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从人的运动感知物理基础出发研究了人对换挡冲击的感知特性,得出人主要通过对人体绝对加速度和相对车体位移的感知来感受换挡冲击的结论。建立了在已知车体运动下求解人体响应的动力学模型。对具有典型特征的车体运动和实测车体运动激励下的人体响应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人体运动与车体运动不同,两者时间历程及加速度最大值等评价指标有显著差别。使用车体运动参数进行换挡品质评价不能准确反映人的感受,基于人体响应才能准确评价人对换挡冲击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地位,采有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中的R-W方法建立了二维人体模型,推导了多刚体系统矩阵形式的运动学工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模拟汽车碰撞过程中人体运动响应的动画仿真程序,论证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仿真训练器在培训人员,提高其技能和处理故障的能力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中介绍Microsoft提出的系统平台策略COM+技术,在COM+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仿真训练器系统架构的实现方案,并对仿真训练器系统分布式应用及远程培训的Web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车辆的制动性能指标直接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文中通过对大客车制动力分析,建立了大客车制动时的数学模型,包括整车模型、制动器模型、轮胎模型,利用Visual C++软件编写仿真程序,并进行计算仿真。通过仿真结果观察汽车制动时各参数的动态变化过程,为大客车的制动性能评价提供了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含人体-座椅系统的前后轮两个路面输入的双轴汽车模型,以某款九座商务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系统频域内与平顺性相关的输出量。利用Visual C++编程,通过可视化界面实现了悬架参数的自由选择和复杂的计算分析过程,并且可直接输入整车参数得出仿真曲线,对汽车的平顺性进行有效地评价。  相似文献   

6.
驾驶员操作域的计算机辅助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世波  袁修干 《汽车工程》1996,18(6):330-332
本文介绍了一种驾驶员手臂的运动模型,该模型共有六个自由度,肩部有五个,肘部有一个,用该模型进行驾驶员操作域的计算机辅助判定。据此对驾驶室内的仪器,仪表及各类控制器进行优化而已设计,使其人机工效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7.
赵桂范  刘纪涛 《汽车工程》2006,28(9):820-822
根据中国人体特征参数建立了16刚体的行人模型,在人体的主要部位生成简易的弹簧阻尼运动关节。建立汽车模型与汽车行人碰撞模型,应用ADAMS软件模拟汽车行人碰撞过程。通过模拟不同速度下的汽车人体撞击,对事故发生过程进行再现,比较仿真数据和事故现场数据得到了事故中的汽车速度,从而为交通事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台车翻滚试验中驾驶员侧人体动态响应,再现无约束状态下人体头部、颈部真实损伤情况。基于THUMS人体模型进行人体损伤模拟,运用LS-DYNA有限元仿真方法,在Ford Explorer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整车翻滚模型,将仿真结果与碰撞测试数据库中SAE J2114某台车翻滚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前1.1 s内,驾驶员颅骨和颈椎骨折风险较小,但是颅脑有损伤的可能性。因此,该模型能反映实际翻滚事故中的乘员损伤趋势和车辆碰撞特性。而且利用THUMS人体模型能模拟乘员的运动响应,可直观地描述人体的受伤部位,但是HybridⅢ50%男性假人颈部不能如实反映人体在翻滚中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9.
面向对象的交通网络分布式仿真并行数据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和交通并行仿真建模理论,对交通网络分布并行仿真系统数据结构进行分析。通过C++语言环境下类定义的方式建立交通网络各元素的对象,并分别对其成员变量与成员函数进行描述,准确表达交通网络节点与路段之间的关系。根据标准模板库函数建立交通网络仿真的共享并行数据结构,并利用SQL数据库技术进行并行数据结构的存取,以减少对内存资源的占用,方便各仿真单元对网络数据的同步访问。最后以24个交叉口组成的交通网络为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其速度提高了3.5倍。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汽车还是摩托车,行驶中都会产生一定的振动。尤其是摩托车,其振动程度更为强烈。运动医学研究表明.长期赤手扶把驾驶摩托车,会因振动的影响.导致神经系统功能下降,如条件反射受到抑制,神经末梢受损,手掌多汗.手臂疲劳、麻木.握力下降乃至给安全驾驶带来潜在隐患。  相似文献   

