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凛 《中国船检》2011,(7):106-110
元朝建都于今天的北京,当时既控制了西北地区原属中国的蒙古、俄罗斯等大部地区,又掌控着中原局势。为保障首都的粮食补给,漕运在内河方面开通了从元大都至杭州的运河,并与山东等地的黄河水系贯通;在海运方面开通了从长江口到天津再到元大都的水上航线,设立了元大都与天津的专门管理漕运的直属机构,以便对漕运船只实行垂直的监查管理,这一切为元大都成为经济、军事和政治文化中心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曹凛 《中国船检》2010,(12):98-100
元朝时期,海路漕运一直是元大都(今北京)粮米补给的主要通道之一。元人张晃诗云:"国初海运自朱张,百万楼船过大洋",即指朱清和张领导的官运船队在元初近20年时间里对海上漕运做出的贡献,其开辟的海上津沪航线,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3.
<正>内河运输是天津港水路运输最早的一种运输方式,起源于漕运,在天津港乃至天津市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内河运输是天津港水路运输最早的一种运输方式,起源于漕运,在天津港乃至天津市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49年,天津完成内河货运量11万吨、周转量69万吨公里。新中国成立后,天津曾大规模进行河网化建设,推行机械化轮船拖带,使天津港内河货运进行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4.
清光绪元年二月二十八日(1875年4月4日)轮船招商局所属的“福星”轮满载浙江的漕米、木料等货物由上海驶往天津,在撩木洋洋面被英商怡和洋行“澳顺”轮撞沉,罹难者65人,所载七千二百余石漕米及其他货物全部沉没,史称“福里轮海难”,这是近代中国发生的第一起海轮被撞沉没事件,也是近代中国损失最惨重的海难事件之一。 清道光初年,由于北运河淤塞严重,南方的漕米(即皇粮)难以通过运河运抵北方,根据两江总督陶澍的提议,遂将漕运改为海运。海上漕运大部分由上海、南通、太仓的沙船商承远,海上漕运刺激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沙船业的发展。为了管理漕运,道光五年(1825年)江苏省在上海东门外老白渡(今门渡路)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5.
基于大量的资料,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文章综合分析了闽台开通客滚直航航线的气象水文等因素,运用海上交通工程的理论、方法对闽台两岸客滚船直航安全保障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从船型选择、航线选择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安全保降措施与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唐朝:海事管理机构的完善与职官齐全唐朝,新设一整套管理水运、海事的中央官制和机构,其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发展到一个成熟阶段,沿续至清代。其中漕运、海事管理机构与职官设置更加完善,这是中国古代王朝所建立的第一个完善且颇具特色的管理机构。唐代管理漕运、海事机构为三大部分:即尚书省工部所属的"水部"、独立的"都水监"、中央派出专理漕运和海事的"水陆转运使司"(转运使司)。  相似文献   

7.
漕运是中国古代海事管理重要起源之一,漕粮海运孕育了中国古代航海保障事业萌芽。漕运是中国历朝历代利用河道或海道,将江南粮食调运至首都或边关重镇的国家行为,始于秦代。初时,“随事立名,沿革不一”。三国时期,曹魏政权设置监运谏议大夫,漕运管理首次出现专职官员。晋初,以大司农护漕掾,督水使者督理漕运。《通典·职官九》记载“晋武帝省水衡。置都水台,有使者一人,掌舟航及运部,而河堤为都水官属”,“都水台”应是中国历史记载最早的海事管理机构。唐初,因简政薄赋,漕事简便,以督水监兼掌漕运事。唐玄宗为加强漕运管理,任命陕州刺史李杰为陕州水路发运使,督理漕运,“漕运之有使,自此始也”。宋代,漕运体系日趋成熟,职业化漕卒队伍渐成漕运主力。  相似文献   

8.
7月19日,天津电子口岸与物流信息平台在海南新区开通。国家有关部委,中央企业和北方12个省市自治区的领导莅临滨海新区,在庆贺天津口岸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与服务水平进一步延伸和提高的同时,共同推进区域口岸合作和北方“大通关”建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港口科技》2011,(2):43-44
2011年1月21日,经海路运输来自海南的约38.5万kg黄瓜、辣椒、南瓜等蔬菜正式投放天津、北京市场,进一步丰富了春节前京津市民菜篮子。海口——天津反季节果蔬海运贸易绿色通道正式开通,对活跃市场、稳定物价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北洋政府(1912年4月~1928年6月)成立前后,作为京师和河北内陆门户的天津,海运业被外轮势力控制,相关的航政和船舶管理体制,深受沿海地区思维方式的影响;北京的航运业和船舶管理制度基本延续明清时期的内河漕运管理方式;京津以外河北地区的航政与船舶管理工作的部署与执行,多依赖于直隶行政公署与洋海关颁布的相关"训令"、管理规定与章程。  相似文献   

