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成功开发了双质量飞轮20年后,LuK公司在扭振减振器这一领域又有了重要突破:在不改变双质量飞轮安装空间的前提下,通过安装一个离心摆来提高双质量飞轮的减振能力。LuK公司从而能够保障今后大扭矩发动机车辆的驾驶舒适性。离心摆被安装在双质量飞轮的法兰上。离心摆所需的刚性通过它工作时的离心力产生。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预选挡机制下的双离合变速器敲击特性和控制方法,分别在整车和敲击台架上评价变速器的敲击主客观表现和随角加速度变化的敲击灵敏度;其次,根据敲击灵敏度,整车扭振响应和敲击主客观结果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变速器输入轴角加速度的无敲击扭振阈值。在相同整车上分别评价不同扭振和敲击的被动控制措施,包括离合器式扭转减振器,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以及离合器微滑摩和离心摆吸振器与扭转减振器的组合方案。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预选挡显著改变双离合变速器的敲击特性,在某一激励幅值时产生敲击突变现象。整车试验结果表明离合器式和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无法满足双离合变速器加速工况无敲击扭振阈值要求,在低转速段产生明显敲击;离合器微滑摩和离心摆吸振器与扭转减振器组合方案的输入轴角加速度幅值满足无敲击扭振阈值要求,消除了双离合变速器动力系统存在预选挡时的加速敲击。  相似文献   

3.
基于某双输出轴式手动变速器的敲击噪声实例,阐述了敲击噪声产生的机理,应用试验手段查找变速器敲击噪声产生的原因,并分别验证传动轴刚度、离合器阻尼和双质量飞轮对敲击噪声的影响。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变速器敲击噪声的主要产生原因是发动机转速波动传递到变速器输入轴的数值较大,而采用双质量飞轮能够消除变速器敲击噪声。  相似文献   

4.
基于P0+P3+DCT构架的某混合动力车型,在车速80-100Km/h、发动机转速1600-1900rpm的工况时变速器存在齿轮敲击异响,其频率范围主要集中在200-700Hz。基于CAE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查明异响发生根本原因:双质量飞轮在问题转速段隔振性能低,以及电驱端减速齿轴惯量大造成。考虑成本和周期因素,最终通过优化双质量飞轮弹簧刚度,减小敲击齿轮惯性扭矩,优化控制策略等,综合方案解决敲击异响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成功开发了双质量飞轮20年后,LuK公司在扭振减振器这一领域又有了重要突破:在不改变双质量飞轮安装空间的前提下,通过安装一个离心摆来提高双质量飞轮的减振能力。LuK公司从而能够保障今后大扭矩发动机车辆的驾驶舒适性。  相似文献   

6.
在成功开发了双质量飞轮20年后,LuK公司在扭振减振器这一领域又有了重要突破:在不改变双质量飞轮安装空间的前提下,通过安装一个离心摆来提高双质量飞轮的减振能力。LuK公司从而能够保障今后大扭矩发动机车辆的驾驶舒适性。  相似文献   

7.
(上接2006-5期) 5、发动机起动发动机起动过程中如何跨越共振点的问题,自从双质量飞轮刚开始开发的时候起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来,双质量飞轮通过采用大质量的次级飞轮而将传动链的共振频率转移到怠速转速以下,借此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8.
传动系扭振对发动机激励较为敏感,若引起共振,会在车内产生轰鸣声,影响车内声振舒适性。同时,也会增加变速器齿轮敲击的风险。文章通过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分析某款搭载E-CVT的双模车传动系扭振,即分析双质量飞轮主、次级盘角加速度波动来判断是否存在扭振风险,同时,通过能量法判断变速器齿轮敲击风险的大小,并给出优化建议,以降低变速器齿轮敲击风险。  相似文献   

