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短历时强降雨恶劣天气的增多、城市雨水收集和排涝系统存在不完善与不配套的情况,提出了在提高雨水收集与排涝标准的同时,对降雨径流从集、滞、汇、排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建设,提高城市的排涝能力。  相似文献   

2.
每年台风季节沿海城市都会受到强降雨的侵袭,进而引发城市内涝.利用MIKE软件,建立上海沿海地区的台风降雨、风暴潮共同影响下的沿海城市内涝模型,重点研究上海临港新城的情况.通过模拟反演了2018年917强降雨事件及2019年利奇马台风造成的内涝点进行模型校核,模拟评估了百年一遇设计降雨叠加风暴潮的工况对上海临港地区带来的内涝风险,结果表明该极端状况下的最大积水深可达2.02 m,高风险区约0.056 km2,模型能够客观反映强降雨和风暴潮共同作用的灾害情况,量化的结果对城市洪水风险图的制作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建立的基于风暴潮条件下上海临港海滨城市内涝模型可为后续临港排水系统的完善起到重要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日益多发的城镇内涝灾害,国家对《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内涝防治内容,同时发布了《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因此, 通过探讨如何通过系统设计实现内涝防治目标, 提出根据降雨雨型确定内涝防治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对源头减排、排水管渠、排涝除险设施设计规模统筹考虑,达到内涝防治目标。  相似文献   

4.
大坦沙岛北片区位于广州市西部,面积1.35km2,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排涝区域,对于排涝水闸泵站流量的分析需要考虑降雨过程与潮水遭遇的影响。该文根据广州市的排涝标准,在确定排涝计算条件的基础上,对排涝流量进行了分析论证。首先通过6h平均损失率法净雨过程,计算岛内20a一遇洪水过程线,然后根据调蓄条件,初选泵站排涝流量,再对不同起调水位进行试算,结合1h综合损失率法流量分析,最终选择较合理的计算结果。即:大坦沙岛北片区20a一遇排涝流量为10m3/s,起调水位为0.2m。此外,不同的起调水位,对流量调算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南京作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市域内地铁线路发达,尤其长江两岸圩区内站点分布较为密集。圩区内涝水位是影响地铁站点布置、设计及施工的重要因子。本文以南京地铁站点所在某圩区为例,将实测地形高程数据导入Arcgis进行三角网格差分处理,生成圩区的水位~调蓄量关系,再通过水文方法计算的内涝水量,查询水位~调蓄量关系,得出地铁设计标准下圩区内涝水位。提供一种内涝水位计算方法,为今后类似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造成我国城市内涝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对本地雨水系统的整体排涝能力做出科学评估.结合低影响开发等理念,提出在源头、管网系统中间和末端等多个环节,采用渗透、调蓄和回用等方式解决内涝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一体化预制雨水泵站,具有占地面积小、施工工期短、集成化程度高等优点,目前在市政工程中应用较多,特别是在城市繁华地段的工程建设中,用地紧张,地面景观要求也相对较高,这种泵站就显示其独特的优越性。作为雨水排涝泵站,修建调蓄池是提高其排涝标准的有效方法。在实际运行时,可以根据降雨量调整泵站的排水量,避免泵站的集中流量对其下游排水系统的冲击,体现了“海绵城市及低影响开发”的设计理念。在具体设计时,利用泵站集水池和调蓄池的水位关系来进行径流分配设施的设计、调蓄池空间的综合利用,是一体化雨水泵站的设计重点。  相似文献   

8.
武汉湖泊众多,港渠纵横交错,其中中心城区主要港渠共44条,总长172.5km,为武汉市排涝、灌溉、水系连通发挥着巨大作用,是水系布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湖泊、港渠水环境、水生态的恶化。为此,武汉市近年来大力开展了系列水体保护和修复工程。该文主要介绍武汉市中心城区的港渠治理。  相似文献   

9.
在对南方某特大城市主城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排涝设施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采用Infoworks ICM水力模型进行排水管网一维(1D)模拟,评估不同重现期降雨情况下现状雨水管渠的排水能力。同时,基于GIS技术构建主城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1D排水管网模型耦合和二维(2D)地表漫流模型,分析确定50 a一遇24 h设计雨型工况下的内涝淹没范围形成风险分布图,并分析内涝成因,提出规划方案指导排水防涝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在遭遇台汛威胁时最大程度减轻灾害。  相似文献   

10.
江苏武进为江苏省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为系统推进全区海绵城市建设,武进编制了《武进区海绵城市综合规划》及几个示范片区的系统建设方案,针对区域内存在的“四水”尤其是水安全问题重点梳理,并基于Mike urban构建模型,在雨水管网排水能力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管网、河道及地形三者耦合,对30 a一遇设计降雨工况下内涝风险进行了模拟和评估,制定了“围+排+蓄”相结合的防洪排涝策略。同时,以行政中心试点片区为例,结合老城区海绵改造,通过源头减排、排水管渠、排涝除险、应急管理等措施,全面实现该区域“3~5a一遇不积水,20 a一遇不内涝 ”的总体目标 。  相似文献   

