10~(-3) 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F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改良的Mercuri分级评分将未受累肌肉和脂肪浸润肌肉分为3组:轻度脂肪浸润(0~1分)、中度脂肪浸润(2~3分)、重度脂肪浸润(4~5分),3组Slow ADC值分别1.00±0.11、0.98±0.17、0.50±0.29(10~(-3) mm~2/s),重度脂肪浸润组与另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MDWI技术可用于定量评估肌肉水分子扩散及微血管灌注情况,对PMD患者的脂肪浸润及水肿肌肉进行定量分析,其中Slow ADC值能反应肌肉脂肪浸润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淋巴细胞内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KV1.3通道)-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炎性因子(IL-6、TNF-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STEMI患者90例,根据血浆Hcy水平分为3组:实验A组(STEMI组,Hcy<15μmol/L,n=30)、实验B组(STEMI+轻度Hhcy组,Hcy 15~30μmol/L,n=30)、实验C组(STEMI+中度Hhcy组,Hcy>30μmol/L,n=30),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抽取血标本后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浆Hcy浓度,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淋巴细胞,RT-PCR检测KV1.3、CnAα、NFAT1、IL-6、TNF-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KV1.3、CnAα、NFAT1蛋白的表达。结果各实验组较对照组KV1.3、CnAα和NFA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各实验组间两两比较显示,实验B组较实验A组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实验C组较实验B组和实验A组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各实验组IL-6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各实验组间两两比较显示,实验B组较实验A组表达水平升高(P<0.01),实验C组较实验B组和实验A组表达水平升高(P<0.01)。实验组血浆Hcy水平与KV1.3mRNA和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03(P=0.000)、r=0.726(P=0.000)。结论血浆Hcy浓度水平越高,STEMI患者淋巴细胞内KV1.3-CnAα-NFA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炎性因子IL-6、TNF-α的mRNA表达水平越高,这一信号通路可能是Hcy加重STEMI炎症反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