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编纂《中国铁路通信史》中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我国的铁路通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地方使用的? 根据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铁路大事记》(1876-1995)记载:1876年吴淞铁路是中国大地上出现的第一条营业性铁路。这条铁路是外国侵略者未经中国允许而擅自修建的,开通后不久即被清朝政府拆除。1881年建成的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办铁路的开端。 李鸿章在处理吴淞铁路赎回、  相似文献   

2.
分析既有铁路电报交换网存在的缺陷,从铁路局电报通信系统实际应用出发,对改造铁路电报通信系统、报所组网及电报终端、局端与报所IP传输通道的实现、新的铁路电报通信系统与既有电报网的互联互通进行研究。对铁路电报通信系统改造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现在从老火车北站经过江湾站通往宝山区,这段线路是高架线,其脚下原来是一条老铁路即淞沪(吴淞至上海)铁路的旧址。淞沪铁路(注1)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吴淞铁路,它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条运营铁路。提起这条吴淞铁路,说来话长……  相似文献   

4.
上海吴淞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既然铁路、火车属外来引进事物.首先由外国尤其是发明地人员来策划修建实在没什么不妥。其后.由铁路衍生出我们现在熟知的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以及悬浮列车等各式城市、城际轨道交通。据此,上海吴淞铁路堪为中国铁路、乃至轨道交通建设之嚆矢。  相似文献   

5.
青藏铁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国人凭借自己的力量,在堪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面对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取得了重要突破,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成为与首都相连,能与世界接轨的钢铁大动脉。历史是这样的巧合,2006年正值中国铁路诞生130周年。1876年7月3日,我国第一条营运铁路吴淞铁路首段试运营,同年12月吴淞铁路全线通车。在纪念中国铁路130年的日子里,我们百感交集,耳边仿佛听到了列车运行中新与旧、喜与悲的铿锵。  相似文献   

6.
铁路趣闻     
上海火车站的旧址 上海火车站的始建,可追溯到中国土地上第一条运营铁路——吴淞铁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紧闭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的枪炮打开,外国资本蜂拥而来,操纵了中国的海关,掠夺了中国的内河航行权,强迫中国开辟了通商口岸。为了进一步扩展侵略势力,在中国修建铁路,便成了外国列强梦寐以求的事了。 1872年,美国组织了一个吴淞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铁路电报自动交换网的功能的特点,电报网的流量控制,网络运行保障及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1876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在我国修建第一条营业铁路——吴淞铁路,到1996年京九铁路通车,中国铁路走过了120年的漫长路程。为了用史实向全路青少年进行爱国爱路教育,由全国铁路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铁道学会和铁道部铁路史编辑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由铁路影视音像中心摄制的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铁路120年》面世了。  相似文献   

9.
1876年英国资本集团采用欺骗手法在中国修筑吴淞铁路,这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营业铁路,这条运营不到一年的铁路虽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但它毕竟开创了中国铁路的先河。1881年,修筑了唐山——胥各庄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辛亥革命后,全国有十余条铁路线,总计里程万余公里。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铁路,标准不一,装备杂乱,造成了中国铁路混乱落后的局面。当时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铁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用贡献比例法计算铁路通信业务总量和投入产出比,提出了一种计算铁路通信经济效益的宏观方法,并给出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1.
目前铁路通信系统联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信系统联调联测已成为铁路通信工程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本文结合铁路通信系统的特点,对通信系统联调的内容、重要项目、检测组织和应具备的条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济南工程公司是从事铁路通信、信号、电力、地铁自动化、城市交通自动化、高速公路监控工程施工的国家一级资质施工企业。在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的关怀下,公司已经走过了22年艰苦而又辉煌的创业历程。  相似文献   

13.
从工程实际出发,对比地铁通信系统、境外铁路通信系统与我国铁路通信系统的建设模式以及技术标准,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根据智能铁路建设需求,从通信业务网、通信承载网、通信支撑网等方面探讨铁路通信未来发展思路。铁路通信应打破固有的专业边界及既有技术框架,融合通信、信息专业内外的新业务,推进相关技术政策发展,补充完善标准规范建设,实现资源监测自动化、网络管理综合化以及维护管理现代化,发挥其作为铁路中枢神经系统的决定性作用,共同打造智能铁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简称通号总公司)拥有一支由600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精湛、经验丰富、作风严谨的技术队伍,其中高级工程师440多人,工程师1280多人,并涌现一大批全路专业技术带头人和部级以上优秀科技工作者。拥有10多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综合配套能力较强的生产线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等系统。在系统技术、产品技术、施工技术上实力雄厚,成绩斐然。下面重点介绍该总公司5项新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5.
铁路区间通信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路区间通信的需求和既有解决方案的不足,提出了适合于铁路区间通信的3种新型接入方案,可以分别应用于不同的铁路区段。  相似文献   

16.
正《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原《铁路通信信号设计》1979年创刊,由原铁道部主管),现由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在铁路电务科研、设计、施工及运营等单位有较大影响,深得科技人员的好评。经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12  相似文献   

17.
目前既有铁路应急通信系统已不能适应铁路发展及抢修的需要,因此需要一个能够迅速、安全、保密、准确、畅通的实现应急通信的业务的通信平台。本文对铁路应急通信现状及新型应急通信平台的组成、组网及运用和系统功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铁路通信系统的现状分析,具体阐述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综合网管的功能,并说明应用综合网管的意义,进而详细介绍了铁路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以期建立完善的铁路通信综合网管系统。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洛阳铁路局在地区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发展铁路通信和铁路通信向市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铁路通信云定位为智能铁路时代的新型通信基础设施,是铁路专用通信发展到智能时代的新形态。为实现铁路通信网络云化、业务云化、运维云化、平台赋能的目标,通过分析铁路通信业务特点和发展需求,建议铁路通信云采用统一标准、统一监管、多云多域和分布式多级部署的建设模式,以满足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铁路通信网络部署、通信业务及通信运维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