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孝勇 《路基工程》2016,(1):197-201
深汕高速公路K101滑坡为开挖引起的老滑坡复活,发生多次滑动。根据其地貌特征、地质条件、水文特征和坡体结构特征,并结合现场勘察结果,对坡体变形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采用试验、经验和反算相结合的手段,综合确定主要滑动带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分析了滑坡未处理前的稳定状态,结果与实际较为吻合;并分析抗滑工程设计的稳定性。根据评价结果,鉴于已有抗滑工程的局限性,采用"竖向集水渗管+渗井+水平排水隧洞"三维立体排水措施进行滑坡处治,工后监测结果显示,该措施排水效果显著,有效地控制了地下水位上升,边坡变形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三穗至黎平高速公路K109+300~+860段右侧路堑边坡在施工开挖至最下一级边坡时,由于雨水下渗,坡体出现局部坍塌。在卸载清方过程中,边坡多次发生垮塌。随着连续降雨,坡体内地下水排出不及时,继而形成牵引式滑坡。根据该滑坡特点采用分区、分段的综合处治方案,即"抗滑挡墙(墙后干砌片石)+纵向渗沟+环向截水沟及渗沟的综合处治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处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香丽高速公路K38+955~K39+095段,主要以高陡路堑方式从斜坡坡脚通过,受雨季连续的强降雨影响,坡体出现不同程度变形滑动的现象。现场对该滑坡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了详细勘察,并对其滑坡性质、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运用不平衡推力法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边坡仍处在不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仍有可能继续变形破坏。因此,根据滑坡推力的计算结果,提出了有效的综合整治措施,可为当地同类滑坡防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某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欧小祥  韩红桂  贺威 《公路工程》2009,34(1):120-124
常吉高速公路k169+200~k169+900路段地质条件复杂,准确地评价这一路段多处路堑、路堤边坡的稳定性是常吉高速公路建设乃至以后的通车运营都是一大难题.本文以常古高速公路工程边(滑)坡的工程地质勘察成果为基础,分段分析了路线坡体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影响坡体滑动的各种可能因素;采用地表位移监测、深部位移监测等多方面的变形监测方法对坡体的变形进行监控,同时结合这一路段多处边(滑)坡的稳定性分析计算,对这些坡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基于位移监测提出了滑坡滑动方向的判别方法,利用坐标转轴公式推导独立坐标系下测点滑动方向转化为方位角的计算公式,并依托湖南省邵坪高速公路某段右侧路堑边坡滑动治理案例,对该判别方法进行了验证。实践表明:该方法可精确地判定主滑方向,对支挡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斜交工程滑坡的滑动方向,一般介于坡向与岩体结构面倾向之间,边坡主滑方向更靠近于节理倾向,后缘牵引滑动区更靠近于坡向。  相似文献   

6.
运用范例推理理论对14个边坡失稳案例进行分析,并用其结果对某国道K1694+830~+960段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圆弧形滑坡的主要诱因是边坡过陡、岩体的不利产状、软弱夹层的力学性能差和降雨入渗导致孔隙水压力增大和岩土体的强度参数劣化,从而使岩土体更易屈服失稳,滑坍风险大,建议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7.
前人对滑坡演化划分为蠕动压密、滑动、剧滑和稳定压密四阶段.对于新开挖的土质边坡,若在降雨作用下发展为滑坡,在滑坡演化的蠕动压密阶段存在明显的体积减小,滑坡演化的滑动阶段体积变化不明显.因此,若土坡在降雨作用下持续变形,可将边坡体积变化作为边坡由蠕动压密阶段转化为滑动阶段的判据,据此对边坡危险性进行预警.采用室内地质力学模型模拟了土坡在降雨作用下的失稳过程,坡面位移持续增大,坡体体积先持续减小后渐趋稳定,坡体出现整体失稳,验证了坡体体积减小的终点就是滑坡滑动阶段的起点.  相似文献   

8.
煤系地层岩性软、强度低、遇水易软化。路基开挖过程中的煤系地层边坡,常形成潜在滑动面,对整体边坡的稳定性起控制作用。该文以龙怀高速公路K132滑坡为例,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深孔位移监测法并结合地质钻探,对煤系地层滑坡特别是滑带面特征进行综合判定。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传递系数法与Geoslope分析均可很好地计算滑坡剩余下滑力并预测边坡稳定性。煤系地层滑坡体在通过应急处置措施与永久治理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治理后,虽经历近20年最大降雨,边坡体仍旧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省文山至麻栗坡高速公路K39+400路段滑坡为典型的工程研究案例,分析坡体物质组成结构及滑带特征,研究复合滑坡的多期次演化机制,开展复杂滑坡的稳定性计算和剩余推力计算;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防治效果分析和治理方案优化设计,探讨抗滑桩桩位、桩长对边坡稳定性和多期次复合滑坡变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滑桩+挡土墙组合防治能有效加固K39滑坡,抗滑桩应位于挡土墙后方8~16 m,同时嵌固段桩长应不小于抗滑桩总长的1/3。  相似文献   

