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凌峰 《集装箱化》2009,20(4):31-32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在这次危机中遭受严重打击。大量出口加工企业陷入困境,港口、航运和货代等物流相关行业的业务量普遍下降,大量企业面临亏损甚至倒闭。为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9年2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  相似文献   

2.
华晨 《海运情报》2008,(1):13-14
据日本国际货代协会(JIFFA)公布的2006年度下半年(2006年10月~2007年3月)的国际多式联运货物量,日本到发货物因出口货流支撑,进出口合计突破了3500万吨(计费吨,下同)以半年计已连续7次创历史最高纪录。预计整个2006年度将突破7000万吨大关。该资料统计了正式会员342家货代企业利用远洋运输的国际多式联运货物量,不包括经由西伯利亚陆桥运输的货物在内,此外,  相似文献   

3.
沈四林  沈甸 《航海》2011,(5):54-57
随着航运物流业的网络化发展、航运物流基础条件的全面改善、航运物流服务产业链的全面升级,中国航运物流业正在进入一个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期。航运物联网的建立可将产业链和供应链通过信息化平台有机集成,整合物流行业资源,它是通过电子网络,与无水港服务进行对接,协同海关、商检、银行、保险等部门提前完成货物出口操作并通过科技手段保障出口货物装运安全的现代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对接货主与货代、货代与船东、国内各港口、国际各港口之间的信息,使各方面信息更快更准确的流通,达到提高效率的同时为整个行业创造更多利润源。本文主要介绍了航运物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在物联网上的应用将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刘盈  郏丙贵 《集装箱化》2007,18(11):34-36
近几年,国际货运代理与物流之间的关系经历了3个阶段的变化:起初强调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应该向物流服务转型,两者之间似乎属于不同行业,界限分明:然后提出“货运物流代理业”概念,将货运代理业理解为从属于物流,为物流企业提供代理服务(实际上,“货运物流代理业”与“货运代理业”两概念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最后,提出“货代物流业”概念,将货运代理业理解为物流业的组成部分,货代企业从事的本来就是物流业务。  相似文献   

5.
据日本国际货代协会(JIFFA)公布的2006年度上半年(4~9月)国际多式联运货物量,日本到发货物因货流支撑进出口都增长,合计达到约3452万吨,以半年计连续6次创历史新高。中国货物进出口合计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该资料统计了正式会员339家货代企业利用远洋运输的国际多式联运货物量,不包括西伯利亚陆桥运输。[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港口科技》2010,(1):42-43
在2009年金融危机的寒潮侵袭整个国际物流业,山东省青岛中远物流以国际铁公海联运为支点进行全面发展,成功地扭转了这一局面,全年新增客户50%,业务量提高60%。  相似文献   

7.
华晨 《海运情报》2005,(12):17-18,20
一、2004年度下半年货运量 据日本国际货代协会(JIFFA)统计,正式会员的313家货代企业,2004年度下半年(2004年10月~2005年3月)除西伯利亚陆桥运输外的日本到发的国际多式联运进出口货物量为3095-3万吨,比上年度同期增长12.5%,持续以两位数增长,已连续3个半年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8.
孙小丹 《集装箱化》2011,22(7):10-12
1集装箱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随着集装箱运输的不断发展,箱务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以重庆地区为例,大部分货代企业除外部长期租用集装箱以外,自身也拥有一定数量的集装箱。随着业务量的增长,近几年货代企业自有集装箱与外部租箱的比例从1:7提高到4:5。此外,货代企业日常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中国的货代企业实际上从事着“货运代理”和“无船承运”两块业务,其收入包括以委托代理人的身份收取船东的佣金和以承运人的身份,用“背靠背”的方式获得其中的差价。根据交通部制定的法规,船公司应按定价的2.5%~4.25%付给货代企业佣金。但由于全球航运业越来越不景气,许多船公司出现亏损,再加上货代行业的激烈竞争,佣金不断下滑,近洋航线甚至取消了佣金。  相似文献   

