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三期工程建设规划,结合深圳地铁11号线交通疏解工程特点,制定了交通疏解设计目标和原则,重点介绍了地铁11号线几类施工工法引起的交通疏解设计方案,以及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为后期地铁建设期间的交通疏解工程设计以及管理提供一些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地铁工程规模浩大,工程环境复杂,建设周期长,施工对道路资源的占用,使得原来已负荷沉重的交通状况雪上加霜,严重影响车辆及居民的正常通行。以西安市地铁二号线施工为例对地铁施工交通影响进行了分析,包括施工方法、站点施工、区间施工等对交通的影响,为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提供基础依据,以尽量减少地铁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武宁路地道一内环线节点,分析武宁路现状交通、路网规划要求、节点交通预测等情况,提出内环节点互通及立体分离式连接两种方案,并对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对类似工程和节点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漕宝路地下快速路工程下穿S20立交节点,该节点交通流量大,地面环境复杂,在工程建设中需满足地面交通需求并尽量减小环境影响。本文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针对下穿S20立交节点,分别提出2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并从环境影响、施工难度、工程经济性等多个方面对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在选取合适的方案后,针对方案中关键节点分别进行设计,并对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方案安全可行。工程可为同类型工程设计和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建设中碰到的问题亦愈发复杂。本文举例介绍苏州星港街工程隧道开挖上跨运营地铁1号线区间节点的设计情况,说明如何以设计策划、设计输入、设计控制、设计输出的模式对同类工程节点设计过程进行管理。明确工程关键节点设计流程,可以更细致、更全面、更有效地把控节点设计工作,提升节点的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成都市城南片区交通拥堵现象,对整个片区内的交通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该片区的路网梳理,明确各条道路的功能划分,并结合骨干路网、地铁线路、快速公交,提高该片区内的通行效率。以片区规划方案为指导,对线路及节点方案科学决策,彻底改变过去仅针对单一工程、缺乏系统性和全局性的小范围研究,从而对其他片区开展路网系统性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复杂交通节点是制约城市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发挥的瓶颈。为在系统层面提高其运行水平,本文探讨了针对复杂节点的“组合-层次”设计方法。首先,对复杂节点包含的交通转换关系进行了分析和定义;其次,对“组合-层次”分析的思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最后,以惠州四环东路为例,应用“组合-层次”方法对涵盖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路等多种道路类型的复杂节点进行了应用设计,验证了该方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公路工程设计的三个基本点:路线规划、交通设计和节点工程设计,其中路线规划设计是最基础环节。论述了路线规划设计的原则、路线设计与节点工程的融合及平纵曲线组合设计方法;进一步分析了交通和节点工程的设计要点。期望充分利用公路工程对该路线下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并保证公路的运营安全和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9.
江海西路规划为无锡城市快速路网中唯一的西向射线,利用现状G312国道进行快速化改造。针对项目外部条件极为复杂、施工期间交通压力大等难点,设计运用交通工程理念,充分体现了精细化设计精神,并大胆运用创新技术手段,提交了一份交通功能齐全、经济合理的总体设计方案。方案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现状结构物,降低了工程造价,选用合理桥型结构和预制措施,使施工期间交通畅通,确保了工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以中微风化岩质地层为主的青岛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工程的施工速度和安全性,改善工作环境,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与环境控制,以青岛地铁2号线Ⅰ期工程为背景,针对岩质地层城轨交通工程埋深浅、地质变化大、城市密集建(构)筑物周边环境复杂等外部特征,以及隧道线路短、曲线半径小、施工组织复杂等自身特点,对采用双护盾TBM施工方法的城轨交通区间隧道工程设备研发制造、隧道结构型式和现场施工方案进行研究,研发制造首台城轨交通紧凑型双护盾TBM,设计城轨交通双护盾TBM隧道结构,并提出城轨交通区间隧道双护盾TBM始发、到达、过站、转场、快速施工等土建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国道G106是广州北部地区南北走向的重要通道,是高速公路服务周边城镇的最重要的联系通道,也是市中心城区与花都副中心的主要联络通道之一,快捷化改造将实现主线交通的快速通行。本文结合其上有在建机场第二高速,下部有运营地铁线的复杂建设条件,对工程的规划分析、功能定位、主要技术标准、交通流量预测和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周浪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12):21-25,31
