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目的:设计年度将有多条不同等级新线相继引入芜湖枢纽,在开辟枢纽第二过江通道的同时,枢纽能力尤其是客运设施亟待加强;过江桥位与客运站址的选择,成为芜湖枢纽快速铁路系统布局的关键。通过综合分析城市和铁路总体规划、工程可实施性、吸引客流条件等因素,对第二过江桥位、客运站址的选择及总图布局进行研究,提出了分期实施方案。研究结论:第二过江通道比选了四褐山、弋矶山、纬四路桥位或隧道方案,从工程投资、施工运营风险方面比较,推荐弋矶山桥位方案;客站位置比选了既有芜湖站、新弋江站、芜湖东站方案,经从技术、经济两方面比较,推荐既有芜湖站改扩建方案,形成"π"字型枢纽总图格局。  相似文献   

2.
大直径泥水盾构在掘进过程中受不良地质影响,滚刀等刀具及闸门极易造成损伤,大幅制约施工效率,如何更换闸门是当前施工面临的工程难题。基于此,本文在现有滚刀刀具刀筒更换技术基础上,创新提出一种带压滚刀闸门常压更换技术,并系统阐述该技术基本原理与作业要点。以在建芜湖城南过江通道工程为例,针对过江通道江中段的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及工程所面临的特有难点,阐述分析带压滚刀闸门常压更换技术具体操作流程及其技术优势,实现了国产盾构常压环境下更换滚刀闸门的技术突破,大幅节省了换刀时间,确保了施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武汉鹦鹉洲过江通道地处岩溶及地面塌陷发育区,地质条件对工程方案有重大影响.简要介绍了过江通道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岩溶、地面塌陷特征,从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两个方面对桥隧方案的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和方案比选.在桥隧方案比选时,应选择对环境地质基本无影响的方案;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鹦鹉洲过江通道是较好的建桥场地,桥梁方案宜选用钻孔桩基础;而隧道方案的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因此,桥梁过江方案优于隧道过江方案.  相似文献   

4.
过江管道施工在城市供排水及污水治理工程中是经常遇到的。随着城市的发展,供排水管道的直径也在呈现大口径化的趋势。本文通过铺设D=2.0m的过江排污钢管的工程实践,介绍了过江管道在口径大、水下埋设深,河道不断航的条件下,水下铺设管道的施工技术,以及安全、质量的控制结合,以其相互借鉴与交流。  相似文献   

