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继法 《公路》2021,(3):270-276
为增强热压氢氧化钙沥青路面的抗磨耗性,采用两种有机化改性方式(枝接聚合改性和乳液聚合改性)对氢氧化钙进行改性,并用电镜扫描、红外光谱和亲油性试验对改性效果进行验证,通过一系列试验探讨氢氧化钙改性方式对热压氢氧化钙路面反射率、吸热能力、抗滑和抗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的氢氧化钙颗粒的疏水亲油性较好,其反射率略小于未改性的,枝接聚合改性氢氧化钙的反射率略大于乳液聚合改性氢氧化钙。涂敷改性氢氧化钙的试件降温幅度略大于未改性氢氧化钙的,乳液聚合改性试件的降温效果最好。改性后,氢氧化钙与沥青的黏附性增大,路面的耐磨耗性、抗冲刷性都提高,枝接聚合改性氢氧化钙试件的耐磨耗、防眩光、抗冲刷性能均好于乳液聚合改性的。  相似文献   

2.
天然岩沥青改性剂在绕乐山大佛公路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天然岩沥青改性,改性工艺简单,不需要专用改性设备,能耗少,改性成本低。抗老化、抗水损害和抗车辙能力强。  相似文献   

3.
改性聚丙烯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丙烯因其良好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为满足在汽车上的应用,对聚丙烯进行改性使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改性,使用填充、增强、共混、共聚、接枝及交联等方法达到聚丙烯改性目的。改性聚丙烯材料是在汽车中应用较多的材料之一,文章对改性聚丙烯在汽车上应用较多的零部件进行了阐述,同时对改性材料作了分析和讨论,揭示了改性聚丙烯在汽车应用的方向。实践证明:根据汽车零部件的要求进行改性聚丙烯材料能满足使用要求,达到减轻汽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聚丙烯(PP)改性技术的不断提高,改性PP在汽车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介绍了各种PP改性材料的性能特点,常见的汽车用PP改性技术有PP/弹性体、PP/无机填料及PP发泡材料等。着重介绍了几种改性PP在派里奥(178)车上的应用,采用改性PP的主要零部件有保险杠、仪表板本体、弹性缓冲块、膨胀箱总成及车轮挡泥板。  相似文献   

5.
对改性沥青改性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易洪 《交通科技》2004,(4):79-82
分析改性沥青形成的原因、途径,通过对两种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分析和性能比较,证实改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认为保证改性效果的首要条件是改性剂与基质沥青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因此,为取得良好的改性效果,聚合物改性应充分保证以物理改性为主,以化学改性为辅。  相似文献   

6.
为保护环境和节约成本,应用来源广泛的农林废弃物谷壳作为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剂处理污水。采用酸性甲醛对谷壳进行改性,增加活性基团,提高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率。通过正交试验,探讨谷壳粒径、改性温度、改性时间、改性剂用量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谷壳粒径为160目,改性温度为80℃,改性时间为3h,3g谷壳改性荆用量为70mL条件下,对浓度为10mg/L的Cr^6+去除率较高,可达63.8%。研究可为农林废弃物吸附专会属离平的改性对程弄口雷合羼离平的处理捂棋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CMA改性后中膨胀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击实特性、胀缩特性、力学特性等进行了3种配方的室内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膨胀土经CMA改性后,其自由膨胀率、液限和塑性指数显著降低,亲水能力大幅度下降;各项胀缩性指标较改性前也有大幅度下降;改性土的CBR值可达50%,浸水变形不到1%;在非饱水和饱水状态下,改性土都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说明改性后其水稳定性较好.经对比分析,1#配方改性效果较好,较适用于合肥膨胀土的改性处理.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改性生物沥青的耐老化性能,选取SBS改性生物沥青、胶粉改性生物沥青、SBR改性生物沥青作为研究对象,运用RTFOT试验来对3种改性生物沥青进行老化,以残留针入度比,软化点增值作为评价3种改性生物沥青耐老化性能的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油掺量的增加,老化对改性生物沥青的针入度产生了不利影响而对软化点产生了有利影响;生物油掺量范围为10%~30%时,胶粉改性生物沥青的耐老化性能优于其他两种改性生物沥青,当生物油掺量大于10%时,SBR改性生物沥青的耐老化性能要好于SBS改性生物沥青。从耐老化性能的角度出发,建议SBS改性生物沥青及胶粉改性生物沥青的生物油掺量不要大于20%。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丁苯橡胶改性胜利沥青的研究,阐述了改性机理、改性试验结果、改性沥青的生产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橡胶粉、PE塑料、SBR胶乳作为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复合改性,分析了改性后沥青胶结料的性能,并通过室内试验,对比研究了干法改性与湿法改性前后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差异,为沥青混合料复合改性的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改性PP的性能特点及在178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聚丙烯(PP)改性技术的不断提高,改性PP在汽车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介绍了各种PP改性材料的性能特点,常见的汽车用PP改性技术有PP/弹性体、PP/无机填料及PP发泡材料等。着重介绍了几种改性PP在派里奥(178)车上的应用,采用改性PP的主要零部件有保险杠、仪表板本体、弹性缓冲块、膨胀箱总成及车轮挡泥板。  相似文献   

