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我院自1956年10月至1989年3月共收治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866例。其中60岁以上者28倒,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8例中男19例,女9例(男:女=2.1:1)。年龄60岁~86岁.28例中原发性再障21例,其余7例为继发性的(+氯霉素3例、解热镇痛药2例、异烟肼1例、肝炎后再障1例)。病程最短者2d,最  相似文献   

2.
<正> 1959年~1990年我院共收治气性坏疽患者14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11例,女3例,年龄为17岁~52岁。12例因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所致;2例并发于局部治疗后(1例肛周脓肿切开术后,1例右网球肘封闭术后)。14例伤口分泌物涂片均找到粗大带荚膜芽胞杆菌。1例还培养出芽胞杆菌。8例行开放性截肢术,3例保存肢体痊愈,3例死亡。  相似文献   

3.
<正> 我科从1989年10月~1990年3月收治急性再障3例,其中肝炎后再障2例,采用大剂量强的松龙(6-mepr)治疗,收效较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12岁,有肝炎接触史,入院前病程5个月;例2,女,6岁,其父患乙型肝炎,入院前病程半个月。以上2例乙肝系列检查HBsAg、HBeAg、PHSAR 3项+,诊断为肝炎后再障,SAA-I。例3,男,  相似文献   

4.
<正> 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过程中可出现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急停)。现就我院1982年~1991年6例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例均为男性,年龄17岁~40岁,ANLL-M_(2a)2例,M_(5a)1例,ALL 2例,CML 1例。急停发生于HOAP诱导缓解化疗2例,HOAP巩  相似文献   

5.
<正> 乳腺癌为女性多发癌之一,晚期乳腺癌直接威胁人民的健康和生命。现就我院1982~1987年以来收治的Ⅳ期乳腺癌20例(其中19例经根治术后复发转移,1例系炎性乳腺癌)临床特点、综合治疗及近期疗效报告如上: 临床资料 1.性别年龄 20例均为女性,本组年龄最小为28岁,最大67岁,中位年龄47.5岁。30岁以下占10%,31~36岁占85%,60岁以  相似文献   

6.
<正> 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是临床上少见的畸形。1841年由ott氏首先描述。国内胡氏(63年)、张氏(63年)、徐氏(64年)先后报告20例。近年来未见新病例报导。作者于75年至78年观察到三例,两例手术矫正。现报导如下: 例一:患者乔某,男,18岁。住院号6658。于78年8月以出生后全身关节屈曲挛缩畸形,不能站立行走17年主诉入院。挛缩日渐加重,到就诊时患者不能站立,只能爬行。患者第  相似文献   

7.
1980年~1988年共遇到8例HalIermann-Streiff综合征,2例进行了7年后随访。病人包括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在8岁~32岁之间。临床表现为:①鸟面畸形;②先天性白内障或无晶体在全部病例中均具备;③牙齿异常7例;④体儒4例,其中1例(例7,男,32岁,身高1.23m,体重29.5 kg)前囟门未闭;⑤皮肤萎缩7例,萎缩灶发亮菲薄,特别在鼻尖部,3例有1~2块斑秃;⑥毛发稀少8例;⑦双侧小眼球6例。①和②对本征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癫痫性精神病的临床特点和癫痫与精神病的关系。方法 对 2 0例癫痫性精神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癫痫性精神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分裂症样状态 (1 0例、占50 % ) ,短暂的精神分裂症样发作 (8例 ,占 40 % )和情感性障碍 (2例 ,占 1 0 % )三组症候群。癫痫性精神病发病年龄较晚 (32 .8岁± 1 0 .4岁 ) ,多发于癫痫多年 (1 1 .1年± 7.4年 )发作后 ,与功能性精神病相比 ,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用量小 (氯丙嗪平均 2 2 5mg/d ;奋乃静平均 1 6.5mg/d) ,疗程短 (平均 2 .2周 )。结论 癫痫与精神病在发病机理上主要有因果关系和拮抗关系两种理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可视化环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特点和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经皮内镜可视化环锯治疗的37例单节段胸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男14例,女23例;年龄31~82岁,平均(57.6±11.8)岁;记录体位、住院时间、手术时长和出血量等。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和改良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法对患者术前及末次情况进行评价,并计算改善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硬膜外血肿、切口感染及术后瘫痪。37例患者中,24例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 OLF)患者采用俯卧位;13例侧卧位手术患者中胸椎间盘突出(thoracic disc herniation, TDH)3例,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PLL)5例,OLF+OPLL 5例。住院时间(7.2±1.6)d,手术时长(96.5±20.0)min,出血量(41.9±10.8)mL。VAS评分由(7.0±0.9)分降低至(1.9±0.8)分;ODI由(41.7±2.1)改善至(16.1±1.7);JOA评分由(5.8±1.4)分提升至(8.6±1.4)分。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内镜可视化环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时根据压迫的类型选择不同的体位,对椎管进行充分的减压,手术方式安全微创,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正> 下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原因及临床特点国内外报道结果不一。现将我院1982~1991年收治的468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286,女182例,平均37.3岁。用CF-20I型或CT-MB_2型纤维结肠镜检查。按年龄分为幼年组(2岁~14岁)、青年组(15岁~39岁)、中年组(40岁~59岁)和老年组(60岁~82岁)4组。结果468例出血原因的检出率为92.6%。其中慢性结肠炎占32%,息肉占20.1%,大肠癌占  相似文献   