5.
简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杂散电流防护的基本原理,并分析过江隧道区段的特点,同时对过江隧道区段杂散电流防护的不同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可行的过江隧道区段杂散电流防护方案及优化建议,并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过江隧道区段杂散电流防护方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大直径泥水盾构在细颗粒含量较高的地层中掘进时泥水设备难以最大限度分离渣土,从而导致废浆量大、携渣不畅,严重制约掘进效率,这是当前泥水盾构施工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以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工程为背景,系统介绍右线盾构隧道泥水分离设备改造方法及其应用效果。通过对设备原理与施工过程分析,提出两阶段改造措施,并针对性地改进二级旋流器等设备,使得废浆量大幅减少,盾构机在粉细砂地层的掘进效率由最初8 m/d提升至14~16 m/d,掘进效率大幅提升,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湘潭湘江铁路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大钢桥,桥长781米,钢梁总重3000吨。1953年6月开工,1954年3月21日建成通车。湘潭市位于湘江西,当年湘黔铁路从株洲往西不远即受阻于湘江,与湘潭市隔江相望。这座大桥的基础墩台完工于解放前,1938年原湘黔铁路工程局曾完成了钢梁设计,但未付诸实现。全桥共有3孔跨度75米下承简支桁梁,和7孔跨度72.8米上承简支桁梁。原钢梁设计如同过去所有大跨度桁梁一样,杆件均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佛莞城际铁路是珠三角城际铁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采用何种方式过珠江狮子洋是本工程项目的一个重难点。为确定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越江工程的敷设方式,本文结合佛莞城际铁路沿线地形、城市规划、狮子洋两岸港口布局、通航要求等工程建设环境因素,从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出发,根据桥梁、隧道不同的工程特性,对沿西部快速干道隧道过江方案、沿西部快速干道桥梁过江方案、下穿规划港区隧道过江方案、上跨规划港区桥梁过江方案和绕避规划港区桥梁过江方案五个方案进行比选。研究结论:(1)在满足功能需求前提下,从工程实施对外部条件的影响、工程经济合理性、运营风险及养护维修等方面进行分析,沿西部快速干道隧道过江方案相对较优,推荐为贯通方案;(2)本研究成果可为铁路或公路跨越大江大河线路敷设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作为加速城市化进程和改善交通现状的重要途径,地铁线网日益密集,地铁建设进入高潮阶段,随之而 来的地铁区间穿江过海的情况逐渐增多,所以该类地铁隧道的设计技术问题需要重点深入研究。以哈尔滨地铁某 过松花江区间为依托,对过江隧道埋深的主要控制因素及过江隧道合理埋深进行研究。过江区间盾构隧道上方覆 土层过薄,可能会出现塌方或者涌水等严重事故。通过分析过江隧道埋深的主要控制因素,如两端车站埋深、隧 道纵向线路坡度、施工期间安全覆土、运营期间抗浮要求等,得出过江盾构隧道的设计埋深,总结出一套完整的 盾构法过江隧道埋深的确定方法,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盾构在复合地层中施工,经常会遇到盾构姿态难以控制、刀盘刀具异常或过量磨损、刀盘变形与开裂等问题,目前是盾构施工一大难题。针对芜湖过江隧道其中一段软硬复合地层的工程地质特点,将其在盾构掘进断面内的地层简化为上软下硬的二元地层结构,对刀盘受力公式进行推导并建立刀盘受力计算模型,基于LabVIEW编制盾构刀盘受力计算程序。该程序可以计算盾构机在复合地层掘进过程中的刀盘有效推力、有效扭矩、倾覆力矩和不平衡力及它们的变化情况。最后实例计算,得出刀盘受力和力矩随软岩比、刀盘转角和贯入度的变化规律,解释了盾构在复合地层施工难题的原因,为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日益增长的过江车流、客流以及城市过江发展要求,急需哈尔滨新增一处过江通道;经过对城市整体线网及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研究发现,轨道交通4号线与规划景阳街隧道在过江位置上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且两者在线由上基本一致,两者具备合并建设的条件;通过对合建方案的线位、建设形式、两者相互影响、与城市现状及规划的关系以及对城市交通服务功能的初步研究表明,哈尔滨轨道交通4号线过江隧道与规划景阳隧道合并建设是可行的合理,公轨合建方案具有快速联系江北新区、哈站区域、哈西区域;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的功能,起到“缓堵保畅”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强江南区域与江北区域的联系,带动江北地区快速发展;从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质角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总结2004年芜湖客运市场现状,分析了做大芜湖客运市场的优势及制约因素,并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芜湖,地处皖中南的中心地带,位于宣杭、宁芜、芜铜、皖赣、淮南五线交汇点上。随着长江公铁两用桥的建成,宣杭复线的开通,华东二通道的提速、扩能、分流,芜湖基本形成了二通道上的“枢纽”,客流吸引范围也越来越大。芜湖站年客发由1998年的109万人,发展到今年的230万人,八年间增长了110%,但芜湖客运市场还存在着较大的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14.
沿江高速铁路上海至南通段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沿江通道的组成部分。本段线路需穿越长江,穿江段为长江口黄金水道,船舶密集,水文情况及河势演变复杂。因此,线路走向和过江通道的选择是本段的重、难点。为了使线路方案在吸引客流、工程实施、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做到综合最优,首先根据长江口港区、锚地、河势、水文、通航、地质、工程适应性等影响因素,分段论证了桥隧方式的选择,推荐采用对航运影响小、运营风险小的隧道过江方案。在确定过江方式之后,结合主要经济据点、枢纽引入条件和工程投资等因素,进行多方案技术比选,从而确定了上海至南通段线路走向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过江隧道区间坡段对列车运行特性的影响,为运行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建立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过江隧道两列车在长大坡道上的动力学模型,展开两列车同轨道运行工况下正常运行和不同动力故障时相对运动的动态仿真,基于Simulink/Virtual Reality Toolbox,对两列车的相对运动实现可视化。结果表明,该分析揭示了隧道内复杂坡段对列车最大运行速度和发车间隔的影响,有效指导过江隧道复杂坡段列车运行的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6.
根据武汉过江隧道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过江隧道引道基坑的围护结构进行了选型和结构设计验算,介绍了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和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西南人民盼望了近百年的南北通衢大道——内昆铁路已于2001年9月19日全线铺通。从1905年云南成立“滇蜀铁路公司”,筹划修建滇蜀铁路,到这条钢铁大道横亘于乌蒙山中,连接起川、滇、黔三省,时光已过去了近一个世纪。 百年梦圆内昆线 内昆铁路从四川腹地内江出发,经宜宾,下昭通,达昆明。这条线路,自古以来就是中原进入云南和南亚、东南亚的“南方丝绸之路”。至今,在金沙江支流横江峡谷,秦汉时代留下的五尺道,与内昆铁路隔江相望。 正因为这条联系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南北要道崎岖难行,20世纪初,云南就组建了官商合办的“滇蜀铁路公司”,准备开发这条铁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于1952  相似文献   

18.
长沙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合理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交通需求推算法和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控制法对长沙市近期轨道交通建设规模进行匡算,并采用轨道工程实施进度控制,确定了长沙市轨道交通近期合理建设规模;同时根据长沙市过江通道规划及跨江客流预测,对跨江轨道交通通道合理规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过江隧道区间坡段对列车运行特性的影响,为运行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建立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过江隧道两列车在长大坡道上的动力学模型,展开两列车同轨道运行工况下正常运行和不同动力故障时相对运动的动态仿真,基于Simulink/Virtual Reality Toolbox,对两列车的相对运动实现可视化。结果表明,该分析揭示了隧道内复杂坡段对列车最大运行速度和发车间隔的影响,有效指导过江隧道复杂坡段列车运行的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20.
5.12汶川地震造成宝成铁路109隧道处发生山体塌方,宝成铁路中断.塌方掩埋了铁路,阻断了与铁路隔江相望的徽白公路,堵塞了嘉陵江河道,形成堰塞坝及堰塞湖.详细论述了109号隧道外围抢险工程,在认真调查隧道外围现场的基础上,设计了危岩落石防治、挡土墙修复、临时疏通河道等抢险方案和措施.为保证后期行车安全,提出了山体边坡加固方案,全面恢复原河道,为宝成铁路恢复通车和顺利运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