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现有船舶舱群配载优化算法翻箱次数多、装卸效率低的难题,提出船舶舱群配载优化算法研究。根据船舶运输相关规定对舱群配载参数进行选择,以此为基础构建船舶舱群配载优化模型,以构建的船舶舱群配载优化模型为工具,通过遗传算法得到舱群配载方案并对其进行编码,依据编码结果采用贪婪算法对舱群配载最优方案进行选择,从而实现了船舶舱群配载的优化。通过仿真对比实验得到,与现有的船舶舱群配载优化算法相比较,提出的船舶舱群配载优化算法极大地降低了翻箱次数,提高了装卸效率,充分说明提出的船舶舱群配载优化算法具备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和海洋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集装箱船舶容量越来越大,配载越来越复杂,以人工经验为主的传统集装箱配载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行业对配载效率的要求。目前,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解决集装箱船舶配载问题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本文研究线性规划优化算法,提出集装箱船舶配载算法,有效提高船舶运输和港口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滚装船配载特点的基础上,考虑了船舶稳性、配载效率以及航次收益等约束与配载目标,对其配载优化问题进行建模,开发了以贪婪算法为基础的两阶段启发式算法,并分别通过实证研究以及大规模仿真算例,借助于与小规模问题精确解以及基于现实调度规则所得到的配载方案的对比,验证了模型以及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传统船舶舱群配载算法在集装箱分布排列最优计算过程中,忽略了空间分布的约束条件,导致计算结构的适应值非最优值,降低了船舶空间使用率,增加了船舶运输成本的投入。因此,提出集装箱船舶自适应舱群配载优化算法研究。通过建立船舶舱群配载约束条件模型、配载分布数据模型与自适应优化模型,完成对集装箱船舶舱群配载过程中集装箱分布适应量的约束优化,通过对分布适应函数量的条件约束,获得分布最优量,完成优化计算。通过仿真对比实验表明,提出的集装箱船舶自适应舱群配载优化算法,在集装箱舱群配载仿真测试中的配载量大于传统算法的配载量,提出优化算法效果明显,符合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船舶压载工况下的配载吃水和纵倾优化问题,对船舶压载工况的营运特点进行分析,给出考虑船舶吃水、纵倾、航速及主机功率等因素的多目标问题优化模型;针对大量离散试验和计算数据难以有效分析及优化求解的问题,提出基于空间二元拉格朗日插值算法的吃水、纵倾、主机功率三维连续图谱构建方法,并选取一艘典型散货船,通过图谱优化计算输出其最佳工况参数;最后通过实船海试验证该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从集装箱配载特点入手,综合分析人工配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计算机实现集装箱船的辅助配载过程,给出其程序流程图及软件的主要功能,在实船中应用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薄志斌  胡义 《江苏船舶》2020,37(1):15-18,25
针对当前市场上的配载软件功能不够完善以及准确性不够精确,基于遗传算法研究散货船的配载优化问题。首先只对具体研究的船舶确定其编码方案,然后基于遗传算法的配载系统对其约束条件进行处理,最后完成软件开发。经过遗传算法优化后的实船配载方案表现更好,可以确保船舶的稳性和强度满足要求,并且能够提高运营效率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和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此文从航海实践出发,阐述了集装箱船舶在配载时及利用压载水调整稳性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并结合实际工作体会,提出了配载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沈继平 《集装箱化》2007,18(1):9-13
配载是集装箱码头作业系统中的重要一环,配载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码头装卸作业的效率和集装箱班轮的船期准点率,也关系到港口企业的声誉配载工作技术含量较高,在同样的船舶、箱量、堆场等条件下,不同技术能力和业务素质的配载人员,其工作质量有着较大的差异.近年来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高速增长,新建和扩建了许多集装箱码头,很多港口新增添业务,集装箱码头作业方面也增加了大批新生力量从事配载工作.同时,码头企业也引进了许多配载软件提高配载工作的质量和速度.但是,一方面新参加配载工作的人员有一个提高业务水平的问题,另一方面引进的配载软件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解决所有码头的所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驳船是大型海洋结构物下水作业的一种常用运输工具。驳船的配载主要是依据静力学平衡原理和船舶基本知识对船舶浮态的调节。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配载作业,对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种群全部交叉和分布式动态惩罚函数法等改进机制,对驳船配载中的调载水量分布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改进遗传算法的配载方案比基本配载方案时间更短、效率更高。运用本改进遗传算法对驳船配载进行方案优化,能够满足工程要求,缩短上驳作业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