11.
基于OMNeT++的Leach协议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进行分析探讨和仿真。在研究典型的层次化路由协议Leach算法的基础上,将其与多帧通信相结合,并对传感器网络的各种参数进行分析。在OMNeT++平台上对Leach协议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诸参数如能量、帧数、Sink节点位置等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一轮多帧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驾驶员运动感觉及其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胡子正  陈言忠 《汽车工程》1996,18(4):223-229
本文提出三类感觉模拟的评价方法:主观评价,生理心理效应评价及计算机仿真评价,利用前庭系统模型,拟定了驾驶员运动感觉模拟逼真度的仿真评价方程式,并对汽车动态仿真器运动驱动算法进行了仿真评价。仿真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前庭系统模型在所用频率范围内具有可信的精度,用它评价运动感觉模拟逼真度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灵动2+2     
雷克萨斯LF-LC 2+2混合运动跑车到底传达出了哪些前瞻性设计? 雷克萨斯LF-LC 2+2混合运动跑车将创造力的美学和创新概念、功能和工业设计的精髓融合在这款概念车中,难怪它曾被评为是出色的概念车。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运动》2012,(4):184-184
莽超:全新速腾刚一面世,即成为本月最具驾驶乐趣的车型。巧合的是,它的运动指数与其前辈1.8T车型于2。06年测得的运动指数相同。TSI+DSG的组合完胜曾经的Turbo+AT,而操控的极限多多少少还是受制于加长的车身。不过在驾驭度与价值方面,全新速腾完全胜出,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  相似文献   

15.
面向汽车设计的人体建模CAD系统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和开发三维人体建模CAD系统,是实现汽车设计过程多学科,多领域集成化和并行化的必要条件,是缩短整车开发时间的必然要求,介绍了国外各种人体建模CAD系统,提出了人机工程虚拟设计的概念,重点论述了面向汽车设计的,三维人体建模CAD系统的3个关键技术,即人体测量模型,人体几何形体模型,人体模型的姿势操纵与运动控制,对我国人体建模CAD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也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跳跃是人类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也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技能之一,是人体运用自身的能力或借助一定的器材,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使人体腾越尽可能的高度或远度的运动。文中通过爱捷运动图像测量系统对运动员运动过程进行解析,得到图片、相关参数以及分析结果,在总结人体跳跃过程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三段式多刚体(弹簧-质量)人体跳跃模型,并推导出其运动方程。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汽车驾驶员动态H点人体机构模型.利用人体工程学约束的方法,分析了驾驶员H点调整及靠背角调整时的人体机构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汽车碰撞中神经兴奋性引起颈部肌肉力的变化对乘员损伤的影响,建立了低速正面碰撞与追尾碰撞模型,对乘员运动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然后使用汽车驾驶模拟器采集真实驾驶员颈部主要肌肉的肌电信号,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低速工况下,颈部肌肉紧张会约束头颈部的运动,头部有后倾上扬趋势,颈部受力大小有所增加。考虑颈部肌肉组织的神经兴奋性,能更真实地再现碰撞中乘员头部和颈部的运动响应,为颈部损伤评价准则的修正和乘员心理和生理变化对人体损伤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疏浚作业仿真训练系统的建模技术,分析了系统中各仿真对象的功率传递关系和在稳定工况、过渡工况下疏浚设备工作点特性的仿真计算方法,建立了疏浚机构的运动方程与水下泥沙的运动模型。在建模过程中,有效地使用简化方法建立了实用的数学模型,这种方法能给其它仿真训练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汽车车窗玻璃升降系统由来已久了。一开始是手动摇柄操作系统,实用但麻烦。之后是电动车窗玻璃升降系统,容易操作,但也有不安全的隐患,如孩子的手有可能被夹在窗玻璃中等。接触式感应技术的出现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当上升的玻璃碰到人的手指或手臂时,系统能够立即感应到,并发出相关指令,使得车窗玻璃由上升运动转变为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