11.
<正>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心电监测报道较少。作者对117例此类患者进行监测,现将情况报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我院1989年1月~1990年1月117例老年(60岁~87岁)原发高血压病患者,其中男性98例,女性19例,病人选用收缩压≥21.2 kPa(160mmHg),及(或)舒张压≥12.6 kPa(95mmHg)。应用美国MP公司动态心电分析系统。进行24 h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患者接受或不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全身转化风险。方法 回顾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1日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注册登记的OMG患者的资料,按照是否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比较了发病后2年内两组患者的疾病转化风险。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估了免疫抑制治疗时程以及不同免疫治疗方案下的转化风险;使用分层分析,评价了不同亚组因子水平下主要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共收集702例以眼肌症状起病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信息,367例(52.3%)患者被纳入治疗组,平均发病年龄为(50.54±15.1)岁,其中159例(43.3%)为女性。335例(47.7%)患者被纳入对照组,平均年龄(49.1±14.6)岁,159例(47.5%)为女性。治疗组中28例(7.7%),对照组中106例(31.6%)患者在观察期内转化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经多变量校正的Cox模型分析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全身转化风险明显降低(HR=0.24;95%CI:0.15~0.37;P<0.001)。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病人手术应用硬脊膜外腔麻醉(以下简称硬外麻醉)文献报告较少,本文就我院近二年来应用硬外麻醉于高血压病人手术100例,进行分析讨论并浅谈其体会。临床资料: 100例中男性32例,女性68例;年令最大者75岁;最小者18岁,40岁以上者居多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纳入2003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38~72岁,平均55.6岁。其中5人曾经接受过广泛的胸椎椎板切除手术。采用经后路行前方减压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方法(Ohtsuka术式)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即在行椎板扩大切除后,经后方斜向前切除或者漂浮骨化后纵韧带。评估患者术后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手术效果采用改良的JOA评分和Hirabayashi改良率进行评定。结果随访2~10年,术前JOA评分5.2±1.7(0~9分),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8.9±2.3(4~11分),平均改善率(68.3±18.8)%(14%~100%)。术后2例出现迟发感染,8例发生脑脊液漏,1例出现血胸。结论经后路行前方减压胸椎骨化后纵韧带的方法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心源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WHO定义为发病后6h内的死亡者,多数学者定为1h,也有人认为24h)。可见于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如主动脉瓣狭窄)、QT间期延长综合症、WPW综合症、室性心律失常,甚至正常人。其中冠心病死亡人数中约30%甚至高达65%为心源性猝死。现将我院急诊科15年来所抢救的125例心源性猝死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25例中男67例,女58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81岁,平均65岁,≥60岁者82例,占656%。干部41例,工人34例,农民22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对我院6例Durie分期为ⅡA~ⅢB期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施APBSCT,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47.5岁(39~56岁)。结果 6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造血重建中位时间23 d(11~62 d)。移植相关并发症包括发热4例,口腔黏膜溃疡或糜烂3例,转氨酶升高3例,其中1例伴有黄疸,恶心呕吐3例,口腔黏膜血疱1例,腹泻1例。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6~28个月),1例患者于移植后第6个月死于肺部感染,有2例复发,分别在移植后第11个月和第20个月,前者于复发后第4个月死亡,后者经化疗后再次获得缓解。