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建成后的宝鸡南站将成为以铁路客运为中心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通过宝鸡南站铁路综合客运交通枢纽规划的设计实践,对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交通设施规划布局及与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方案进行分析,结合站型旅客流线特点及周边用地条件进行分析,统筹站区道路系统规划、各种交通设施布局规划、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及换乘设计,使以铁路客运为中心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发挥最大的综合效能,为铁路综合客运交通枢纽规划的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流线组织、换乘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特征,研究了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空间结构体系、相关轨道交通网络布局、地下空间开发、与其他交通接驳设施的协同规划理念,并以深圳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为例,阐述相关理念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3.
前海综合交通枢纽位于深圳前海合作区核心片区,是集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境口岸、道路公交、出租、旅游大巴等交通设施及商业、办公、酒店、公寓等业态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是前海合作区的对外交通中心及通勤中心。采用以乘客体验为核心的站城融合发展的规划设计理念,遵循集约化枢纽布局、管道化交通组织及站城一体设计原则,制定了前海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方案,对后续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邢台东站为例谈既有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改造提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既有站成为综合交通枢纽,需要对其进行规划和改造。以邢台东站为例,通过概况分析、客流量与规模预测,归纳邢台东站综合交通枢纽现状核心问题;通过思路比选,提出推荐研究思路,说明其规划设计要点,总结既有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改造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5.
城际快速铁路交通枢纽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随着我国城际快速铁路的快速规划和建设,传统的规划方法较难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为使新的交通枢纽适应并引导城市及枢纽周边地区发展,对城际快速铁路枢纽的交通特征、交通设施布局等若干重大问题展开分析,并结合成灌快速铁路都江堰站交通枢纽的规划案例,提出新的城际快速铁路枢纽交通规划应进行枢纽客运量及设施规模预测、将交通功能放首位、让内部交通组织和交通要素高效集中、对外部交通影响最小才能实现枢纽交通的综合化、立体化、人性化规划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6.
上海南站的综合交通换乘系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详细介绍了铁路上海南站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布局和换乘系统,包括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道路公交、出租车、自行车、私人小汽车、长途汽车、社会车辆之间,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之间的各种换乘流线与换乘距离。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上海南站在换乘的布局设计上比既有的大型铁路客站有很多改进,但与国外优秀的交通枢纽布局设计相比仍有一些不足,主要是没有充分利用铁路股道下面的空间进行立体换乘。目前,我国城市交通枢纽尤其是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换乘问题日益突出,而枢纽换乘质量的关键取决于其布局设计方案的质量,该案例的分析结果对我国综合交通枢纽系统的布局规划设计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城市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商业区的无缝换乘和空间一体化设计要求很高。基于对乌鲁木齐行人行为特征的调查分析,以乌鲁木齐轨道交通2号线、4号线的换乘站及乌鲁木齐高铁站为案例,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高铁进出站层的衔接,对地面、站厅、站台层的空间布局和渠化、换乘模式、商业区布局、应急疏散等功能环节进行了针对性的仿真优化,并提出了一体化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功能布局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深圳北站交通枢纽功能齐全、接口复杂。结合北站枢纽的建设实践,通过分析交通枢纽各交通功能的建设规模、主次地位和换乘关系,提出"功能布局立体化和流线组织管道化"的设计理念。通过集约化的方式统筹规划建设,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形成功能齐全、运营高效、换乘便捷的综合交通枢纽。自2011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客流快速增长,换乘方便,步行距离短,服务设施齐全,各方评价较高。全面阐述其相关原则、重点、要求和具体措施等设计实践,为其他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车流改编方案和技术站布局是铁路运输组织工作中重要而又紧密关联的两个基础问题。通过技术站改编能力约束和编组去向数约束,将车流改编方案和技术站布局两个问题组合并进行综合协调优化,以最小化车流走行、改编费用和技术站布局调整投资费用为目标,构建综合优化0-1整数规划模型。鉴于问题的复杂性,提出基于备选集和区域划分的思想对模型进行深化分析和拓展,以降低问题的规模。以具有10个节点的网络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车流改编方案和技术站布局的综合优化,有利于路网上车流组织和车站作业能力的协调,促进系统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0.
