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实现对接触网定位器坡度的动态测量,提出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定位器坡度的动态检测算法。采用中值滤波算法和维纳滤波算法对拍摄到的图像序列进行图像预处理;对序列图像中的接触网定位器进行提取识别以及角点检测;选用NCC角点匹配算法对检测序列图像中检测到的角点进行匹配;在匹配角点的基础上,利用基于仿射不变性的直线匹配算法,对各幅图像中的直线进行匹配,从而可以自动获取图像序列中各图像直线的夹角,实现定位器坡度的自动动态测量并且减小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哈大线Re200C接触网定位装置的设计特点,施工方法,定位器的动态抬升,受力状况和定位器坡度的检测方法。并给出了在各种线路外轨超高的情况下Re200C接触网的定位器最大坡度值。  相似文献   

3.
黄河 《电气化铁道》2017,28(6):34-35
对接触网定位器的2种计算模型进行比较,找出了计算结果的差异,得出了定位器坡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定位器坡度是保证弓网关系安全的重要参数,定位器坡度的计算是腕臂装置安装的核心。本文根据高速铁路接触网的设计要求,针对水平曲线工况下定位器坡度的计算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接触网定位器坡度计算及定位安全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接触网定位器坡度是弓网关系的重要参数,定位器坡度不仅要满足受电弓动态包络限界的安全要求,还要满足其自身受力和抬升的基本要求,同时定位器坡度的计算应是接触网腕臂安装设计的核心,因此,探索并总结定位器坡度计算的原则、方法及采取的有关安全措施十分必要。研究结论:线路设计的参数和接触线额定张力、拉出值、跨距及定位器结构参数决定着定位器初始状态的坡度,合理确定接触线额定张力、拉出值及跨距等设计参数是定位器坡度安全可靠的前提。接触网腕臂安装设计应围绕着定位器计算坡度进行,否则将影响预配计算的精度甚至导致部分预配安装需要现场重新调整。采用定位管支撑及定位器防风拉线等措施,能够更好满足接触网几何结构在运行风荷载等作用下不偏离允许范围并保障受电弓运行安全,使得定位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接触网定位器坡度是弓网关系的关键参数,在我国现行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中还没有对定位器坡度的大小做明确界定,但在京福高铁的接触网设计图纸中明确规定接触网定位器坡度为8度到13度,以确保安全运营的需要。因此,结合自身在京福高铁安徽段的监理经验,探讨并总结高铁接触网定位器坡度问题的监理重点,可为同类工程监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研发背景定位器坡度是一项重要的接触网安全性检测项目。接触网定位装置中(见图1),红色部分为定位器,绿色部分为定位管。受电弓经过定位装置时,其对接触网的接触力导致接触线及定位器有一定程度的抬升。因此,定位装置(定位器、定位管等)的结构和安装状态应保证受电弓通过定位点时接触线能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抬升,且不产生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接触网定位器与受电弓的相对位置关系直接影响弓网运行安全。通过合理设置拉出值和定位器坡度,既能保证弓网受流性能和弓网安全,又能降低受电弓滑板的损耗。通过对直线、曲线区段跨距值、拉出值、定位器坡度、第一吊弦点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详细研究,为高铁接触网设计优化提供依据。通过研究,在接触网其他主要设计参数一定的情况下,得出针对直线、曲线区段的不同跨距下拉出值的推荐设置,在保证定位器具有合理坡度值的同时,使得受电弓与定位器的匹配关系更加安全可靠,可指导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接触网定位器坡度问题的深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接触网与受电弓关系直接影响到运营安全.接触网是通过接触线和定位器与受电弓相互作用,它们的动静态空间位置、相互作用力是确保弓网性能的关键.本文对定位器坡度、接触网在直线和曲线的拉出值、第一吊弦点位置设置及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详细研究,为高铁接触网设计优化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定位器坡度与导线张力、第一吊弦点位置、拉出值、跨距、定位器及定位线夹重量、曲线半径及外轨超高等因素有关;(2)在接触网其它主要设计参数一定的情况下,时速300 km/h及以上高速铁路接触网定位器坡度直线区段按不小于8°控制,曲线区段按最小不小于6°、最大不大于16°控制是合理的;(3)直线和半径较大曲线区段接触网拉出值±200 mm、第一吊弦距定位点5 m对保证定位器坡度是合适的参数选择,可指导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定位器脱落已成惯性故障,给运行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本文分析了定位线夹、定位器结构参数及匹配关系,分析定位器脱落原因,提出利用1C检测波形和4C图片对定位器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并制定定位器脱落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BIM技术逐渐应用于接触网的工程设计中,在实现精确的细部设计同时,也对相关计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将接触网零部件参数化,建立全局坐标,引入空间向量概念,根据定位器的受力情况计算得出任意区段内所有悬挂点处定位器坡度,进而再根据具体安装形式计算得到悬挂装置零部件长度及空间位置等信息,实现BIM模型设计.利用该方法,打...  相似文献   