结论 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安全、有效、合并症少;前期诱导化疗阶段应用过马法兰可能是某些患者造血重建延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自制髂骨穿针导向器在重度脊柱侧弯颅盆环牵引中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行颅盆环牵引的脊柱侧弯患者共22例,男9例,女13例;年龄14~28岁,平均17.6岁;cobb角90°~140°,平均108.8°。根据髂骨穿针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导向器组和徒手组,导向器组共10例,采用自制髂骨穿针导向器进行髂骨穿针;徒手组共12例,采用徒手髂骨穿针。每例患者两侧髂骨各置入1枚髂骨针,本研究总穿针数为44枚。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穿刺次数、偏离距离、手术时间、软组织损伤程度、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cobb角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向器组平均穿刺次数为(2.50±0.55)次、偏移距离为(0.50±0.07)cm、手术时间为(30.50±4.46)min、软组织损伤为(1.83±0.75)级、术后住院时间为(4.33±0.82)d;徒手组平均穿刺次数为(4.00±0.76)次、偏移距离为(2.30±1.20)cm、手术时间为(60.13±26.35)min、软组织损伤为(3.38±1.19)级、术后住院时间为(8.88±3.14)d。导向器组2例针道感染;徒手组2例针道感染,2例皮肤坏死,神经、血管损伤各1例。结论自制髂骨穿针导向器在重度脊柱侧弯颅盆环牵引中,能够减少穿刺次数、偏移距离、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陕西省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2—2021年陕西省报告百日咳病例信息,描述性分析百日咳的发病率和分布特征。结果 2012—2021年陕西省累计报告百日咳病例8 270例,发病率在0.21/10万~6.20/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17/10万。6—9月病例数占44.81%(3 706/8 270)。陕南、关中、陕北地区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78/10万、2.47/10万和1.46/10万(χ2=289.638,P<0.001)。0~1岁、1~5岁、5~10岁和10岁~的百日咳病例数(占比)分别为3 884例(46.96%)、2 869例(34.69%)、1 408例(17.03%)和109(1.32%)。在1岁以下百日咳病例中,≤2月龄、3~5月龄和≥6月龄病例数(占比)分别为884例(22.76%)、1 608例(41.40%)和1 392例(35.84%)。结论 陕西省百日咳发病率基本呈上升趋势,关中地区高发,高峰期为6—9月,5岁以上病例增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期侧前路及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4年12月胸腰椎结核5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18~72岁,平均43.1岁;术前采用标准四联抗结核方案治疗2~4周;采用一期侧前方结核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同期经后方多裂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植骨融合情况和术后血沉、Cobb角、VAS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等级变化等情况,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75~290min,平均(248±42)min;出血量300~900mL,平均(420±68)mL。平均随访(24±5.2)月,植骨融合率100%,融合时间(4.7±0.5)月;末次随访Cobb角(8.2±3.1)°,VAS评分(2.1±0.8)分,血沉(17±4.2)mm/h,ASIA评分除3例为D级外,均为E级,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并发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期侧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可吸收螺钉固定及后路Wiltse入路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可以彻底清除病灶,后凸畸形矫正理想,植骨融合率高,神经减压效果满意;可吸收螺钉可以安全应用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的植骨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基因片段。方法以HCV全长cDNA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366bp的核心蛋白基因片段。将其插入连接载体pMD18-T vector中,酶切后再与表达载体pBV220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BV220/HCV-C。经鉴定后温度诱导表达,采用SDS-PAGE电泳及Western-blot检测核心蛋白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经温度诱导后获得目的基因的非融合表达,SDS-PAGE电泳显示在14000 u处有一表达条带;Western-blot结果显示其具有HCV抗原特异性。结论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基因成功表达,对临床诊断试剂和HCV基因疫苗的研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