10.
华晨 《海运情报》2006,(11):26-27,15
据日本国际货代协会(JIFFA)公布的2005年度下半年(2005年10月-2006年3月)国际多式联运货物量,日本到发货物因货流支撑进出口都增长,合计达到约3332万吨,同上年同期一样破3000万吨大关。该资料统计了正式会员329家货代企业利用远洋运输的货运量,不包括西伯利亚陆桥运输。  相似文献   

11.
媒体推介     
《世界海运》2009,(10):5-5
LNG船舶泄漏的危害性及防范措施;金融危机对货代物流业影响及对策和建议;港口企业节能途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账款的回收是营销工作的最后一步,也是实现营销利润的关键一环,无论之前的营销工作做得如何完美,如果最终账款未能收回,则可以说整个营销工作前功尽弃。对于货运代理企业来说尤其如此,货代企业运费收付的绝对金额很大,但利润只是中间的极小一部分,运费最终能否回收,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13.
账款的回收是营销工作的最后一步,也是实现营销利润的关键一环,无论之前的营销工作做得如何完美,如果最终账款未能收回,则可以说整个营销工作前功尽弃。对于货运代理企业来说尤其如此,货代企业运费收付的绝对金额很大,但利润只是中间的极小一部分,运费最终能否回收,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14.
华晨 《海运情报》2006,(9):10-12
据日本国际货代协会(JIFFA)公布的2005年度上半年(2005年4~9月)国际多式联运货运量,日本到发货物因货流增长进出口都以两位数增长,合计达到3167万吨。该资料统计了正式会员316家货代企业利用远洋运输的货运量,不包括西伯利亚陆桥运输。  相似文献   

15.
吴明华 《航海》2008,(6):9-11
“2008年,货代、物流市场的整体走势和企业经营状况不很理想,比预期要差得多。” 年中之际,在盘点今年上半年货代、物流业的市场表现时,上海市国际货代协会副会长、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总经理杨根直言道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中,从外部影响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作了分析,并对货代、物流企业积极应对当前及今后的市场挑战提出了“策论”。  相似文献   

16.
建立统一的货运代理企业责任承担保障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彤 《集装箱化》2004,(12):34-35
货运代理企业依其从事的业务范围不同,法律地位也不同。概括地讲有两种身份:第1,以代理人身份参加运输。此时,货运代理企业主要是以进出口商的代理人的身份完成对货物的装卸、储存、报关、验收等业务;第2,以当事人身份参加运输。首先,货代企业可以作为无船承运人(NVOCC)从事签发运输单证,收取运费,履行运输合同的行为。此外,货代企业可从事多式联运经营、仓储经营和第三方物流经营等业务。  相似文献   

17.
王伟 《集装箱化》2003,(8):31-33
2002年底,外资船公司单方面宣布降低甚至取消我国货代企业的佣金,此举在货代行业引起了轩然大波。联想到我国在加入WTO时承诺,入世后一年放开外商进入我国的国际货运代理领域控股权,四年后允许外商设立独资子公司;以及货代企业将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有理由认为我国的货代企业,今后几年内将面对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8.
境外货代提单结汇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福东  魏凤荣 《集装箱化》2009,20(10):34-35
境外货代提单在我国不受法律保护,但在经济危机的困境中,部分货主和货代为了维持业务量,接受境外货代提单结汇的贸易安排,为国外买方(以下简称买方)与境外无运输资质的货代合谋无单放货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9.
货代企业的职能按照原外经贸部的规定和操作实践,货代企业是指接受进出口货物所有人或其代理人的委托,以委托人或以自己的名义,承办海运进出口货物的国际运输代理业务,包括:揽货、订舱、仓储、中转、集装箱拼装拆箱、国际多式联运、结算运杂费、报关、报验、短途运输服务及咨询业务,收取代理费或  相似文献   

20.
无船承运人与货代企业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底,外资船公司单方面宣布降低甚至取消我国货代企业的佣金,此举在货代行业引起了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