10.
毛广志  程保民 《路基工程》2020,(2):196-199,205
依托某楔形体滑坡工程,基于FLAC3D开展路堑边坡楔形体破坏机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后缘主要是受拉张破坏,前缘和侧滑面主要受剪切破坏,底滑面和侧滑面为边坡抗滑的主要结构面,侧滑面的主要作用是切割岩体使之成为独立的块体,具备产生楔形体滑动的必要条件,主滑面的连通性和强度是楔形体边坡稳定性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广西百隆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发生的两处深路堑边坡坍滑,基于对已有勘探手段的分析比较,采取精确、实用的钻探加钻孔测斜手段进行了边坡变形监测。通过分析、比对两个主滑面上精心布设的五测斜孔的水平累积偏差及A、B方向水平累积位移随孔深的变化实测资料,推断了监测期内各滑(边)坡的发展变化性状以及仍处于活动中滑坡的滑动面(带)埋深,其合理性和正确性得到了现场调查的证实。研究结论为评价整治后的两边坡稳定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衡炎(衡阳—炎陵)高速公路株洲段为工程背景,针对边坡水毁问题展开研究,结合工程实际资料对边坡水毁成因及稳定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卸载土方+整修边坡+人字形骨架护坡+抗滑挡土墙+坡面截排水的治理方案,最后通过边坡稳定性计算及位移监测对治理方案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海南多雨气候条件下膨胀土路堑边坡破坏的问题,以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膨胀土路段为依托,分别开展了现场边坡破坏调查、室内试验、计算分析、方案设计及实体工程修筑。根据边坡破坏特征将海屯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堑边坡分为三种类型,对发生滑坡和滑坍的边坡,提出了土工格栅加筋+综合防排水+坡面绿化的柔性加固方案,对发生坡面冲刷水毁的边坡,提出了坡面三维植草+平台渗沟+坡顶封闭的柔性防护方案,并通过渗流和边坡稳定性计算以及工程应用,分析了两种膨胀土路堑边坡处治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降雨入渗对黄土边坡破坏面的形成及滑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甘肃一黄土滑坡为例,将流固耦合理论引入边坡的稳定分析,结合数值分析软件FLAC,研究了边坡在不同降雨入渗深度下位移、速率的变化情况以及边坡破坏场的发展规律,提出了以位移和速率为标准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随着降雨的入渗,位移和速率有不断增大的趋势,降雨入渗4m后,位移和速率显著增大,边坡破坏面处于贯通状态,坡体达到临界滑动速率,直至推动整个坡体向下滑动而形成推移式滑坡。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杭州至兰州高速公路K22+300段边坡特征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赤平极射图解分析法和传递系数法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根据边坡现场勘察资料确定潜在滑动面,并计算潜在滑动面在不同安全系数下由坡体到路堑的剩余下滑力。据此评价边坡的稳定性,为边坡加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天(津)汕(尾)高速公路新铺互通根据边坡工程地质条件、滑坡变形迹象,对滑坡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坡体结构、大面积地表水、基岩承压水和边坡开挖是导致滑动的主要原因。根据变形程度的不同将滑坡划分为三个区,治理工程分清主次,对这三个区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综合运用抗滑桩、钢花管注浆、锚杆框架与排水工程措施治理该滑坡,整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高边坡常因施工改变了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导致开挖边坡滑坡现象。文中以厦蓉高速公路某标段为工程背景,从滑坡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变形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该滑坡的形成是由于坡体前部施工开挖,牵引后部坡体产生了变形,在降雨作用下,变形逐渐加剧,发展成为工程滑坡。通过分析与计算,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文中从滑坡地层、滑带(面)及滑床岩土特征、滑坡变形破坏与成因机制等多个方面对该滑坡进行分析。采用室内试验、滑坡滑动前后稳定性分析反算对比等方法综合确定滑动带c、φ值。采用折线形滑面传递系数法计算滑坡稳定系数及剩余下滑力,提出了工程防护措施设计思路及要点。  相似文献   

19.
云南是中国滑坡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古滑坡的稳定性问题.该文提出了滑坡滑动面力学参数分析的内容及主要的研究方法,然后针对云南昭待高速公路玄武岩滑坡的平面形态分类并选取典型滑坡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到玄武岩滑体松散、取样困难的实际情况,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获取滑动面力学参数,而在古滑坡滑动面力学参数取值时,考虑了时间效应下的滑动面强度恢复效应,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云南昭待高速公路玄武岩古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设计.工程实践表明其不仅具有合理性,还能节约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20.
滑体与滑床之间地震波能量分布的差异性是引起基覆型滑坡失稳破坏的内因。为了从能量角度揭示基覆型滑坡的失稳机制,该文利用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及边际谱理论,建立了基覆型滑坡地震失稳机制分析的能量方法。研究表明:(1)地震波在滑坡内自下而上传播过程中,滑带对高频部分的能量具有明显的衰减效应,对低频部分的能量具有显著的放大效应,且随着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大,由于剪应变的存在,滑带对低频部分地震波能量的放大效应逐渐减低;(2)地震波作用下基覆型滑坡滑带内的剪应变首先出现在滑带两端,并逐渐向滑带中部滑坡锁骨段移动;(3)滑坡失稳过程中滑体下部与滑床之间的相对位移差最大,滑体中部其次,滑体上部最小,表明滑体在失稳下滑过程中出现张拉裂隙,滑体结构变得松散。该研究成果能充分地揭示了汶川地震中大量出现的剥皮型滑坡的失稳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