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挤扩支盘桩受力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崔江余  吕勤 《铁道学报》2002,24(3):62-66
通过36根室内模型桩和2根足尺挤扩桩的试验研究,分析探讨挤扩桩的受力机理及承载力性状;同时收集调研了21根工程挤扩桩试验资料,室内外试验中,通过埋设在支或盘部位的土压力盒和沿桩身布置应变计,分别测试支或盘分担荷载的传递规律,此外,对挤扩支盘桩的承载力标准值及变形公式提出建议,对该新桩型在工程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双曲线方法对110根挤扩支盘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由于支盘桩受力性状复杂,加载前期和中期预测精度较高,后期较低,不能将误差范围控制在15%以内;支盘桩的沉降曲线出现台阶时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较大;支盘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精度与工程地质条件和桩本身的参数密切相关,同样条件下预测精度比较接近;总体看,对直杆桩的预测结果优于支盘桩.  相似文献   

3.
地铁车站工程抗浮措施的技术经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地铁奥运支线森林公园站、奥林匹克公园站抗浮施工为实例,通过对降水、锚固、配重混凝土、摩擦桩、扩底桩、挤扩支盘桩6种抗浮措施的比较分析,阐述挤扩支盘灌注桩的适用性、技术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维颗粒流分析程序对同一挤扩支盘桩先抗压后抗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与现场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应用二维颗粒流程序,研究挤扩支盘桩在试验过程中桩与桩侧土体及桩端土体接触力线、土体颗粒位移的变化,通过对桩在不同受荷阶段接触力线及土颗粒位移对比分析,得出桩在下压和上拔到达极限荷载时的破坏性状。绘制桩在受荷过程中荷载位移曲线,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通过对上拔过程颗粒位移的分析,得出在同一根桩上先做抗压后做抗拔试验仍能保证一定抗拔承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挤扩支盘灌注桩应用于结构地基的抗浮,可解决许多技术缺欠,使地基起到抗压和抗拔的双重作用.介绍挤扩支盘抗拔桩在地铁车站抗浮工程中的设计应用、施工方法和力学特性,以及在抗浮工程中的优越性及经济性,为保证地铁车站的安全运行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地下结构的抗浮问题,分析了国内多种抗拔措施,如"一压二拉"、降水等。阐述了水泥土支盘桩的结构组成、抗拔机理,对比分析了抗拔承载力的几种计算方法,并结合郑州东区某工程应用实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混凝土灌注桩相比,水泥土支盘桩具有造价低、承载力高、施工速度快等显著优势,相同条件下,水泥土支盘桩每m可节约造价23%,承载力提高22%,施工工期缩短30%,建议推广使用。但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影响桩抗拔性能的因素考虑还不够全面,使得桩的抗拔承载力未能充分发挥,需要进一步对桩身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以确定合适的支盘直径、数量、间距等。  相似文献   

7.
可视可控旋挖扩底灌注桩具有成孔速度快、提高单桩承载力、在与常规灌注桩同直径的情况下可缩短桩长、在同等深度下可减小桩径的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房建等项目,但在桥梁市政项目应用较少。通过对天津外环线东北部调线津汉互通立交工程扩底桩施工进行实践,研究桩基扩底施工及成桩质量。  相似文献   