12.
随着聚丙烯(PP)改性技术的不断提高,改性PP在汽车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介绍了各种PP改性材料的性能特点,常见的汽车用PP改性技术有PP/弹性体,PP/无机填料及PP发泡材料等。着重介绍了几种改性PP在派里奥(178)车上的应用,采用改性PP的主要零部件有保险杠、仪表板本体、弹性缓冲块、膨胀箱总成及车轮挡泥板。  相似文献   

13.
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材料及其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废旧橡胶粉用于改性道路沥青材料的现状,总结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生产方法、改性机理、改性效果,重点强调用废旧橡胶粉生产改性沥青在我国具有迫切意义并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4.
论文研究针对改性沥青混合料采用的2种改性技术——混合料的改性技术和沥青的改性技术,分别选用代表性的改性剂(PS、SBS),以AC-13C基质沥青混合料为参照,比较研究了2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性等路用性能,从而进一步认识了2种改性技术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就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综合性能而言,混合料的改性技术优于沥青的改性技术,尤其是PS复合改性剂,性能优良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对于交通量大、气候恶劣、等级高、长大纵坡多的公路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传统锂离子电池隔膜,由于电解液润湿性和热稳定性差的特点,限制了其在高性能高安全性电池领域的应用。隔膜表面改性实现隔膜表面功能化以解决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固有问题,成为一种可行策略。从表面物理改性和表面化学改性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喷涂法、浸涂法、溶液浇铸法、静电纺丝法、化学接枝法、等离子体法、辐射接枝法和紫外接枝法表面改性方法的特点和前沿动态,并指出开发多功能隔膜、智能响应隔膜和递减改性成本,是未来锂离子电池隔膜表面改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黄建斌 《公路工程》2009,34(4):161-163,168
通过对磨细矿渣改性超细水泥的改性机理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其改性机理过程以及各种宏观性能的改善.结果表明,磨细矿渣改性超细水泥的强度、粘结性能,耐久性等到明显改善,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水泥路面裂缝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17.
水玻璃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化学灌浆材料,对岩土体有明显的固化效果。为了提高水玻璃的固化效果,对温度改性水玻璃溶液固化硫酸盐渍土与复合改性水玻璃固化硫酸盐渍土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X射线衍射试验以及电镜扫描试验,分析探讨了温度改性水玻璃与复合改性水玻璃固化盐渍土的机制。结果表明,温度改性与复合改性后,水玻璃的固化效果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杨朝旭  解建光 《公路工程》2010,35(1):72-75,124
通过对航道工程产生的非适用淤泥质土进行改性,研究其作为公路路基填土的可行性,得到了航道工程淤泥质土的改性配方为72%淤泥土、4%水泥、4%碱渣和20%废混凝土。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CBR试验、扫描电镜试验与重金属浸出试验对其用于路基填筑的方案及其经济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同比例的碱渣和废砼改性的淤泥质土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相比于使用石灰集料改性增加了2%;相比于原状土,改性土的CBR值提高了437%,膨胀量值降低了94%;相对于固化淤泥质土所用的原材料,改性土中Cd、Zn、Ni、Cu和Pb等重金属的浸出量减少了15.2%~68.5%;碱渣、废砼改性淤泥质土的成本相比于石灰、集料改性淤泥土和素土分别降低了63.88%和50.72%。  相似文献   

19.
刘奕东 《中外公路》2021,41(5):311-315
为了探究焦化硫膏对沥青改性的改性效果和机理,对不同焦化硫膏掺量及养护龄期下改性沥青的物理性能、流变性能和红外光谱特性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焦化硫膏改性沥青的黏滞性、感温性和流变特性均有提高.红外光谱分析发现,改性初期改性剂与沥青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改性;随后,化学反应停止,主要为物理改性.  相似文献   

20.
橡胶粉界面性能是影响橡胶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可以对橡胶粉进行界面改性,提高橡胶混凝土的强度。化学方法是橡胶粉界面改性应用较广泛的一类,介绍不同的化学改性方法,以及橡胶粉界面改性效果的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