项目位于玉洞大道与良庆大道交叉口,节点周边控制因素多,须协调与居住区、水体、水系桥、综合管廊、地铁线、BRT的关系,设计难度大;同时涵盖的交通类型多,包含快速路、辅路、快速及普通公交、慢行、人行,交通组织复杂。设计者结合功能定位及控制条件,对立交型式进行了充分比选,提出三层蝶形立交方案,通过采用快慢交通分层布置,主辅交通逐级转换的交通组织思路确保立交的功能高效发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规划市政桥梁与地铁线路(车站)空间叠加利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因此市政桥梁与地铁线路(车站)合建的设计研究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某市政跨河桥梁与地铁地下车站合建实际工程设计案例,对该类合建结构方案选择的影响因素、总体设计及细部设计进行探讨研究,结合该合建结构成功的建设运营情况,总结出市政跨河桥梁与地铁地下车站合建结构的设计经验,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设计思路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由于城市架构层层扩张,交通压力不断增大,因而需对既有道路进行拓宽改造.以张家界市武陵山大道(张清公路)拓宽改造为工程实例,介绍其建设背景、项目概况和主要技术标准.通过对工程交通流量的预测和规模的论证,对工程总体方案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路段的功能情况对子午路(起点)至县道X018(终点)中4个路段的横断面型式进行了分别布置;在充分考虑与周边地块进行衔接的基础上,对大学城高架节点等4个节点进行了设计.最后总结强调,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在满足道路畅通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地方规划、现状条件、挖填平衡、不同路段的功能和周边地块情况,以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彦初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26-28,38,M0006
机场南线西段连接了成都市主城区和天府国际机场,为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和投运提供交通和能源保障,同时也是“东进”区域率先启动的市政道路之一。介绍了机场南线西段工程的建设背景和上位规划情况,重点阐述了总体设计方案,主要包括线路走向、总平面布置、横断面布置、重要节点处理、近远期结合措施等,为具有投资高、规模大、沿线情况复杂的新区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针对合肥市畅通二环·北环快速路改造工程总体设计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建设条件,对规划进行了解读,得出项目的功能定位和研究的重难点。通过交通流量预测,确定了道路横断面和项目的建设规模。重点对总体布置方案中环线快速路如何有效屏蔽穿城交通进行了研究,统筹考虑立交节点和匝道的布设。最后总结了环线快速路的设计重难点,并就道路断面中复杂的主辅切换系统提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城市立交设计不仅需要考虑交通流量、技术指标、环境条件等因素,与公路立交相比,受用地规划、地铁、地形地貌、楼房安全净距等条件限制,且增加了辅路及人非慢行系统设计,城市立交考虑因素较多,复杂程度有别与公路立交。本文以洛阳市区立交设计为例,总结分析城市立交设计考虑因素及设计方案优化要点。  相似文献   

18.
董兆昆 《路基工程》2018,(4):227-233
地铁车站建设是地铁路线规划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关系到城市交通缓解和人们的出行,超深富水地铁站的逆作法施工正是国家战略性工程建设与规划背景下,复杂地质条件地铁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以杭州地铁4号线官河站工程为例,对富水软弱地层超深地铁车站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得到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南京南站达到高效便捷、快速集散,提高道路交通对综合枢纽的保障能力,进行道路集疏运系统规划设计是必要的。该文根据南京南站的区位特征和功能定位,结合交通需求分析,按照"以人为本、公交优先、同向进出、全面对接"的规划理念,提出了南京南站综合枢纽道路集疏运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案以及交通组织设计,包括快速环线工程、高架联络道工程,为国内大型客运枢纽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达到方案优化、投资节省的目的,针对复杂的东城大道与中环大道全互通衔接节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比选.通过对东城大道规划及现状条件的分析,发现了原规划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比选了中环大道节点和铁东路节点的节点方案.通过线位优化、节点方案比选等方面的研究,确定了项目的总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