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职业教育要提升形象、提高质量,就要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和重要载体,笔者所在院校围绕航海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实践“24+8+4”新型三明治卓越海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校企双元育人机制,促进了校企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2.
文中针对高职院校轮机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普通存在的建设成本高和投入不足、使用效能差和运行效率低、政府和企业对实训基地管理难以到位、没有形成政府、学校、行业(协会)、企业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等问题,立足自主研发,政校行企深度合作,构建了贯穿实训基地建设、运行全过程的高职院校轮机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建、用、管、养”模式,建设了高性能、低成本的轮机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并实现了实训基地良性运行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职教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型校园的构建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交通运输职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为例,提出了学术共同体模式下的职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包括主要模型分析与创新力迁移场境构建、创新力培养融入高职“三明治”培养体系、科研创新团体与常规实训设备资源共享、创新教学与集训课程开发等,实践表明,以上系列方法对创新型交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明治"式教育模式是国际通行的一种航海类专业教育模式,即"理论-实践-理论"模式。随着世界航运人才市场对航海教育供给侧改革要求的日趋强烈,"三明治"式航海教育模式已在中国航运人才教育中悄然兴起。现在,国内外很多公司的船上都逐步迎来了中国海事院校培养的"三明治"班的实习学生。这些实习生与之前一贯制模式毕业的实习生不同,如果船上还是采用之前的实习生培养模式,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实践学习效果,甚至影响他们投身航海事业的热情。所以针对"三明治"班的实习生的实践教育和培养,应该有新的教学计划和安排。  相似文献   

5.
航海类专业(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船舶电气管理、船舶通信导航等)是航海类院校的主干专业,该类专业每年招生数占总人数的40%左右。航海类专业新生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培养海运人才的数量和质量。1965年原高等教育部曾将航海类专业列入到机密专业招生,但只实行了一年,因“文革”而终止。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旅游教育的发展方向,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起一套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新型育人模式,必须建立科学的实践教育体系、完善的职业养成体系和"校、企、政"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企业和学院共为主体,“校企双主体”联合培养人才。利用企校联合在企业建设的“厂中校”作为培养基地,把“教室和实训室搬到生产车间”去,让“专业入企业”,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形态,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学生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企业获得人才,学院完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文中从"四个维度"构建航运文化协同育人模式,积极开展航运文化特色品牌活动、打造航运文化共享平台、建立校际师生协同交流平台、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建立常态化校友协同交流平台、开设航运文化类通识课程等项目,实践探索培育"航海工匠"。通过实践研究,旨在解决当前我国航运类人才培养上面临的问题,为航海类高职院校培养"有技能、有文化"的"航海工匠"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国际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需求,交通行业肩负“一带一路”倡议“开路先锋”重任,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畅通国际化运行机制,打造“校-政-校”管理联盟,以标准牵引输出技术服务,以文化浸润共育国际化交通技术技能人才,四位一体构建了学院国际化“MOST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够有效推进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分析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航海学”课程教学现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大纲》及航海实际对“航海学”教学的要求,提出变“知识传授型”为“能力培养型”的“航海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1.
大连海运学院是1953年由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而成,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以航海类专业为主,兼设工程、管理和法律类专业的综合性海事大学,为国家培养高级航海专业技术人才2万余名,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培养高级航海专业技术人才2千余名,被国内外誉为“航海家的摇篮”。  相似文献   

12.
自《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问世以来,随着航海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船舶向着大型化、专业化、自动化方向不断发展,对高级船员的培养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我校积极应对履约,不断提升航海教育质量,在航运业低迷的大环境下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的批示我校挂牌成立航海类人才协同育人平台,平台实施运行以来集中校政企各方优势在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机制改革、促进学科发展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增强了毕业生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我国优质船员资源短缺和航海类专业贫困生比例较大的现况,指出了对航海类专业贫困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航海类专业贫困生人格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学工队伍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主体力量,提升航海类专业学工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是提高航海教育质量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解决这一问题,通过AHP判定了航海类专业学工工作者应具备素质的权重,提出了"1234"学工队伍建设模式,即用好队伍选聘"一把尺子";完善队伍能力提升"两条渠道";重视队伍建设"三个因素";健全队伍和谐创新"四项激励"。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的分类招生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以往标准化、统一化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生源参差不齐和航运市场需求多元细分的现状,分类招生的培养模式需要向多元化差异化方向进行变革.本文以航海英语教学为基础,通过构建多元化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措施和多维度评价方法,探索航海专业分层分类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文中分析了高职航海类专业"江海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机制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高职航海类专业教育中实施"江海双证融通"人才培养的途径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航海类专业生源多样化的现状,分析了高职航海类专业生源多样化的原因和影响,提出了应对措施,通过加强管理,增强思政教育,改变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等,全面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升航海类院校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从航运大国到航运强国的转变,需要更多航海人的参与.结合高职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影响高职航海类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进多出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构想,以提高航海类专业从事航运工作的学生人数,切实为促进我国航运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航海高级技术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航海类高职院校有必要加强“双师型”ESP师资队伍的建设。本文通过对“双师型”ESP教师的内涵进行界定,对航海高职院校中ESP教师队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培养航海类“双师型”ESP教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STCW公约在我国具有与法律同等位阶,其所附属的KUP技术标准,对航海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具有指导和评价作用,然而当前对于KUP在船员教育和培训中的价值研究甚少。为此,通过对KUP在STCW公约履约实践中存在的认知偏差进行剖析,结合航运界"校、企、政"之间在运用KUP认知领域中的博弈,研究其在多维方向上的实践价值,以期为我国航海教育及培训的顶层设计和面临的现实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提供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