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对长江"数字航道"发展状况和国内外智能水路系统现状的研究基础上,提出长江"智能航道"的基本组成和总体结构。通过长江"智能航道"系统基本特征和所具优势的分析,指出长江"智能航道"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并对长江"智能航道"系统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最后提出了发展长江"智能航道"系统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江凌 《水运工程》2014,(12):116-121
长江中游宜昌至武汉河段一直是制约长江黄金水道的"瓶颈",随着三峡工程航运效益的发挥以及"十二五"长江干线航道建设的全面加快,其航道水深将提前实现规划目标,但通航能力与日益增长的沿江经济对水运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基于宜昌至武汉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效果、航道变化特点以及航道条件分析,探讨航道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3.
长江航道建设起步于"八五"期末,随着1994年11月长江中游界牌河段综合治理工程的开工建设,长江航道中游系统治理正式启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长江航运发展需求的进一步增强和长江航道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长江航道梦寐以求的大规模系统治理正式拉开序幕,长江黄金水道再一次获得新生,并跨入了一个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崭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交通运输部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文件指示精神,长江航道党委高度重视、审时度势,系统规划、精心组织,大力加强长江航道文化建设,提出了文化兴局、文化强局的发展战略,制定了长江航道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和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111"的奋斗目标以及七项推进措施,其中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七大任务之首,也是长江航道文化强局战略的核心任务,长江航道局将通过加强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筑牢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内河航道的思想基础,形成长江航道的强大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2010年,国务院批准《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明确到2020年,国家将投入430亿元用于长江干线航道建设。今年1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并把建设畅通的高等级航道、加快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放在了各项任务的首要位置。3月,国家内河高等级航道"十二五"建设工程在长江、西江、京杭运河同时启动,全面拉开我国系统治理长江  相似文献   

6.
郝健 《中国水运》2012,(12):61-62
长江南京航道局担负着长江干线上起江西上巢湖、下迄江苏浏河口818.6公里主航道,以及1300多公里其它航道的维护管理任务。在航道发展历程中,长江南京局不断加大快速航道、深水航道、数字航道建设,航道通过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航道维护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稳步提升;与此同时,认真梳理长江下游发展历史和精神文明进步的脉络,弘扬凝结在长江下游航道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文化元  相似文献   

7.
陈进 《船海工程》2012,41(2):55-58
长江航道运输日益繁忙,深水航道建设速度加快,河床变迁,导致长江航道航标维修和迁移工作量逐年加大。为了保证对长江航道通行的监控和疏导,江苏海艺船舶科技有限公司受长江航道局委托,研发用于长江航道巡查、航标巡检并兼顾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长江航道信息服务的需求,结合长江数字航道的发展,探讨长江航道综合信息服务的建设内容与方案,旨在提高航道综合服务的水平,对内实现智能管理,对外提供协同服务,全面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  相似文献   

9.
长江航道是长江航运的基础和先导,也是全国内河航道体系的重点,在全国内河水运系统中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在"十二五"水运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任务。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对今年工作定调,要求按照稳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运》2007,(11):F0002-F0002,F0003
畅通长江航道长江是唯一贯穿我国东、中、西部的水运大通道,自古就被誉为"黄金水道"。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长江航道局对上游各类滩险150余处进行了整治。"九五"期以后,国家加大了对长江航道治理的力度,长江中  相似文献   

11.
郝健 《中国水运》2012,(11):52-53
航道文化起源于航道建设、维护管理和科学发展实践中,并引引领航道向卓越方向发展。在航道实践中得以不断强化的核心价值和行为习惯,成为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制、落地生根文化过程,如长江南京局在航道实践中,坚持"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下游航道精神,主动作为,努力建设快速航道、深水航道、数字航道、人文航道,航道通过能力和公共  相似文献   

12.
杨品福 《水运工程》2013,(5):136-142
数据交换规范是长江航道基本要素信息采集与服务的基础.根据长江数字航道建设规划项层设计要求,提出航道基本要素信息采集与服务数据交换平台架构,分析当前现有航道要素信息采集与服务终端数据交换的技术需求,制定适应于长江航道基本要素自动采集与服务数据交换规范化方案,并建立信息采集与服务终端测试平台,为下一步数字航道与智能航道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运》2011,(7):62-64
"十一五"期是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成效显著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交通运输部会同长江沿江七省二市人民政府成立了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以《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和《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为指导,共同制定实施了《"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运》2021,(1):24-24
近日,由长江泸州航道局自主研发的第一艘无人测量船"泸道遥测1号"正式投入长江上游叉鱼碛水道进行航道维护性测量,用无人测量代替传统人工测量,这在枯水期长江上游航道维护中尚属首次。叉鱼碛水道属于枯水期一类浅滩重点维护水道,河床冲淤多变,每年在低水位条件下经常出现航道尺度吃紧的情况,过往船舶容易发生搁浅事故,是长江航道部门疏浚保畅的重点水道之一。为了准确掌握该水道的航道演变情况,每年枯水期都需要进行高频率的航道维护性测量,从而为航道疏浚和航标配布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徐峰 《水运管理》2012,34(4):3-6
随着我国水运持续快速发展,长江黄金水道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地位越来越重要。积极发展水路运输,改善出海口航道,提升内河通航条件,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和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推  相似文献   

16.
以国家号召发展长江航道为背景,在生态航道建设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以满足生态效益需求为核心,兼顾经济社会发展、长江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多种目标,实现长江航道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长江航道承载力概念。借鉴资源承载力理论体系,运用系统理论、协同理论等理论对航道承载力系统的结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航道承载力的定义、内涵、特征及航道承载力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7.
何乐 《水运工程》2016,(1):48-51
长江航道要素感知系统是“智能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布设航道要素感知设备,对船舶安全航行、航道资源有效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分析长江航道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通航环境对航道要素感知设备布设技术的影响。利用层次分析法,完成了布设评判数学模型。总结归纳了长江航道要素感知设备布设选址规则,可为更加高效地使用航道要素感知设备、提升航道利用率提供指导性建议,从而优化航道要素感知设备的布设方案,提高航道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18.
《水道港口》2009,(6):389-389
<正>本刊从长江航道局获悉,以长江干线电子航道图成果通过专家验收为标志,长江干线2687.6km航道实现了电子航道图的全线贯通。电子航道图全面应用到航运生产后,在长江上驾驶船舶将能够像在陆地上开  相似文献   

19.
孙俊 《中国水运》2002,(9):44-45
长江南京航道局担负着长江下游干线846.6千米航道的维护管理及航养费征稽任务.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及文明执法水平,确保航区航道标正灯明、更加畅通,自2001年初,在全局开展了争创全国文明样板航道活动.11月初,上海航区经长航局专家组检查验收,被命名为"文明样板航道"称号,为下一步接受交通部的检查验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长江数字航道建设的不断深入,覆盖长江干线航道的电子航道图已正式对外推广应用,对长江航道数据交换标准及通信协议提出了新的要求。制订了长江航道数据资源的规划策略,分析了长江航道信息网络的实际需求,设计了相应的长江航道数据交换模式与通信协议。开发了数据交换及通信协议测试平台,实现实时数据监测和终端协议分析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