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决策树的高速公路事件持续时间预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决策树方法对高速公路事件持续时间预测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在借鉴各国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所研究事件数据集中的事件持续时间数据的分布特征确定构造基于决策树的预测方法;然后用整理得到的660组事件数据,通过对各类事件的显著性分析,建立高速公路事件持续时间预测决策树,并用同一数据集中未用于决策树构造的170组数据对决策树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所开发决策树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为0.8423,预测结果基本能够反映真实的事件持续时间情况。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清障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社会服务的重点内容之一。文中采用概率分布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法对高速公路清障持续时间预测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概率分布分析,否定了清障持续时间一般服从的3种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用方差分析找出对事件持续时间具有显著的影响因素,并用逐步回归法确定了高速公路清障持续时间预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经检验,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80%在30 min以内,预测结果基本能够反应真实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交通事件的快速处置对于交通事故的快速救援、交通拥堵的及时疏导、交通安全隐患的有效排除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就某高速公路交通事件管理系统中记录的近3年的交通事件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处理;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建模的方法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多元回归预测。经样本检验,此回归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交通事件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4.
收集了江苏省某高速公路事件数据,提出了基于条件概率的生存分析预测事件持续时间的实现方法,并用实例试验了基于条件概率的生存分析模型的效果,给出了预测事件持续时间的一般过程,通过最终得到的累积结束概率图给出事件持续时间的预测值及其对应的概率值。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预估危化品事件影响的时间、支撑高速公路危化品运输应急处置,基于危化品运输事故历史数据,构建高速公路危化品事件处置持续时间的预测模型.首先在事故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初步选取影响因子;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各因子进行相关性检验,确定危化品特性、危化品泄漏量及所需要驳货车的数量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基于TSK型模糊推理系统,采用ANFIS方法建模;最后采用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并作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且输入参数数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能够为危化品事件救援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交通事件对高速公路运行状态持续时间的影响规律,研究了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持续时长预测方法。考虑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时间序列特性,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理论,从时间序列数据中提取交通事件时间依赖关系;通过引入长短时记忆网络,结合特征、时序注意力层挖掘历史时刻信息和当前时刻数据间的相关性,构建基于注意力机制-长短时记忆网络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持续时长预测模型。以2018年西安绕城高速公路交通监测数据集为例,开展了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持续时长预测模型验证,对比了所提模型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这4种典型算法的预测精度,并分析了事件类型、天气条件、车辆类型、交通量等不同影响因素对持续时长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使用同一数据集,注意力机制-长短时记忆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平均绝对误差为24.43,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25.24%,均方根误差为21.17,预测精度优于其他4种预测方法。在模型的各影响因素权重中,事件类型所占权重最大为0.375,其次分别为车道数、车辆类型、天气等;采用立交出入口小时交通量作为修正参数,可以进一步提升预测精度,预测结果的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可分别降低21.3%、7.5%和16.9%。研究结果能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持续时长预测的精度,为公路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有效的交通事件管理要求交通管理者全面了解交通事件的各种特征才能准确估计事件持续时间,从而及时地疏导交通拥堵。利用某高速公路应急指挥中心管理系统中记录的近3 a的交通事件持续时间数据,建立Cox Regression模型探索影响持续时间的危险因素并评价其作用强度和方向。研究表明,日夜、报警方式、事件类型、占用车道数、涉及车辆数、涉及死亡、救护车、牵引车、吊车、驳车、涉及货车等11项是交通事件持续时间的显著影响因素,因此,交通管理者对这些因素进行改善可有效提高交通事件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交通事件持续时间预测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交通事件持续时间的预测方法进行综述。