9.
刘月普  关莹  张燕  赵亮  陈强  杨景玲  沈拓 《汽车工程》2023,(4):690-698+707
为了优化纵置混动车型平衡轴齿轮敲击噪声,对比横置车型结构差异,识别出飞轮惯量变大,曲轴模态降低,平衡轴驱动齿圈角加速度变大,导致平衡轴齿轮敲击,而常规单级减振器匹配呈现“此消彼长”规律,无法覆盖发动机全转速段角加速度优化目标,因此开发出双级扭转减振器,降低平衡轴驱动齿圈角加速度,可解决齿轮敲击问题;使用Simpack软件搭建了齿轮敲击多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平衡轴齿轮敲击产生和传播机理,进而开发出双消隙平衡轴,通过减小啮合过程中轮齿双侧受力冲击,进一步优化了齿轮敲击噪声。结果表明,综合使用双级减振器和双消隙平衡轴可解决齿轮敲击问题,对平衡轴齿轮设计和敲击问题优化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品推荐     
《汽车维修技师》2006,(12):80-80
SACHS—DMF双质量飞轮人们要求发动机更平顺的运行,驾驶更舒适,并减少变速器的负载,然而这些要求在现行的离合器上很难实现。我们需要一个有效降低发动机的扭转振动的减振装置。SACHS DMF双质量飞轮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救护车高速行驶中整车振动异常问题,通过主观感受及数据采集、分析、排查进行问题诊断,确定其成因为发动机未按要求装配双质量飞轮。最后通过改进结构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针对某款搭载双质量飞轮的发动机的轮系异响问题的排查过程和解决方法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对离心摆吸振器原理及其在大转角扭转减振器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创新性地提出将离心摆安装于减振器从动盘毂上,分析了离心摆吸振器的减振原理,并推导了相应的数学方程;然后,在专用台架上进行试验,测得新型大转角离合器转矩传递特性;接着,利用集中质量建模方法,建立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扭转振动与变速器齿轮敲击的振敲耦合模型和整车纵向运动与受力分析模型,对比分析带与不带离心摆吸振器的大转角减振器性能。最后,利用实车试验分析大转角扭转减振器性能和验证数值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高建华 《车时代》2021,(1):42-42
针对DCT变速器怠速敲击问题,采用鱼骨图分析方法对故障变速器的飞轮连接盘和离合器花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飞轮连接盘和离合器花键因为磨损导致Me值超差,飞轮盘连接盘内花键与离合器内花键侧隙和顶隙增大,在怠速工况引起飞轮连接盘和离合之间敲击。通过减小飞轮盘连接盘内花键与离合器内花键侧隙和顶隙,对敲击改善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某型号混合动力专用变速器在动总台架及整车试验过程中发生P1电机输入轴断裂的问题,在排除电机输入轴本身强度问题的基础上,首次发现在P1电机连续短时起动发动机过程中存在双质量飞轮(DMF)的共振并圈现象。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维动力学仿真模型,验证了双质量飞轮的共振并圈现象,发现该现象导致电机输入轴产生的转矩为正常起动过程中转矩的5~6倍。最后提出一种优化起动过程的控制策略,解决了双质量飞轮的共振并圈,进而解决电机输入轴的断裂问题,同时也优化了整车起动过程的NVH性能。这为混合动力系统开发过程中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简单阐述了双质量飞轮常见的拧紧不合格问题,结合实际问题案例调查分析,运用相应质量工具进行数据分析。针对如何提升双质量飞轮拧紧合格率,进行措施实施验证。最终更换定位工装,优化调整支撑托盘的固定螺栓,并对拍照相机进行角度补偿值、圆心补偿值及修正量参数设定,通过数据验证及结果对比,最终达到提升双质量飞轮拧紧合格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赵忠伟  张晓明 《北京汽车》2021,(4):24-29,33
介绍DCT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双离合自动变速箱)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双离合器变速箱简化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齿轮敲击产生的机理以及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容易产生齿轮敲击的原因,通过对踩松加速踏板时双离合变速箱齿轮敲击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说明利用标定(发动机扭矩控制、变速箱离合器和换挡控制等)手段改善齿轮敲击激励源和产生过程,提供一种快速高效低成本解决敲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扭转振动减振器——双飞轮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动机的旋转不均匀性主要是由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燃气压力周期性波动引起的。它被传递到传动系引起振动和噪声,双飞轮系统是一种机械式低通滤波器,可将发动机的旋转不均匀性与传动系完全隔离,从而降低了汽车内部的噪声。  相似文献   

19.
正一、双离合器的结构双离合器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执行机构组成。1.主动部分双离合器主动部分与发动机曲轴连在一起,由双质量飞轮、驱动盘、离合器K1压盘、离合器K2压盘和离合器盖组成,如图1所示。在双质量飞轮内装配有内齿,内齿与铆在连接环上外齿啮合,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环与驱动盘、离合盖三者铆在一起,驱动盘通过轴承支撑  相似文献   

20.
故障现象 车辆以80km/h~130km/h的速度行驶时“耸车”。 检查分析 试车验证故障现象。发现该车当以80km/h~130km/h的速度行驶时确实“耸车”.类似于自动变速器阀体损坏时造成的症状.同时还伴有轻微的“铛、铛”异响。对该车的半轴及发动机上容易引起耸车的相关部件进行认真检查,未发现异常;更换自动变速器阀体后试车,故障依旧。再次仔细侦听异响发出部位,发现异响来自发动机与变速器连接部位。根据异响发出部位。怀疑故障可能是双质量飞轮引起的,于是拆下自动变速器后将双质量飞轮拆下,发现双质量飞轮螺栓孔错位严重(图5),看来故障就是因此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