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分析了理想悬架的刚度特性以及传统橡胶悬架的不足,提出了满足变刚度要求的智能组合式橡胶悬架力学模型,并根据这一力学模型设计了可实现空载、满载工况下具有变刚度特性的组合式橡胶悬架结构.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式橡胶悬架具有能够提供非线性变刚度的特性,特别适用于载货汽车使用.  相似文献   

2.
杨阳  周谊  桂良进  范子杰 《汽车工程》2006,28(11):1008-1010,1019
建立了某五轴载货汽车双扭杆双横臂悬架有限元模型,对各零部件之间连接关系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对模型静态刚度和强度特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与理论解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该类型悬架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EQ140载货汽车悬架系统的设计特点和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供广大用户参考。一、概述EQ140载货汽车的前、后悬架均采用传统式的纵置半椭圆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前悬架装有双筒式双向减振器,后悬架为带有副钢板弹簧的二级刚度复式悬架。  相似文献   

4.
CA1150PK2L2T1系列车型平衡悬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为了提高载货汽车的运输效率,应尽量增加载货量,但这又受到法规的限制,即轴荷不得超过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因此多轴汽车便应运而生。由于多轴汽车存在着悬架系统静不定问题,所以通常采用平衡悬架。目前国外载货汽车广泛地采用平衡悬架,例如日本三菱、日野等。CA1150PK2L2T1系列车型是在5t平头载货车基础上,增加驱动桥发展而来的,该系列车为双桥驱动,其中中、后桥采用平衡悬架,这一方面提高了载货量,另一方面提高了车轮的附着性能。在该平衡悬架设计过程中,利用国外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对悬架系统的导向杆系、钢板弹簧、悬架…  相似文献   

5.
滑板式钢板弹簧悬架变刚度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越今  宋健 《汽车技术》1997,(12):1-3,12
建立了重型载货汽车广泛采用的滑板式钢板弹簧悬架变接触点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类弹性体变接触点约束问题的求解方法。对这种悬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了动刚度的变化特性,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6.
针对载货汽车质量辨识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后悬架扰度的质量辨识算法。建立了基于后悬架扰度的质量辨识模型,分析了质心位置变化和坡道角度测量误差对汽车质量辨识的影响。通过建立货厢模型,制定不同类型货物的质量分布规则,模拟出不同载货种类和质量下质心分布情况,得到质心距前轴距离与载货质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汽车质量辨识迭代算法。实车试验表明,所设计的汽车质量辨识算法能够有效估计整车质量,受货物种类和摆放位置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7.
国产中、重型载货汽车(如CA1152长轴距柴油载货汽车和CA3160自卸汽车),多采用6×4的三轴结构形式,中、后桥为驱动桥和钢板弹簧平衡悬架,见图1.平衡悬架的两端各以6个M18的大螺栓与车架连接,中部装有心轴12,上部装有纵向布置的钢板弹簧2,用U形螺栓11固定在心轴轴承毂上,悬架心轴支承在车架的悬架心轴支架上.  相似文献   

8.
基于舒适性和轮胎动载的车辆悬架参数优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为了改善汽车行驶的舒适性并减小轮胎对路面的动载,以某载货汽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统一目标函数法对车辆悬架参数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悬架刚度减小而阻尼增大,且前悬架参数变化较小,后悬架参数变化较大;相比于优化前,车身垂直方向加速度均方根值减小了20%,前轮动栽均方根值减小了40%,后轮变化更显著,减小了49%;采用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不仅可提高车辆自身的舒适性,而且可减小轮胎对路面的动载。  相似文献   

9.
通过装配现场检测、振动频率采集和台架试验验证,确定了某重型载货汽车平衡悬架V形推力杆螺栓松动的原因。通过大量试验和装配工艺的对比分析,确定了更加可靠的适应生产现状的螺栓防松措施,最终解决了该重型载货汽车平衡悬架V形推力杆螺栓松动问题。  相似文献   

10.
空气悬架的市场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康 《汽车与配件》2005,(39):43-45
空气悬架诞生于十九世纪中期,欧洲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对汽车空气悬架作了应用研究。目前,在国外无论是客车还是载货车都已经比较普遍采用空气悬架系统,而国内却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只应用在一些豪华客车和少部分重型载货车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