11.
明初虽几次实行海禁.但从未禁止海上漕运。当时.明朝皇帝非常重视漕运.故而出现了一些像汤和、张赫、朱寿等备受重用的漕运官员。1421年明朝迁都北京,罢海运,运往北京的漕粮全部改由河运.内河漕船也因此而兴。  相似文献   

12.
曹凛 《中国船检》2012,(3):108-111
明初虽几次实行海禁.但从未禁止海上漕运。当时.明朝皇帝非常重视漕运.故而出现了一些像汤和、张赫、朱寿等备受重用的漕运官员。1421年明朝迁都北京,罢海运,运往北京的漕粮全部改由河运.内河漕船也因此而兴。  相似文献   

13.
近日,龙口港相继开通龙口——天津外贸支线、龙口——上海内贸航线,龙口——营口——宁波内贸航线。至此,龙口港集装箱航线增加到9条,每日至少1班。  相似文献   

14.
《中国港口》2016,(Z1):79-82
洛阳"运河一号"古沉船应为清代运漕船,产地可能在江苏淮安山东厂,且其所处水运为洛阳至巩县之间。沉船处于汉唐漕运故道,从当地方志及相关史书记载中可一窥清代洛阳伊洛河流域漕运交通状况。"运河一号"古沉船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洛阳漕运史、经济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5.
7月19日,天津电子口岸与物流信息平台在滨海新区开通。国家有关部委、中央企业和北方12个省市自治区的领导莅临滨海新区,在庆贺天津口岸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与服务水平进一步延伸和提高的同时,共商推进区域口岸合作和北方"大通关"建设。  相似文献   

16.
徐福民 《中国港口》2002,(11):24-25
<正>1996年起我国内贸水运业开始采用国际航运界业已成熟的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方式,并在短短的五、六年间初步形成了一个以沿海航运为南北轴线、长江航运为东西轴线、上海港为轴点的T字型运输网络结构,实现了内贸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由分散到集中、由零星到规模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相呼应的是一部分原专营内贸件杂货装卸的港口企业在资金投入、设备更新、生产组织和技术应用诸方面率先进行了一轮新的改造,促使传统的件杂货装卸业向更高层次的生产力实施过渡并取得了从量到质的迅速发展,成为交通运输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上海港的龙吴港务公司在这一场变革发展中充当了一名马前卒的角色,以1996年下半年上海至厦门的第一条航线开通,当年完成装卸量755TEU为起点,5年来,年年实现量的大幅度跨越。至2001年,所开通的航线巳遍布大连、营口、锦州、天津、青岛、泉州、台州、温  相似文献   

17.
2010年3月22日上午,“玛丽亚那新加坡”轮天津一澳大利亚航线在天津港集装箱公司成功首航。这条中澳航线的开通,填补了天津港与大洋洲之间的航线空白,使得天津港的航线布局更加合理,增强了天津港辐射内陆腹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朝永乐间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之一."近代百年看天津"成为世人共识.天津今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中心,现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北方最大沿海开放城市,同时是夏季达沃斯论坛常驻举办城市.天津滨海新区被誉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人民网近日颁布的"2012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名单中,天津排名第4,仅次于北京、上海和香港.  相似文献   

19.
杭州城的东北角,一条连接大运河与钱塘江的蓝线,不久将出现在中国的地图上。大运河已通向钱塘江,京杭大运河由1794改为1801公里,全线延长了7公里。运河春秋“运河水,长又长,千船万船运皇粮……”始建于春秋末期的大运河,是世界上历史最久、河流最长的人工河道。隋炀帝为了运兵和漕运,从大业元年至大业六年(公元605~610年)以洛阳为中心,整修了古邗沟——山阳渎(扬州至淮安),开凿了通济渠(洛阳至淮安)、永济渠(涿郡至黄河),最后又开通了江南运河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天津人工港岛开发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人工港岛开发的20项建议,对建设具有天津特色的人工港岛规划、建设、融资和管理等各方面工作提供一个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