12.
高速动车接触网运营安全的需求使得接触网关键零部件的缺陷自动检测成为一份有意义的工作。针对接触网巡检图像的定位器缺陷检测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深度表示和直线检测的目标检测一体化算法。该算法采用选择搜索算法获得定位器在图像中可能存在的备选区域,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计算图像的深度特征,通过多任务学习的算法求得定位器的局部区域。随后,利用Canny边缘提取和Hough直线检测的方法在局部区域内精确检测定位器直线。针对接触网巡检图像的实际应用场景,对该算法在不同场景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解决实际场景下的定位器缺陷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会杰 《电气化铁道》2011,(3):24-26,39
强风地区高速铁路接触网尚无成熟运营经验,相应的接触网设计方案也在探索中.经过有限元分析发现,在侧向风吹时,接触线正反定位竖直方向呈现一定高差,甚至会出现一定位器向上抬升、相邻定位器向下抬升情况,由此产生了接触线坡度,进而影响了弓网受流质量.本文针对该情况提出了预坡度新概念,将因强风产生的接触线坡度降低了1/2.经过弓网...  相似文献   

14.
强风地区高速铁路接触网尚无成熟运营经验,相应的接触网设计方案也在探索中。经过有限元分析发现,在侧向风吹时,接触线正、反定位竖直方向呈现一定高差,甚至会出现一定位器向上抬升、相邻定位器下降情况,由此产生了接触线坡度,进而影响了弓网受流质量。文章针对此情况提出了预坡度新概念,将因强风产生的接触线坡度降低了1/2。经过弓网动...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行接触网定位器倾斜度检测方法效率低下、精确度不高的现状,研究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接触网定位器倾斜度自动测量方法.应用图像分割、剔除干扰线、图像细化等算法,对采集到的接触网定位装置的图像进行处理;然后用改进的Hough变换检测细化后的图像,对图像中相邻的特征象素点进行聚类并做感知编组;最后用随机Hough变换(RHT)...  相似文献   

16.
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4C)对接触网零部件进行检测,需要接收触发信号。定位触发设备运用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得到定位器相对车顶的高度信息,经过编码器脉冲分频、定位器高度自识别、定位器判断、脉宽调制4个环节,实现对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相机、光源的精准触发。基于定位触发设备的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在某试验基地和运营线路进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触发信号精准,检测装置可清晰地拍摄出支持装置、吊柱座、接触悬挂等设备照片,照片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在高速铁路接触网支撑与悬挂装置中,等电位线起到保证定位管与定位器间可靠电连接的作用。当其发生散股故障时,会对定位器支座造成电化学腐烛,甚至导致定位器与支座连接处断裂脱离,影响行车运行安全。针对高速铁路接触网支撑装置等电位线散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级联Faster R-CNN目标定位的等电位线不良状态检测方法。通过分析接触网4C检测车采集到的接触网支撑及悬挂装置图像,利用第一级Faster R-CNN获得定位器支座部件特征并实现定位;利用第二级Faster R-CNN学习等电位线散股故障特征;通过对比分析等电位线正常及故障占比,实现等电位线正常与故障分类。实验表明,本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实现等电位线不良状态检测,测试集识别准确率达到94.5%。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接触网腕臂支持装置大量采用铝合金材质,降低了支持装置的重量,提高了定位点的弹性,但由于铝合金部件机械强度低于镀锌钢件,导致高速铁路铝合金部件出现一些断裂缺陷,特别是定位器底座断裂问题更为严重。对定位器底座受力情况进行研究,使用有限元软件对其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定位器底座材质、夹杂物及金相组织进行检测,提出定位器底座断裂为铸造工艺、振动疲劳及环境污染(SO2和Cl等酸性物质)等综合因素导致,并据此提出预防及整治措施,为高铁铝合金材质零部件的检查检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周萌 《西铁科技》2006,(1):17-19
本文以试验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定位器失效原因分析,找到了定位器失效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对定位器的设计制造、运行与检修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介绍橡胶件静、动态试验要求的基础上,对209HS准高速转向架的ZSD3橡胶堆定位器的高、低温试验和静、动态试验工况及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比较,选择了适合高,低温要求的橡胶堆定位器的材质,保证了定位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