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根据影响连云港港主航道通航安全诸因素的特征,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连云港港主航道的通航环境进行风险评价。评价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影响连云港港主航道安全的因素,综合评价连云港港主航道的安全状态,并找出目前影响通航安全的主要因素,可供安全管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水文气象因素、港口条件因素、航道条件因素、交通因素、水上水下施工作业5个方面对船舶通航安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港口通航环境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改善通航环境的治理对策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江汉运河通航安全管理的新要求,对江汉运河通航现状分析提取通航安全影响因素,运用决策实验和评价实验室方法得到各指标权重,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求解得到江汉运河通航安全评价值,并针对江汉运河通航安全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结合泉金航线(泉州段)通航环境实际情况,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航线通航风险进行评价,并得到通航风险级别和影响通航风险主要因素,提出相应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港口水域通航安全评价是港口建设的规定程序之一,针对当前港口水域通航安全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应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与复相关系数赋权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在分析港口水域通航安全评价指标因子的基础上,对分组后的各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赋权和复相关赋权,建立港口水域通航安全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评价各港口水域的通航安全性。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评价指标过多和评价指标权重难确定等问题,而且能避免传统因子分析法存在的不足,较客观地反映各因素对港口水域评价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6.
文中分析了水上水下活动对通航安全评估的影响因素,并创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FAHP综合评价模型,以汉川电厂三期配套码头工程为例进行通航安全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可行、有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舟山跨海大桥桥区水域通航安全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影响桥区通航安全的风险因素,对桥区水域通航安全风险进行风险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海上船舶通航过程安全风险,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海上船舶通航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海上船舶通航安全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厘清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海上船舶通航安全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并提出相关建议,可为提升海上船舶通航安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三峡蓄水运行实践综合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以后库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计算的难点及解决方案,并在2004版《内河通航标准》中有关枢纽上游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方法的符合性规定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三峡库区(175 m运用初期)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计算方法,加强了方法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通航水域航行安全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对通航水域船舶航行安全性进行定量的评价.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我国主要港口通航水域的安全评价模型.根据当前影响通航水域船舶航行安全的11类主要因素建立综合评价集.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利用此模型对我国10个主要港口水域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通航航标是往来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保障设施,采用航标作业船艇执行航标作业任务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通航环境影响因素。文章首先对航标作业船艇的航行特点进行简单介绍,进而分析通航环境对其航行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具体的安全评价及治理方法,以期提升航标作业船艇的航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东莞LPG泊位改造工程通航安全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可能影响该码头通航安全的因素。通过对工程周边自然环境、交通环境、码头环境以及安全保障等通航安全风险因子进行了简单分析和评价,并得出结论。在风险评价结果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和缓解措施,将工程通航安全风险降到可控水平。其成果可供相关泊位改造工程水域通航安全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网格单元的通航水域搁浅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玲 《中国水运》2007,5(8):19-20
为保障船舶通航安全,专家和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关于通航水域风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预测的研究。本人将参考各国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基于网格单元的通航水域搁浅风险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港口通航环境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焱  郑宝友  陈汉宝 《水道港口》2007,28(5):342-347
港口通航环境是发展航运所依托的重要资源之一。为了预防和减少海难事故的发生,降低港口船舶航行的危险程度,除了提高操船者的素质、船舶性能,还需要改善船舶通航环境。从水文气象因素、港口条件因素、航道条件因素、交通因素、水上水下施工作业5个方面对船舶通航安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港口通航环境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改善通航环境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阚有俊 《船海工程》2007,36(6):74-77
介绍苏通大桥主跨钢箱梁吊装与通航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通过精确计算每块箱梁吊装时所占水域情况,来评价施工对通航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通航安全管制措施,实现大桥建设与船舶通航同步进行,将施工对通航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6.
船舶重力式气囊下水方式在通航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风险。根据对通航风险的识别,影响通航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通航环境、船舶及船台、管理等,在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采取相应的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赵仓龙 《水运工程》2014,(8):123-128
通过对影响桥梁水域通航环境的因素综合分析,构建出桥梁水域通航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模糊理论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桥梁水域通航环境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方法对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水域通航环境进行综合风险评价。通过综合风险评价的结果,可以充分掌握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水域通航环境的危险程度以及各项指标因素的危险状况,为海事管理部门改善桥梁水域的通航环境及通航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事》2005,(5):29-30
〈长江三峡库区船舶定线制规定(试行)》(以下简称原《规定》)自2004年1月1日全面实施以来,三峡库区水上安全形势明显改善,通航秩序得到根本好转,取得非常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适应三峡库区运行水位的变化,进步发挥原《规定》在维护长江三峡库区水上交通秩序.改善通航环境,保障航行安全,提高交通效率,促进航运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影响天津港大港港区通航安全和通航效率的因素,给出了提高通航安全和通航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李克文  李富平 《世界海运》2010,33(10):21-23
对三峡水库消落期重庆主城港区通航条件、通航情况、影响通航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安全管理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