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了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就要负责",这在不少人的观念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事实上有很多交通事故驾驶员是可以免责的,请看以下几个交通事故的免责案例.  相似文献   

2.
依托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面向职业驾驶员的穿戴式心电数据采集及个体健康状态异常分析技术研究》。"两客一危"驾驶员一直是特重大交通事故的主要肇事者,而疲劳驾驶又是诱发事故发生的三大最主要原因之一。针对疲劳驾驶的隐蔽性,且尚未有科学严谨的检测方法来判断疲劳驾驶,并预防疲劳驾驶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面向公路运营行业职业驾驶员,基于可穿戴式的心电监测设备,对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心电数据进行实时监测,进行疲劳程度分析与管理。研究结果有助于"两客一危"相关管理部门及运营企业对驾驶员的管理,以减少运营车辆造成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3.
基于道路交通事故防治三道防线综合防治控制系统理论(简称"三道防线"),针对驾驶员受干预后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进行描述和分析.当驾驶员经过"三道防线"干预之后,其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会被受到调节,在实践中,其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得到了一定控制.本文采用泊松随机分布理论对驾驶员受干预后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进行数学建模,并用专家评价法确定各主因子的权重,检验模型有效性,通过做仿真实验可将实验结果更好地用于调整"三道防线"系统,有利于驾驶员个体的个性化预防与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黄卓 《驾驶园》2001,(6):25
笔者长期与驾驶员打交道,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时间作过归类研究,发现驾驶员开车至少有三个"危险时辰".  相似文献   

5.
目前,有不少汽车驾驶员对坡道缺乏基本的驾驶技能和常识,经常发生交通事故。笔者对上、下坡道如何安全驾驶谈点粗浅的认识,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事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经常与驾驶员朋友打交道,耳闻目睹了许多驾驶员,从事几年或几十年驾驶生涯,但从没有发生过交通事故或被交警罚款现象。缘何?近日,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十几名驾驶员,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家里都摆有不少交通安全方面的报刊、书籍。  相似文献   

7.
赵怀 《驾驶园》2012,(11):7-7
"十一"长假期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8422起,造成794人死亡。其实,这组触目惊心的数据相比去年同期大大下降,而且低于全国平均的"8天车祸致死人数"。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的统计,机动车驾驶员的违法行为造成了大多数的交通事故,换句话说,很多驾驶员  相似文献   

8.
从事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我,接触了许多驾驶员,他们从事多年或几十年驾驶生涯,但从没有发生过交通事故或被交警处罚的现象.近日,笔者走访了十几名驾驶员,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家里都摆有不少交通安全方面的报刊书籍.驾驶员卢自友说的好:"这些书报刊是我学习的法宝,从中学到很多交通安全常识和安全驾车的好经验,同时还能借别人'堑',长自己'智'".  相似文献   

9.
郑梁  赵荣 《汽车运用》2007,(2):36-36
山区道路上坡、下坡的路面多,驾驶视线盲区多,交通事故发生频繁。近年来又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值得驾驶员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从交通事故的事后分析中发现,驾驶员因服用一些药物而导致交通事故的现象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吃什么药,对于驾驶员来讲应慎重,因为有些药物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服用这类药物后,驾驶员有可能出现困倦,驾驶动作不协调,以致于发生不应发生的交通事故。奥地利科学家柯互格涅夫调查了9000例交通事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2004年以来,甘肃省公路收费站经常发生"逃费十几元,引起重伤案"的"冲卡"道路交通事故,虽见诸报端,但未引起驾驶员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个别驾驶员重演"冲卡"逃费事件,甚至逆道冲卡,造成人员伤亡的恶果.  相似文献   

12.
不少的交通事故是由于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采用不良手势操作转向盘造成的。设计不良手势操作检测装置就是要监测驾驶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是否有不良手势,若有对驾驶员进行语音报警或提示装置,则可有效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高翔 《驾驶园》2001,(12):25
发生了交通事故,受损害方的当事人最为注重的就是能得到多少赔偿,而不是考虑应承担多少责任.人们总是抱着"出了车祸司机方面出钱"的想法,自持"汽车不敢轧我"的心态,常常在马路上闲庭信步,与汽车争道抢行,一旦酿成交通事故,首先被指责、甚至围攻的就是驾驶员.也有些驾驶员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考虑,或认为反正投了保,甘愿出钱"消灾"(在外地发生事故更是如此).因此,加大了交通事故的处理难度.  相似文献   

14.
方儒学 《驾驶园》2005,(7):29-30
从根本上来讲,事故往往发生在"突变"时刻.驾驶员正确地掌握"突变"的先兆是预防交通事故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但据调查表明,大约有1/4的驾驶员不吃早餐,有1/2的驾驶员对吃早餐马马虎虎.其实,这样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容易导致发生车祸.有关部门针对126名不吃早餐的驾驶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其中有29%的驾驶员是由于低血糖而发生过交通事故的,因此呼吁:不吃早餐莫开车.  相似文献   

16.
当今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如何科学有效地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已是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本文以现有的驾驶员管理体制和车辆的保险制度为基本依托。建议建立驾驶员的驾驶信用体系。通过驾驶员信用管理体系的应用。从驾驶员个人和社会的角度迫使驾驶员更加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减少交通违章行为.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起到预防交通事故,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突然"情况对驾驶员来说,相信并不陌生,它是由驾驶员的感知、判断、处置等过程与运动过程中的客观事物相矛盾而产生的.在平时的行车安全分析会和交通事故处理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驾驶员常以"突然"情况来炫耀自己的驾驶技术或者为自己开脱事故责任,其实这样做非常可悲.因为造成"突然"情况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据资料统计,在一天中下4-6点钟之间,驾驶员最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而且事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白天。通过对黄昏时间发生的多起交通事故进行分析,发现驾驶员黄昏行车事故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安靖 《驾驶园》2008,(9):66-66
近日和交通事故勘察现场民警闲聊,谈起交通事故发生有没有规律性时,那位民警说就怕下雨和大雾天。据他说,天气好时,一般不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更少,一旦天气恶变,事故就会接踵而来。笔者通过采访有经验的老驾驶员,总结出以下10条雨天开车的经验,供驾驶员们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9月18日,浙江省温岭市驾驶员协会松门分会工作人员带着10多位"准驾驶员",到松门镇南一村,看望慰问事故受伤驾驶只毛某,并请毛某讲述自己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教育,使这10多位"准驾驶员"感触很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