11.
高栏港经济区内河网密集,水系交错,水动力条件复杂。河道(涌)兼顾行洪、纳潮、排涝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多重功能。同时,该区域水系溪、湖、河、湾、海交融,区域内的水闸、泵站等水利工程的运行调度,对水动力变化影响较大。为进一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完善水治理体系,本次研究完善区域水系布置,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调整水利工程调度方案,优化各类水利工程设施的布局和规模,恢复河涌活力,可为其他河网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城市排水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城市日益突出的水资源危机以及现有雨洪排水系统所导致的城市水涝、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环境问题,提出了基于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城市雨洪排水系统优化设计方法,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将汛期雨水“先就地利用,后排出,再蓄积调节利用”。该方法可以达到节约城市生活饮用水资源并减轻防洪压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由地表径流造成城市内河污染的问题,直接有效的控制手段以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状况是当前的难点。本研究试图通过降雨量找到突破口,根据气象部门的降雨量来提前做出控制,减少径流污染对河道水质造成的污染。利用MIKE 11构建河网模型,通过分析全年天气条件,得出了不同水质参数COD、NH3-N、TP在河道空间的降解状况,以及对超V类水情况下的降雨量进行了量化。城市两条内河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雨污分流整治,城市内河在晴天时均可达到V类水;雨天时,COD与NH3-N超V类的降雨量在气象部门降雨等级里在中到大雨区间;TP在中雨、中到大雨两个区间。下一步为决策者在雨季河道控污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该文采用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建立了上海浦西地区基于数字河网的苏州河水系河网水动力模型,通过拓展河网水量模型的模块,提高基础资料处理和汇流模拟的精度,以及细化排水系统排水、圩区与区域河网排涝的模拟计算,提高了模型模拟计算的精度。应用该模型研究了东太湖吴淞江分洪对苏州河及其以北地区嘉宝北片防洪除涝安全的影响及其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城市立交桥暴雨积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交桥及其周围地形特殊,雨天较易发生积水,一旦积水则对交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积水成因及对策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文中以SWMM为基础,将立交桥排水系统概化为排水管网,易积水地段概化为蓄水池,对北京市万泉河立交桥的暴雨积水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不同频率降雨、排水控制条件下路面积水和排水情况,给出桥体附近各个积水点的积水深和积水历时,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该研究可作为城区暴雨积水决策支持系统的一部分,以供防汛和交通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荆州市中心城区防洪排水工程建设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荆州市区南“枕”长江 ,北“抵”长湖 ,俗称“头顶一条江 ,脚踏一盆水”。四周被“四湖”水系所围 ,城市防洪排水地理环境特殊 ,长江枯水位时 ,水面比市区还高出近 9m ,城市排水大多靠抽排出江、出湖 ,排水和防洪是全国最复杂的城市之一。笔者根据自己在荆州多年从事排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调研资料 ,撰写此关于荆州市中心城区防洪排水工程建设的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内涝现象的发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大中城市均遭受到城市内涝的影响,交通系统近乎瘫痪,地下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城市水灾害已成为威胁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该文分析了我国城市水灾害防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借鉴国内外城市水灾害防御体系建立的实践经验,研究城市防洪、排涝及排水几套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体系的建立、设计标准的选用、运行机制的匹配等各方面进行探讨,构建立体排水体系,建立联动机制,御洪水于城市之外,借城市水系并采取一定工程措施除涝,由排水管网排水,为我国城市水灾害防御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老城区排水系统现状和近期以合流制为主,部分城区远期雨污分流后以分流制为主.为了控制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调蓄池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措施.以武汉老城区CB小流域为例,对武汉城区的降雨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武汉城区降雨量与降雨强度的关系,推导出CB小流域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截流倍数与溢流外排量之间的关系,并参考远期控制径流污染所需的调蓄池有效容积,进而得到CB小流域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调蓄池的推荐有效容积.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城中湖汇水区建设强度高、人口密度大、水体水质难达标等问题,以武汉市武昌区沙湖为例,分析“建公园”“截点源”“水系连通”“控面源”“减内源”五大措施在沙湖水环境治理中的效能,提出城中湖水环境治理应分析水体污染成因来源,因湖施策,精准发力。  相似文献   

20.
国家高度重视水污染工作,面对城市排水泵站的放江水质差的问题,上海规划新建设一批初雨调蓄池。泵站及调蓄池的设计应在进一步削减污染排放、充分对调蓄池内雨水处理和回用、最大程度综合利用土地等方面思考。以上海市中心城区某全地下排水泵站及初雨调蓄池为例,通过泵站海绵化改造、调蓄雨水就地处理、回水全面利用(喷泉景观补水、绿化浇灌、道路清洁)、景观提升开放等全方位改造,探索城市排水系统末端设施提质增效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