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11月28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京燕饭店召开了“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项目接触导线子课题研究方案审查会。会议由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长王清明主持,成立了以上海电缆研究所黄崇祺院士为主任,西南交通大学钱清泉院士为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第一、四、五设计院等单位专家为委员的审查委员会。审查委员会经过讨论研究,认为该课题研究依据清晰,立足点明确,技术方案可行,同意按照方案进行课题研究。在会上,课题的承担单位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技术方案报告和答辩,集团公司总经理郑斌向与会专家表示感谢,并对课题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自2008年9月23日铁道部下达接触导线课题科研任务以来,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由教授电气化高速铁路新型接触导线研发与制造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博士与北京交通大学夏禾教授等合作撰写的学术著作《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与工程应用》,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核心成果曾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书阐述了作者及其跨学科研究组(由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和中南大学组成)  相似文献   

3.
杨丹 《铁道学报》2020,(3):I0002-I0002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与服务性行业。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交通强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可谓是强国建设,交通先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因铁路而生、因铁路而兴的西南交通大学,在新时代交通强国伟大征程中大有可为。——对标一流,追求卓越,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践行“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精神,以“实业报国、交通强国”为己任。建校124年来,培养和造就了3位“两弹一星”功勋专家、62位海内外院士、24位中国勘察设计大师,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当选的几乎所有轨道交通领域院士。  相似文献   

4.
2013年4月1日,西南交通大学迎来了一批包括李仁涵、严陆光、刘友梅、乐嘉陵、顾国彪、钱清泉在内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众多院士齐聚这座中国交通领域内的最富盛名的高等学府内参加“中国工程院中低速磁浮交通技术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启动会”。与此同行的还有已经实现商业运营的上海磁悬浮运营单位的代表及一直对中低速磁悬浮积极倡导的深圳地铁集团的副总经理简炼。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既有鹰厦电气化铁路远动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该系统调度端扩展改造的可行性和方案,按此方案扩展改造既有远动系统,既可以解决既有远动系统因设备落后带来的系列问题,又能满足新建电气化铁路远动的需要。给新建电气化铁路远动设计提供了一条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2005年底,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下称总公司)和中国铁道学会(下称学会)经过研究,对其所主办的《铁道建筑技术》杂志编辑委员会进行了增设和完善。特约聘请了王梦恕院士、项海帆院士、曾庆元院士、梁文灏院士等为高级顾问;聘请了金普庆总经理和吕长清秘书长为主任委员以及夏国斌副总经理和国建华副秘书长为副主任委员;聘请了铁道部相关领导,总公司和学会的相关领导,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及相关单位的领导,总公司下属各集团公司和单位的总工程师等40多名编委成员。  相似文献   

7.
《铁道知识》2007,(6):36-37
第七届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赵永翔,1963年2月生于四川省金堂县,1989年12月在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取得工学学士学位,1993年6月在西南交通大学工程机械专业、可靠性工程方向取得硕士学位.1998年12月在西南交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结构可靠性方向取得博士学位,2000年4月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为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宝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可靠性和安全性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8.
2005年5月31日在湖南株洲召开了“电动车组高温超导变压器技术设计评审会”。评审组由株洲电力机车厂刘友梅院士、清华大学谈克雄教授、西南交通大学胡基土教授、中国船舶总公司712所超导室何锡武主任、湖南大学罗隆福教授和周有庆教授等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9.
由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研制的国际投标中标项目--JJC-1型接触网检测车,于1998年12月19日在成都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5月14日,西南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开工建设。西南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是隶属于西南交通大学的教学科研单位,为一所国际化、研究型、开放式实体学院,是新工科学院、研究型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学院于2021年正式启动办学,招收首批重点本科生和硕士生、博士生。办学进入稳定期后,年均定向为成都输送高层次人才1 000人、向全球输出1 500人。  相似文献   

11.
正建设交通强国聚焦产业前沿2017年11月18日,由傅志寰、刘友梅、丁荣军三位院士共同倡议的首届"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技术田心论坛"在株洲田心举行。此次论坛作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技术交流的盛会,有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道学会、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中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讨论。研讨中,原铁道部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志寰表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交通强国"战略,给  相似文献   

12.
赵乾钊 《中国铁路》1994,(10):16-19
介绍了改革开放15年来关于AT供电、平衡变压器,远动装置,接触网试验段以及滤波装置等方面的先进技术,说明我国的供电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11月25日,《中国铁道科学》创刊40周年暨第五届编委会工作会议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隆重召开。编委会主任卢春房院士、副主任孙永福院士做了重要讲话。集团公司董事长周黎代表期刊主办单位致辞,总经理叶阳升宣读了编委会组成人员名单,副总经理罗庆中主持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有3项,一是成立新一届(第五届)编委会,二是回顾期刊发展历程,系统总结办刊经验;三是探讨期刊未来的发展。出席会议的编委有:原铁道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卢春房,同济大学教授周顺华,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张卫华,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荣朝和、贾利民、安明喆,中国中车副总裁王军,中国中铁副总裁刘辉,北京  相似文献   

14.
研究张呼客专站房综合变电所采用的分散式RTU远动终端方案,分析其技术原理及特点。该分散式RTU远动终端方案可实现对变电所供电设备的全面监控,在施工安装、功能实现、维护管理、经济成本等方面较传统的集中式RTU具有更大优势,为高速铁路电力远动终端方案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简讯     
《铁道学报》2012,(7):17+29+35+42+63+82+121
专著《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与工程应用》出版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博士与北京交通大学夏禾教授等合作撰写的学术著作《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与工程应用》,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核心成果曾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6.
接触网远动隔离开关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设备,在接触网应急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多起接触网远动隔离开关烧损故障为例,分析烧损原因并制订防范措施及解决方案,保证接触网远动隔离开关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铁道建筑技术》2010,(3):149-149
为庆祝中国工程院沙庆林院士2010年获得“资深院士”荣誉,国家图书馆、公路学会、相关杂志社等单位协助将沙院士曾经在多种杂志和国际会议上公开发表的百余篇论文收集、整理成《沙庆林院士论文选集》出版。  相似文献   

18.
李焱 《铁道勘察》2015,(2):109-111
对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采用的控制方式及实际运行中开关误动、拒动、无显示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针对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远动控制的改进措施,提高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电力远动SCADA系统的特点并结合国外铁路现状和项目要求,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GSM通信方式的电力远动SCADA系统。基于GSM通信的电力远动SCADA系统主要由SCADA系统主站、GSM通信单元、增加了自适应天线的RTU组成。采用GSM方式接收的电力远动SCADA系统能够在复杂的山地环境和有线方式建设较困难的部分区域保证数据的可靠发送/接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采用的控制方式及实际运行中开关误动、拒动、无显示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接触网隔离开关远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了远动控制的改进措施,提高了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