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计2015-2016年期间全球航运市场运力新增供给和新增需求基本相当,当前过剩运力局面不会得到有效改善。国际船舶市场经历2013年成交量高位反弹和新造船价格企稳回升之后,2014年行情再度出现下滑。当前,国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航运市场持续低迷,预计2015年造船市场仍将延续上一年下行态势,成交量可能进一步萎缩,新船价格下降压力也将进一步增大,总体形势难言乐观。2014年国际船舶市场发展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全球航运市场而言,2023年仍然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而各板块表现也并不一致。2022年新冠疫情、俄乌冲突、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等多重因素扰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活动普遍放缓,航运市场“高需求、高运价”阶段终结,行情震荡走弱。2023年,高通胀、地缘政治等风险持续,全球经济衰退预期进一步加大,而随着中国疫情管控全面优化,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中国大陆的进出口贸易正逐步走出低谷,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良好态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也正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必然给因金融危机而造成的不景气的航运市场带来机遇。尤其是自5月份开始正是我国航运业传统旺季,进出口的贸易量将可能出现较大的增长。从近期全国各口岸集装箱进出口箱量出现稳步增长的势头来看,航运业期盼已久的爆舱现象也将会随着贸易量的  相似文献   

4.
董琪 《珠江水运》2011,(23):44-45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航运市场出现大幅震荡,船公司业绩普遍下滑。此时,一些小的航运公司和大货主如国内钢铁、电力、石化等领域的企业,却开始纷纷投资造船组建大型船队,而国际能源巨头也加快了分割航运市场的步伐,矛头直指中国市场。中国外贸出口货物的90%是由海上航运完成的,中远集团、中海集团、中外运长航集团及招商局集团四家企业为代表的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造船业的火爆,源于全球造船市场的兴旺。2003年起,航运币场开始复苏,出现运力供不应求、运价大幅上涨的情况,全球各大船公司也开始大量订造船只。受此行情影响,世界造船市场在2002年底走出低谷,并迅速复苏,2003年至2005年出现了多年难得一遇的火爆行情,其造船产量、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创历史新高。在行业全面复苏背景下。我国造船工业也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6.
孟宪海  祁斌  秦琦  明慧 《船舶》2007,(1):1-8
总结了近一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在此大背景下对2006年的船舶行业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对未来市场进行预测.世界船舶行业在2006年出现一个显著特征,即在航运市场回落的情况下船舶建造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船舶交易出现价高量大的场面.究其原因,船厂任务已饱满、受新规范影响,成本进一步提高以及对后市航运市场看好等原因起到主要作用.鉴于目前订单情况及航运市场现状,预测未来船价还将保持高位运行,航运市场运力将得到进一步快速扩增,甚至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不过崩盘的可能性不会太大.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球经济已出现企稳回暖的迹象,中国钢材及设备出口均有所恢复;随着国际油价的回升,一些工程项目也开始启动,杂货运输市场显现出触底企稳的势头。但由于杂货运输市场具有较明显的滞后性,市场的回升将滞后于经济甚至于其它航运细分市场,因此杂货市场的全面复苏将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球经济已出现企稳回暖的迹象,中国钢材及设备出口均有所恢复;随着国际油价的回升,一些工程项目也开始启动,杂货运输市场显现出触底企稳的势头。但由于杂货运输市场具有较明显的滞后性,市场的回升将滞后于经济甚至于其它航运细分市场,因此杂货市场的全面复苏将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国交量高位反弹和新造船价格企稳回升之后,2014年行情再度出现下滑。当前,国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航运市场持续低迷,预计2015年造船市场仍将延续上一年下行态势,成交量可能进一步萎缩,新船价格下降压力也将进一步增大,总体形势难言乐观。2014年船舶市场总体情况从新船订单成交走势看,2014年国际船舶市场高开低走,下滑态势十分明显。据统计,2014年全球共成交新船1688艘、10620.6万载  相似文献   

10.
文孜 《珠江水运》2014,(20):38-39
随着全球减少碳排放的呼声日益高涨,作为碳排放大户的航运企业纷纷表示将参与开发新的节能技术,研发新能源船型,推动未来全球航运市场向节能低碳方向发展。在技术进步和油价攀升的大背景下,LNG以其环保、清洁、经济的特征在传统能源市场的替代作用愈加明显。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制约,目前船东普遍持观望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