分析了交通事件对交通拥堵的影响,解释了交通事件持续时间的含义。交通事件持续时间预测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统计分析的模型,如概率分布、条件概率、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其次包括不需要知道其分布特点的决策树模型、非参数回归模型,模糊逻辑模型。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并指出交通事件数据的质量影响了模型的准确性和精度。大量的研究发现事件持续时间的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并向左侧偏斜。最后,提出今后交通事件数据库的建立和交通事件的科学分类可从根本上提高基于统计学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速公路通行里程的增加和交通流量的迅速上升,因交通事件(指道路异常、交通异常、气象异常)引起的交通捅挤和阻塞时有发生。为了能及时预测交通异常事件隐情和不幸发生交通事件能及时处理,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拟研发一套集道路异常提前报警功能、交通事件自动检测功能、事件管理功能于一体的高速公路营运管理辅助系统。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事件检测是交通管理与控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将交通流动态预测与事件检测相结合,探讨了基于偏差分析的事件识别方法。该方法对3个主要的交通流参数,交通量、地点车速和时间占有率进行动态预测,对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偏差进行统计分析,明确了事件检测的具体步骤和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模型。该方法不受检测路段具体位置和时间的限制,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小的误报率,有助于管理人员制定决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手机定位的高速公路事件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善自动事件检测方法的检测率(DR)、误报率(FAR)和平均检测时间(MTTD),对于提高事件管理效率至关重要。在分析现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手机定位的高速公路事件检测方法并给出一种检测算法。算法以在路车辆上每部手机的定位数据为基础,由此获取平均速度、速度标准差和速度变化系数作为特性参数,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判断道路交通运行状态,实现高速公路事件的自动检测。模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事件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并设计了高速公路事件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数据库,通过对于高速公路事件管理系统的应用状况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以高速公路空间要素数据库和事件管理专题数据库为主体的高速公路事件管理系统数据库整体结构的设计,重点介绍了该数据库概念结构、逻辑结构设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有效的交通事件管理系统需要对交通事故持续时间进行准确的预测。基于北京市122事故报警系统的65000组数据,分别运用多元回归和分类回归树的方法对北京市快速路上的交通事故持续时间进行了建模,并运用另外的8000组数据对预测模型的精度进行了检验,回归模型的误差平均值为30.7463%,分类回归树的误差平均值为29.5197%,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多元回归模型和分类回归树模型的结果都比较令人满意;分类回归树并不能显著的提高模型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交通事件检测是尽早发现公路运营中的事故隐患,提高运输安全性的重要技术.文章目的在于构建一个高精度并且易于实施的快速路自动事件检测算法.在简述国外自动事件检测算法、分析快速路特点和事件检测系统要求的基础上,研究了快速路检测器布置的原则和优化密度,选择了对事件发生敏感度最大的4个交通参量,建立了基于Fisher判别模型的自动事件检测算法,采用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并给出了试验评价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率达到85.7%,并且检测速度快.  相似文献   

15.
回归正交设计法是研究盐胀率预报模型的常用方法之一,而回归正交设计法的适用性以及回归方程的优缺点分析却少有涉及。以现有试验数据为基础,进一步做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和SPSS逐步回归分析,具体研究回归方程显著性低、显著性系数可靠度低、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大、回归系数波动性大等缺点以及减少试验量、计算简单、影响因素直观、体现交互作用等优点,得出二次回归方程可作为盐胀率预报模型的粗略估计。更准确的预报及规律研究,需要建立更加准确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杨旭华  孙优贤 《公路》2005,(8):114-118
提出一种基于ART2伸经网络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的新算法。该算法利用高速公路交通流模型和ART2神经网络分别作观测器和分类器。观测器估计的数据和实际交通数据进行比较,得到残差序列;利用ART2神经网络对残差序列进行分类,以区分不同交通状态下的交通信息,达到检测交通事件的目的。本算法不但可以识别已知的交通事件类型。还可以识别未知的或从未出现过的交通事件类型,是一个可以边工作、边学习的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7.
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不同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实测结果与Witczak预测模型进行了比较,指出了Witczak预估模型并不适合预测开级配、大空隙率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基于这个观点,开展多因素、多水平的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考察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影响显著的因素,通过对动态模量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多元线性预估模型,同时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并对预估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