在上海“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市域空间新格局背景下,分析上海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布局特点,结合各功能圈层的辐射范围及服务特征,找出上海南部地区各圈层轨道交通的薄弱环节,从提升与中心城区沟通便捷性、增强与近沪地区的辐射带动性、提高对外高速客运铁路通道服务水平、强化新片区综合交通枢纽能级等方面给出上海南部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布局的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外综合交通枢纽集疏系统工作的顺畅与否对于枢纽乃至城市整体的交通运输具有重要影响。以城市对外交通的综合交通枢纽作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重点研究轨道交通方式在枢纽集疏系统中的作用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作为综合枢纽集疏系统的骨干,仍有上升及改善的空间;衔接方式、步行距离等衔接设计因素,收入水平、户籍所在地等乘客特征,显著影响轨道交通对集疏系统客流的吸引力;通过优化票证服务及指引服务巩固现有主体客群,利用提高时效性及舒适性的措施争取目标客群,推广轨道交通车站与对外枢纽的一体化设计与统一管理等措施,有利于提高轨道交通对集疏系统客流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天津西站交通枢纽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西站是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普速铁路、公路长途、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中心、地下停车场和市政交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系统构成复杂,设计施工难度大。此文系统阐述天津西站交通枢纽设计与施工要点,以期为同类交通枢纽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杜建军 《高速铁路技术》2022,13(1):39-42,59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类交通体系互为合力,共同构建综合交通枢纽迎来了新机遇.以航空枢纽为核心,构建融合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交通集疏运体系,充分发挥枢纽机场的辐射范围和服务能力是大型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和建设的重难点.本文通过对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设计方案的分析,提出了将高速铁路、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14.
TDCS(列车调度指挥系统)是实现铁路运输调度对列车运行实行透明指挥、实时调整、集中控制的现代化信息系统,是全路运输生产的总枢纽,因此保证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非常必要的。为此,从系统结构上对网络安全性进行分析,从终端、通道、站机的角度提出措施,保证TDCS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为依托,提出了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运营管理模式研究应该解决的几个问题及解决策略。提出了多投资主体项目的建设管理及费用筹措策略;阐述了涉及多种交通方式运营管理的初步思路;提出了交通枢纽维修制度及运营维护费用筹措策略。以期抛砖引玉,带动业界人士对综合交通枢纽运营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推动新兴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项目运营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6.
铁路客运枢纽物业开发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随着铁路建设由计划性向市场性的转变,传统的铁路客运枢纽建设开始逐步引入物业开发的理念。通过借鉴国内外交通枢纽开发及运营的经验,并分析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铁路客运枢纽物业开发需求与商业策划、交通流线设计、建筑空间设计密切结合,提出将铁路客运站与周边城市空间整体进行物业开发规划设计,成为城市经济的增长引擎。  相似文献   

17.
随着轨道交通设施在我国大城市大规模建设,以地铁站为中心的空间开发利用已成为城市规划、地铁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从单一交通服务空间利用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发展成为集多种交通、商业于一体、多种功能综合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交通枢纽,大型交通枢纽结构的空间合理分布,对节约城市占地、改善城市环境、建成简洁、高效的轨道交通系统以及促进城市经济综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运营单位政府补贴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大型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巨大,如何构建综合交通枢纽运营单位盈利模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通过外部性理论对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的性质进行分析,提出政府应该对运营单位进行补贴,并提出了三种补贴方式。构建了政府补贴机制,以实现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运营单位外部利益的返还。  相似文献   

19.
“一体化”交通枢纽的出现,不仅可实现铁路和航空两种交通工具的共享双赢,更为旅客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具有空铁联运功能的车站占地面积较大,如何在庞大、复杂的区域进行便捷换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一体化”交通枢纽的智能引导设备,以“畅通融合、智能便捷”为理念,实现一张“脸”知行程,根据旅客人脸特征查询行程,显示路径引导,显著提升旅客出行体验,降低车站服务成本,使得旅客可以真正地享受“一体化”交通枢纽带来的便捷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