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建设是建立在城市土地资源利用基础上的。通过城市轨道发展建设对城市空间布局、沿线土地开发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当中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必须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地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化、机动化进程中出现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提出了中国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的能最大限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最小污染物排放量,并能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高效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即土地资源友好交通模式、能源友好交通模式、环境友好交通模式、居民出行友好交通模式有机结合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赵炜莉 《时代汽车》2024,(7):172-174
TOD理念是指以公共交通导向为基础进行城市交通系统开发与规划理念,属于城市规划中的重点理念。强调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状态,达到提升公共交通可达性的目标。由此可见,城市轨道交通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城市轨道交通覆盖面积逐步加大的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工作也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TOD理念下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的优化工作需要通过强化公共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力度、引入紧凑型城市开发模式进行应用、促进土地混合应用、优化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环境,达到最大化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土地资源功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是可持续城市化面临的最大挑战,出路在于集约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城市地下空间包括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商业设施、地下管廊、地下车库、城市综合防灾系统、地下仓储、高层建筑地下室、地下军事系统等诸多领域.地下交通设施,又分为地下铁路、地下步行街、人行通道、城市隧道、地下联络通道等.目前,我国的地下交通设施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该文以泰达MSD地下交通空间工程为例,从总体设计、线形设计、交通导引、坡道防滑、视觉诱导等多角度人手,分析和探讨如何打造一个安全、畅通、有序的地下交通空间工程.  相似文献   

5.
娄中波  王海燕  朱彬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8):125-128,383,384
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是可持续城市化面临的最大挑战,出路在于集约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城市地下空间包括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商业设施、地下管廊、地下车库、城市综合防灾系统、地下仓储、高层建筑地下室、地下军事系统等诸多领域。地下交通设施,又分为地下铁路、地下步行街、人行通道、城市隧道、地下联络通道等。地下交通设施的完善,是解决地面交通拥堵的又一途径。目前,我国的地下交通设施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该文对泰达MSD地下交通空间工程总体设计进行论述,并通过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总体设计进行检验,给同行提供一种地下交通空间工程的设计思路,抛砖引玉,期待同行们设计出更多安全、畅通、有序的地下交通空间工程。  相似文献   

6.
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与开发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在城市地面以下修建的各种类型的地下建筑物结构构成的空间。包括:地下街、地下人行道、地铁、城市公路隧道等交通、商业设施;地下管网、人防设施、地下垃圾处理站等基础生活设施。城市人口的增加,生产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带来了地面土地资源短缺问题,因此,城市地下空产开发和利用成为解决城市土地资源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车行地下交通空间的开发对于减少地面交通拥堵,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噪音,保持城市原貌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地下空间开发目前以综合交通枢纽和地铁建设为主,部分大城市在商业核心区或人流密集区已经开始建设车行地下交通空间。通过分析车行地下交通空间的各种布局模式,化繁为简,将复杂的地下交通空间分解为主隧道、出入口联通匝道两个部分进行研究,使得地下交通空间布局方案的研究流程具体化。  相似文献   

8.
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瓶颈,在探讨如何解决交通问题时,我们不得不审视城市整体规划的理论、理念和手段。而确定规划重要参数的依据更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力求从交通源的产生-城市空间开发总量-土地承载能力-各种资源、城市各功能要素等研究主线,提出建立城市空间发展巨系统(计算模型),并动态进行跟踪、监测和调整,从而确立城市规划向着更加科学、更加先进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9.
城市交通问题严重,而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公交交通基础设施不足均制约着公共交通的发展。以西安市绕城高速桥下公交场站设计为例,从确定公交场站功能和规模,交通组织方案,总体布局方案,消防安全方案几方面详细阐述高架桥下设置公交场站的设计方案,探讨利用高架桥下空间建设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设计方法,落实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王元庆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143-144,M0015
合理利用城市桥下空间,对于充分利用道路空间资源、节省城市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各地区因为违规占用桥下空间引起的火灾越来越频繁。现结合实际工程,浅谈城市桥梁火灾后如何在保证交通不中断的情况下快速修复受损结构。  相似文献   

11.
山地城市道路交通与城市形态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形态是交通模式的基础,交通模式对城市形态具有引导作用,该文通过对山地城市特征、用地形态的生成及拓展规律的分析,从宏观层面(城市形态、交通模式和交通结构)和微观层面(城市土地利用和居民出行方式)总结了山地城市用地形态与道路交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城市桥梁双层交通的概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节约土地,提高交通效率的目的出发,通过研究分析桥梁基本结构体系与桥梁基本构件的性能,提出了实现城市桥梁双层交通(或双层桥面)概念设计的原则、条件以及通过桥梁基本结构体系与结构构造布置进行创新设计的途径,并结合工程实践给出了双层交通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上海市存在的亟需提高中心城区交通能力与用地紧张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在现有高架路系统的基础上增建双层高架路系统设想。它可以在不增加或极少增加交通用地的情况下增加新的高架路段,形成对现有快速路网的有效补充。并对建设双层高架路系统的可行性、必要性、系统的优缺点和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现有单层高架路基础上改建增修双层高架,是缓解上海交通难问题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温州市锦绣路下立交位于中心城区两条交通性城市主干道交叉口,四周城市用地紧张,作为附属设施的雨水泵站征地困难,设计充分利用城市的立体空间,结合下立交隧道将泵站设计为全地下式。详细介绍了该雨水泵站的汇水面积划分、泵站规模确定、泵站选址、泵站工艺及通风、供电、自控等附属设计,为类似项目积累工程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城市快速路为保持其"快速"性,需解决快速路车流如何与地方路网衔接的问题.该文通过分析石家庄市槐安路设计中的优缺点,阐明快速路设计中如何服务于城市内部和城市周边路网,发挥城市快速路交通特性,并对目前存在的快速路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石成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8):150-153
文章从经济学的观点认为交通拥挤收费承认了道路设施是一种有限的,并且是稀缺性的资源,承认了道路设施在交通拥挤的大城市中的商品特性,显现出道路的使用价值。并且认为交通拥挤收费转移的是低效的使用者,让有限的道路资源为城市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这样,城市聚集效益得以进一步提高,城市吸引和利用外部资源能力进一步加强,城市能够得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为完善山地城市规划和综合交通系统,需对山地城市干线道路规划设计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山地城市旧城区和新区发展模式的介绍,分析了干线道路在山地城市中的作用.从地形地貌、城市空间布局、交通出行及道路网等方面分析了山地城市特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山地城市干线道路规划设计在功能定位、技术标准、交通组织等方面的特殊性,结合贵阳市城市...  相似文献   

18.
生态城市交通组织与改善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简要论述了生态城市的特点以及生态城市交通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加以分析,得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该文以惠州市综合交通规划中的路网交通设计为例,简单介绍了项目背景和惠州市的城市面貌,以及最终的惠州市路网改善的方案,以期对解决生态城市的交通设计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杨卫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6):49-50,54,7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现代城市发展思路的要求下,道路建设不仅仅单纯要解决交通问题,同时,要以道路建设改善城市形象,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结构,整合城市功能,提升沿线用地价值以及城市品位,促进民众生活,实现城市的综合协调发展。该文从工程实践来论述道路设计中对交通、沿线的土地利用、生态环保、景观、减灾防灾等城市系统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