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许善金 《集装箱化》2004,(5):51-51,49
众所周知,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去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11.67万亿元,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 000美元,进出口量也随之突飞猛进。这就是中国物流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2.
《水运文献信息》2004,(11):16-17
新加坡港务集团(PSA)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转口运输中心之一,拥有完整的港口及海事服务,全球范围的世界级海港网络,技术创新、领先群雄、全面的物流服务方案,是亚大游轮中心和国际展览及会议中心。作为“世界性的靠泊港”,新加坡港务集团为新加坡的货主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网络衔接服务,共有250家船公司将新加坡联接到全世界123个国家的600个港口。每天都有船只从新加坡港开往全世界的每个主要港口。  相似文献   

3.
石友服  周健 《集装箱化》2004,(11):23-29
1 我国大陆港口与周边国家(地区)港口竞争形势的演变 我国东部及东南部邻国(地区)中,海运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韩国、台湾省、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加中国大陆共10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前6位集装箱大港都集中在本地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世界集装箱船大型化趋势加快,10000TEU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已经问世,超大型船建造到底哪里是头? 世界集装箱海运量 进入21世纪后,世界集装箱港的吞吐量连年增长,仅日本、中国(包括港台地区)、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8个亚洲国家的集装箱吞吐量占世界的比例。1980年约为23.6%,1990年约为36.9%,2000年约为41.6%,2005年约为47.5%,预计2007年将达N50%。[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水运文献信息》2006,(4):18-20
北美洲、太平洋周边的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欧洲西部,已成为三个占世界经济活动和国际贸易额较大的地区。这三个地区制造世界上80%的经济出口量和占世界75%的出口贸易额。因此,应了解这些国家和地区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西欧国家、中亚各国和南美州国家的商业和物流系统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6.
徐路 《海运情报》2004,(7):26-26
据日本国土交通省港湾局最近公布的“2003年全国进出口集装箱货物流向调查”(速报),在2003年日本的外贸集装箱货物中。于釜山、香港、新加坡等亚洲主要港口中转的货物,以货吨计比5年前的1998年增长3倍。在全部外贸集装箱中所占的比例上升了2倍。显  相似文献   

7.
石友服 《集装箱化》1995,(7):23-24,33
新加坡是一个海岛型城市国家,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它由新加坡本岛及其附近小岛组成,面积618平方公里,人口267万。  相似文献   

8.
据日本海洋政策研究财团估算,2050年世界人口为86亿人,GDP为1932230亿美元,人均GDP为22280美元。亚洲的GDP从2005年的约4万亿美元增加到约59万亿美元,增长约14倍,人均GDP从1100美元提高到13900美元,增长11.7倍。  相似文献   

9.
闵光 《海运情报》2006,(7):20-21
近年在越南挂港的集装箱航线增加,明显地充实了与香港、新加坡等亚洲/美欧航线连接的据点港间的支线航班和东盟区域内的运输网。日本始发的直达航线相继开设,由于航线核算,取消直航的情况也不少。  相似文献   

10.
集装箱运输     
《海运情报》2006,(8):36-38
2006年5月中日航线集装箱运输量,香港浩达加强中日集装箱航线,长荣与韩进海运在南北航线交换箱位,2004年国际贸易中海上集装葙货物和航空货物所占比例(%),美国总统轮船开展日本往马六甲海峡定周班运输,美国联合太平洋在得克萨斯建设铁路新货站,南美轮船北欧亚扩大西行环球航线,南美轮船北欧亚加强中国/印度、中东航线,2005年日本/亚洲间集装箱运输量,日本到发航线航运公会全部废除双重运价制度,商船三井在越南/新加坡间开设新航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集装箱化》1993,(12):2-2
中远、阳明与香港釜山轮船公司以及新加坡东方海皇轮船公司共同成立“联合华人集装箱公司”以对抗日本船公司在东南亚的势力,角逐亚洲市场。  相似文献   

12.
《水运文献信息》2005,(7):27-27
联合国贸发会议(运输信息)2005年第一季刊发表的信息表明,中国目前具有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海运能力。该刊认为,拥有大数量的船队,表明一个国家拥有更多的使用集装箱出口的机会,也就意味着与国外市场有便捷的连接。根据统计,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队的首10个国家(地区)及船只数量依次为:中国(1228艘),中国香港(1166艘),美国(1074艘),新加坡(916艘),英国(861艘),德国(810艘),荷兰(785艘),比利时(774搜),日本(756艘),韩国(734艘)。  相似文献   

13.
1~10月份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2244万TEU 根据新加坡海事及港口管理局的统计,今年1~10月份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244万TEU,同比去年增长13.1%。新加坡港中转枢纽角色与地位未见逊色,稳居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上海港以84万TEU之差落后于新加坡,1~10月份的吞吐量达到2160万TEU,同比去年增长21%。  相似文献   

14.
据日本海运振兴会公布的亚洲18个国家和地区(亚洲12个国家和地区,即日本、韩国、中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加上柬埔寨、缅甸、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6个国家)与美国间班轮航线的2004年集装箱货流量(速报值),东行(亚洲一美国)比上年增长15%.达到1131.6万TEU,第一次超过了1000万TEU。  相似文献   

15.
世界港口     
《港口科技动态》2006,(3):45-46
2005年世界十大集装箱港排定,安特卫普港将构筑集装箱铁路运输新网络,日本两个港口订立集装箱泊位“灾害时畅通协定”,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2005年纯利润增长2成,和记港口将向曼塔港投资。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2007年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790万TEU,比2006增长12.7%,依然保持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的地位。面对来自高速发展的上海港竞争,新加坡计划斥资14亿美元将港口的年吞吐量增加40%。2007年上海港的吞吐量达到2615万TEU,增长20.4%,首次超越香港成为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上升4.5% 8月份新加坡港的乔吐量达到274.4万TEU,超过上海港(260.6万TEU)再度成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口,1~8月份新加坡港的吞吐量2115.5万TEU,同比上升6.5%。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前三季度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OOO万TEU 根据新加坡海事及港口管理局的统计,新加坡港是今年全球第一个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72万TEU的港口,同比去年增长13%,稳居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上海港紧随其后,前三季度的吞吐量达到1935万TEU,同比去年增长21.2%。9月份新加坡港1:3的吞吐量为235.61万TEU,虽比最高点8月份的245.67万TEU略有回落,但比去年同期的213万TEU增长了10.6%。[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香港与新加坡、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差距拉大 5月份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8.2万TEU,同比下跌3.5%,月度吞吐量连续第三个月下跌。1~5月份集装箱吞吐量累计为944.5万TEU,同比下跌1个百分点。与全球前两大集装箱港口相比,今年1~5月份新加坡、上海的集装箱吞吐量均超过1000万TEU,新加坡港的吞吐量累计上升14.4%至1079万TEU,  相似文献   

20.
一、上海邮轮发展前景和存在问题 根据国际邮轮业发展的经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人均GDP达到6000~8000美元时.邮轮旅游会快速发展。2008年.上海市人均GDP已经达到10529美元,周边的苏州、无锡、杭州等城市人均GDP均达到10000美元。这些地区都已经具备了快速发展邮轮的经济条件.尤其是上海地处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