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青藏线格拉段信号工程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线信号系统方案设计是经过多次比选和反复论证,是基于无线通信和卫星定位的ITCS联锁-列控一体化系统,随着格拉段的试运营,逐步开通使用。针对青藏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恶劣的自然环境状况,在不增加地面设备,简化设备配置基础上,实现了列车追踪运行、在线动态监视、远程控制等。全线基本取消区间和轨旁设备,将联锁和列控设备集中设置在机房和机车上,通过微机监测和综合环境监控装置,实现设备的无人化管理,大大减轻现场维修维护工作量;采用分散自律功能的行车调度指挥系统,实现调度指挥的远程化、信息化;根据车站所处的位置有选择地采用具有远程监控和实地操作的融雪装置,能够根据运输实际需求,对沿线车站和站内的道岔灵活选择,任意实施加热,既能保证恶劣环境下全天候运行的作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从张吉怀高铁将采用道岔融雪设备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传统的R D1型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存在耗电量大的问题,从而创新性采用基于调度的智能道岔融雪系统方案,并详细介绍智能道岔融雪系统的结构、智能控制算法、智能控制效果,提出的基于调度的智能道岔融雪系统相比于传统道岔融雪系统可以极大地节省电能.  相似文献   

3.
CTS2转辙机及NEK-K/E道岔融雪装置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CTS2转辙机及NEK—K/E道岔融雪装置在青藏线(格拉段)的反复试验和试用,对格拉段惟一的信号轨旁设备进行了机械和电气两方面特性的测试和检验,就其先进性、优越性和尚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区段(以下简称格拉段)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给设备运营和维护人员身体健康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为此,格拉段全线采用轨旁设备少、设备可靠性高、结构简单、技术先进的增强型列控系统(Incremental Train ControlSystem)(以下简称ITCS).运行于格拉段的轨道车同样也安装了ITCS车载设备.为了保证轨道车在格拉段的运行安全,青藏铁路公司与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共同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实现了ITCS对轨道车的控车功能.  相似文献   

5.
将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设备,通过对气象状况、行车计划、道岔状态、钢轨温度和融雪效果等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智能运算,对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实现了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设备由"粗放型控制"向"精准化控制"的提升,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耗电,符合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可以进一步提升铁路运输抵御冰雪灾害天气的能...  相似文献   

6.
杜跃飞 《电气化铁道》2023,(S2):134-137+140
针对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在应用中存在融雪不充分、维护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热流体加热的道岔融雪方法。以18号道岔为研究对象,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创建道岔融雪传热模型,验证-5℃环境温度下采用热流体道岔融雪方式时埋管间距和环境因素对道床温度分布和融雪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为-5℃时1 h内热流体加热融雪方式可以融化80%厚度为3 cm的积雪;埋管深度为15 cm,管间距为12 cm条件下双管双向蛇形管道设计使道床深度5 cm处的温度均匀分布在14~16℃。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道岔融雪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高速铁路道岔融雪装置的特点,阐述了高速铁路道岔电加热融雪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功能。详细探讨了电加热元件在道岔融雪系统的关键作用,加热元件在设计中如何提高加热效率和速率,如何提高辐射效率等,并结合现场应用情况提出了改进措施,以适应严寒地区铁路道岔融雪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工程,区间仍维持既有增强型列车控制系统(ITCS)制式不变,增设ITCS系统与车站本地联锁及CTC等设备的接口及信息传输设备。格拉段施工改造中一旦涉及到ITCS软件变动,就必须进行ITCS功能验证,且测试项目多,施工影响范围大。为了确保运营效率,节约施工"天窗"时间,通过ITCS仿真试验与POI机车动态验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ITCS功能验证。  相似文献   

9.
青藏线ITCS系统功能及动态调试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铁路科技的不断发展,对铁路信号系统实现远程控制、车站无人值守、减少室外设备的维护等提供了可能。针对青藏线(格拉段)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恶劣的自然气候现状,青藏铁路(格拉段)采用了ITCS增强型列车控制系统。本文主要针对ITCS系统的功能、列车动态测试的调试内容及调试中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国产道岔除雪系统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铁路道岔加热融雪系统的深入调研,阐述了国产道岔融雪系统的选型、安全使用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根据北京的城市气候特点,在露天的道岔处设置融雪装置,以便有效地解决冬季大量降雪导致的道岔积雪、结冰、不能可靠锁闭等问题,保证列车能安全、正常地运行。以北京地铁15号线工程为例,论述在地铁道岔处设置融雪装置的必要性,介绍道岔融雪系统设备的原理及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城轨交通线路中的辅助线与正线连接传统方式是采用单开道岔。如能在城轨交通轨道工程设计中使用对称道岔或三开道岔,可达到大幅度节省轨道工程投资之目的。 研究方法:通过搜集调查了解我国各大城市的城轨交通辅助性配线形式及运营状况,分析对比对称道岔、三开道岔与单开道岔在结构特征及功能等方面的差别,并研究停车线、出入线在与正线连接时采用对称道岔和三开道岔时合理的平面布置。 研究结果:在城轨交通轨道工程设计中采用对称道岔和三开道岔来替代单开道岔,可减少工程数量,降低造价,提高调车作业效率。 研究结论:对称道岔和三开道岔在停车线和出入线上使用,是可行的、必要的,并应结合城轨交通建设工程抓紧研制、铺设。  相似文献   