8.
扩径桩作为一种新型桩基形式得到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其桩身在某深度发生扩径突变,而给研究扩径桩的荷载传递性状带来不便.现有对扩径桩的研究只限于小直径桩的模型试验以及有限元分析,而对大直径扩径桩的研究比较缺乏.通过对同一场地的同一直径不同桩型的钻孔灌注桩进行竖向静载荷试验,对2种桩型的竖向承载力、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扩径桩能够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桩体沉降,而扩径阻力在荷载传递中起关键作用,成为荷载传递中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成孔方法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介绍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成孔方法的发展过程和现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人工挖孔穿过复杂地层的施工措施。讨论灌注桩成孔方法对桩承载力的影响,提出推广套管钻机成孔和机械扩底桩,以提高我国灌注桩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李冰 《铁道建筑技术》2022,(11):146-150
在地铁基坑工程中,钢管柱的受力特征及变形规律直接影响着结构体系的稳定性以及暗挖施工的安全性,永临结合钢管柱与扩盘桩相结合的结构体系未见相关报道。以天津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西康路站为工程背景,以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永临结合钢管柱与扩盘桩的承载机理和变形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双层扩盘桩的沉降值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上盘沉降、下盘沉降和桩深压缩,采用理论推导了承载力和变形的计算公式;数值分析表明随着基坑掘进过程的不断发展,扩盘桩桩身轴力在桩身范围内的变化趋势仍保持着桩顶最大、非线性减小的趋势,钢管柱柱身轴力不断增大,且位移呈现波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桩底后注浆技术在亚黏土层的试验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亚黏土层中进行的普通桩和压浆桩的静荷载压桩试验进行对比研究后揭示:在亚黏土层中,桩底压力后注浆技术对于处理桩底沉渣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桩端持力层条件,使桩体具有强劲的后继端阻和桩端附近侧阻。但这2种阻力增强的机理却存在着差异,前者通过加固桩底沉碴起直接增强效果,后者则通过浆液的渗透和凝固增强桩与土间的侧摩擦系数而起间接增强效果。同时该试验也表明:在各自工作荷载作用下试桩沉降量几乎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2.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桩体的承载能力,通过该方法在某工程的应用实例,介绍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总结该技术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结合无锡地铁大型盖挖车站工程,采用自平衡静载荷试验,对软黏土地基中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端压浆前后承载力性能进行对比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硬塑黏土层桩端压浆效果明显,压浆后桩极限承载力增强比例达9.9%~54.6%,桩端阻力增强达30%以上。对压浆后桩承载力实测增值与现行规范理论计算增值比较,结果表明:实测结果能较好地符合规范,可为同类地区地铁桩基后压浆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通过杭甬铁路客运专线柯桥特大桥单桩静载试验,桩身应变、桩身压缩量及桥墩沉降的测试,研究深厚软土地区桥梁桩基的荷载传递特性及沉降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桩侧摩阻力先于桩端阻力发挥作用;尽管桩端置于强风化凝灰质砂岩上,但在试验荷载下2根超长试验桩的端承比均小于1.5%,桩的承载特性表现为摩擦桩的性质;单桩静载试验实测的桩身压缩量占桩顶沉降量的85%以上;桥墩浇筑完成后经过753d的沉降观测,2个试验墩实测沉降量分别为3.00和3.41mm,其中,无砟轨道铺设后300d的实测沉降分别为0.11和0.25mm,表明在深厚软土地区采用超长钻孔灌注桩控制桥梁基础沉降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检测依据和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桩基础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论述桩身砼离析和桩底沉渣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法,采用高压旋喷清渣回灌砼和高压灌浆补强桩身砼离析来提高桩基础竖向承载力和补强桩身质量缺陷。  相似文献   

16.
以某码头交通联络线的CFG桩复合地基为工程背景,开展浅埋基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研究,采用ABAQUS软件分析CFG桩端距基岩距离、嵌岩深度和下伏岩性等不同工况对浅埋基岩复合地基的承载效果。结果表明,浅埋基岩的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主要由桩体承担,但桩间土也能承担部分荷载;距基岩距离越小,桩顶处出现的沉降量越小,桩顶处桩土应力比越大;嵌岩深度越大,沉降量也越小,而桩顶处桩土应力比越大;下部基岩弹性模量越大,沉降量越小,桩顶处的桩土应力越大。  相似文献   

17.
阐述复合载体夯扩桩的工作机理、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设计桩长的选择、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取值、沉降计算深度起始位置的确定、桩身质量、夯填材料、土体含水量的影响、施工顺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以ANSYS为计算工具对一粉喷桩复合地基实际工程进行方案优化计算,在合理建立复合地基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设定桩长、桩距为设计变量,复合地基承载力、平均竖向位移为状态变量,粉喷桩工程量为目标函数构建了粉喷桩复合地基的优化体系,研究了基于ANSYS的粉喷桩设计方案优化方法,得到了平均沉降随桩长、桩距的变化情况及本工程条件下的粉喷桩复合地基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9.
结合连镇铁路新沂河特大桥试桩工程,通过单向多循环加载法对桩端自由的PHC管桩和钻孔灌注桩进行水平承载力试验得出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钻孔灌注桩进行数值模拟得出沿桩长范围的剪力、弯矩、位移和桩侧土抗力分布曲线。研究表明,同类地质条件下,两种桩基础工程特性不同,实际工程中可结合具体工程要求合理选择桩基础结构形式;钻孔灌注桩弯矩最大值主要分布在自桩顶1/4桩长范围内,桩身水平位移和桩侧土抗力最大值主要分布在自桩顶桩长1/8和自桩底部1/4桩长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铁路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铁路CFG桩复合地基上的铁路路堤为柔性基础的实际情况,运用数值分析和现场载荷试验,研究铁路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数值分析和现场载荷试验均表明,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中桩及桩间土的沉降和受力规律与刚性基础差别较大,桩的荷载分担比差别也较大,故目前采用刚性基础的方法确定铁路柔性基础下的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是不合适的,而柔性载荷试验可以更好地反映铁路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的实际受力情况。因此,建议采用柔性载荷试验确定铁路柔性基础下的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