13.
并列车场场间渡线实现了跨场跨线列车运行,但其站场布置对信号控制系统要求较高。对设置场联轨道区段和调车信号机、双动道岔双控信号等场间渡线道岔控制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并进一步提出渡线道岔分场控制及经衔接道岔定反位进路敌对照查防护的平行隔开解决方案,既满足了跨线列车运行要求,又保证了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4.
针对仿真铁路现场的沙盘缩略模型,设计硬件控制系统,特别是信号机和道岔的专用驱动电路,使上位机能控制沙盘上的信号设备和采集信号设备的状态,以利于铁路运输各个功能的仿真。本项目采用了Visio,Altium Designer,keil uvision4工具,完成了接口电路、信号机驱动电路、道岔驱动电路的设计,并为上位机提供二次开发接口。最终上位机通过二次开发接口,实现了上位机对沙盘上设备的控制和状态数据的采集读取的测试。  相似文献   

15.
道岔是信号系统的重要设备。在影响行车的信号故障中,道岔故障所占的比例很大,其中道岔缺口造成道岔失表示故障又是道岔的主要故障。通过对西安地铁2号线渭河车辆段道岔缺口报警系统的原理、构成及其设计等几个方面的介绍,说明了道岔缺口报警系统的使用不仅可以提前预防由于道岔缺口造成的道岔失表示故障,而且还可以解决长期以来运营维修人员用目测的方法检查和调整道岔缺口的落后手段以及降低运营维修人员的维修难度,缩短维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列控系统中的大号码道岔是指侧向通过允许速度大于80 km/h的道岔,CTCS-2级列控系统以应答器大号码道岔信息[CTCS-4]包对其进行描述。现CTCS-2级车载设备规范对大号码道岔处理的规定较为简略,CTCS-3级车载设备规范则未规定CTCS-2等级控车对大号码道岔的处理逻辑。通过一例特殊地面设计发现,当连续大号码道岔之间存在信号机时,虽然各车载设备的处理方式均符合规范,但表现各不相同,可能对铁路运输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车载设备处理大号码道岔的逻辑进行研究。结合列控中心、应答器等地面设备的规范条文,对大号码道岔的防护责任进行分析,明确车载设备的职责,对车载设备规范提出修改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当收到UUS且大号码道岔信息包有效时,车载设备计算的行车许可终点应为应答器给出的进路数据终点;(2)当不能确认大号码道岔信息包的发送检查条件包括道岔前方线路允许速度时,车载设备应判断信号机与大号码道岔位置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地面无联锁及区域控制器的新一代CBTC系统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信号系统主要由联锁和区域控制器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分配道岔、路径、闭塞资源,实现列车运行控制。研究提出由列车自主管理线路资源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案,无需地面联锁和区域控制器,将联锁对道岔、路径的集中控制转为列车分散控制,将区域控制器集中计算移动授权的方式变为列车分散自主计算的方式,实现了完全以车载计算为核心的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针对现有系统取消地面设备和取消进路的安全行车等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提出的新系统方案结构简单,设备少,其建设、维护具有明显优势,是未来信号系统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道岔控制分为单动道岔和多动道岔,多动道岔又包括双动、三动、四动等联动道岔。道岔的设计方案直接关联着信号联锁关系,围绕渡线道岔单双动不同的设计方案,分析对信号系统的影响,以增强安全管控意识。  相似文献   

19.
客运专线铁路大号码道岔应答器组设置方案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运专线铁路在设置跨线联络线时,正线道岔选用1/42大号码道岔后,需结合工程实际研究大号码道岔应答器组的设置原则,同时分析在大号码道岔离去区段设置有小于道岔侧线允许过岔速度的固定限速时,动车组列车存在超速的风险。通过分析研究大号码道岔应答器组的设置及报文发送原则,计算进路行车许可长度,理论分析特殊场景下动车组接发车是否存在超速的应用举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具备大号码道岔的侧向进路,当侧向接车时进站信号机开放USU,且同时满足进路行车许可长度超过制动距离检查范围,侧向进路范围内无低于大号码道岔侧向允许速度的临时限速条件时,列控中心可发送大号码道岔数据包;同时在离去区段制动距离内有低于大号码道岔侧向允许速度的固定限速时,动车组列车运行无超速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中低速磁浮交通道岔系统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岔系统是保证中低速磁浮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转线系统.根据工程实际.对道岔系统的总体结构、组成及功能进行研究,详细分析道岔基础、轨排、接触轨、供电、控制系统,并提出工程实际中的设计计算方法和部分数据,论述道岔系统的设计思路、设计原则,以及工程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