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舶密封装置Ω弹簧组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建立船用密封装置Ω弹簧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用Ansys11.0进行单片弹簧的强度、刚度、补偿量、比压等特性分析,给出弹簧片与Ω弹簧组的结构与补偿特性.针对弹簧组的承载情况和位移补偿要求,进行动力响应分析,给出Ω弹簧组的轴向、径向及混合振动补偿特性.  相似文献   

2.
柯明纯  黄敏  常悦  吴堂荣 《船舶工程》2019,41(12):92-94
本文对Ω弹簧材料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开展材料成型回弹系数研究、热处理工艺研究及时效热处理对成型尺寸的影响研究,确定了Ω弹簧的工艺参数,成功研制了船舶艉轴密封装置Ω弹簧组件,并通过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3.
新型艉轴密封装置的有限元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NSYS软件对新型艉轴密封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首先利用非线性壳单元、层合壳单元以及实体单元建立了艉轴密封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弹簧金属片的最大应力区域、得到了弹簧组结构的刚度曲线、补偿量-比压曲线,最后对艉轴密封结构在轴向、径向周期激励共同作用下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弹簧金属片形状及厚度对结构密封性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了该新型艉轴密封结构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新型尾轴密封弹簧组冲击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nsys软件对轴密封弹簧组进行了冲击载荷响应分析研究.根据前联邦德国国防军舰建造规范BV043/85,采用2个正、反半正弦波输入冲击加速度,进而模拟轴密封装置冲击载荷作用的时间历程.通过比较不同冲击环境下动、静环端面接触压强与比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冲击作用对该轴密封弹簧组端面密封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的结果验证了轴密封装置在冲击环境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船舶尾轴密封Ω型弹性元件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船舶尾轴密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力学分析,确定Ω形状和原材料厚度,选择合理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提出了一种具有磨损自动补偿及能承受冲击作用的新型Ω型弹性元件为主体的尾轴端面密封装置的设计与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型船舶艉轴端面密封装置的结构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出了结构紧凑且具有轴向、径向弹性补偿能力的新型艉轴端面密封装置,对该船舶艉轴端面密封装置的抗冲击能力、Ω形弹性补偿体和密封摩擦副进行了设计计算,并对装置的性能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运用热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箱型立柱内部隔板筋板节点进行了焊接残余应力的有限元分析。首先对结构进行温度场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焊接应力应变的分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两种设计方案对应的立柱分段模型分别进行了建模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作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焊接横向残余应力和焊接横向弯曲应力可以用来表征接头冷裂纹倾向。  相似文献   

8.
张磊  张力钧  刘衍  楼杉 《船舶工程》2017,39(1):77-81
根据某大型船用升降平台的密封性能要求,对比分析了线密封形式与面密封形式的特点,确定了面密封的结构形式。基于ANSYS软件,采用2D-Model建立了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的Mooney-Rivlin模型,分析了密封圈在不同压缩量时的密封性能,得到密封圈的最优压缩量,可为后续密封结构缩比样机的研制及密性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具有特殊肋骨型式的耐压壳体强度与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具有装配型和宽扁型2种特殊肋骨型式的耐压壳体进行强度与极限承载能力分析.针对装配型肋骨的耐压壳体,对比其与传统加筋圆柱壳的强度特性,分析其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分布,以及肋骨与壳体之间的装配间隙对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针对宽扁型肋骨的耐压壳体,分别采用体单元和壳、梁单元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2种建模方式下结构强度及极限承载能力计算结果的差异性.计算结果表明:具有装配型肋骨的耐压壳体,外载荷与结构应力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装配间隙越小,极限承载能力越强;具有宽扁型肋骨的耐压壳体,2种建模方式对其强度结果有一定的影响,而对极限承载能力的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徐百汇 《中国修船》2012,25(2):10-13
通过对某型进口柴油机的气体减压阀的结构研究,分析了减压阀压力调节方式、压力比较机构、调压弹簧配置方式、阀芯受压形式和阀口密封形式等结构,深入研究了减压阀的密封性能、阀芯功能,提出了减压阀进口原件属阀芯力反馈带自密封特性的非完全平衡减压阀结构型式,阐明了该型减压阀设计的关键技术,为气体减压阀自主设计和维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针对船舶结构和设备采用不同建模方式,建立4种水下远场爆炸载荷作用下全船结构冲击响应计算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船体结构局部与总体冲击响应。结果表明:船舶骨材结构与设备的建模方式对结构局部冲击响应如加速度、应力等影响很大,而对结构的总体响应如剖面弯矩等刚性安装设备采用质量点均摊的方式处理以减小建模的工作量。对于大型的弹性安装设备,需采用质量点和弹簧单元仔细建模。  相似文献   

12.
某船MF型艉轴管端面密封装置漏水原因分析和维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MF型艉轴管端面密封装置是近几年使用的一种新型艉轴密封装置,缺乏相关技术资料。文章对某船MF型艉轴管端面密封装置漏水原因及维修措施进行分析介绍,希望为船舶维修人员和船舶使用管理人员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弹簧材料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开展材料成型回弹系数、热处理工艺及时效热处理对成型尺寸的影响等研究,确定了?弹簧的工艺参数,成功研制了船舶尾轴密封装置?弹簧组件,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其正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为设计某型原油输送装置旋转接头并校核其强度性能和密封效果,先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计算,然后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仿真分析,获得了旋转接头的综合应力云图、变形云图和密封效果图。结果表明,旋转接头的最大应力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满足使用要求;最大变形量较小,且发生在非关键部位,满足使用要求;旋转接头的密封面贴合紧密,密封效果良好,不会产生泄漏。  相似文献   

15.
杨晓一  郭光辉  郑俊 《机电设备》2020,37(1):5-12,16
针对船用集装箱短途运输效率低、作业方式粍能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集装箱转运装置,该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控简便、灵活快捷的特点。该装置由转运车、自装卸装置和遥控盒3大部分组成。使用有限元软件对该装置的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和优化,分析了其主要部件的受力形式和应力分布特点,并以实例建模计算的方式验证了其结构形式。这种设计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也使该装置的整体性能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6.
利用ANSYS软件对轴密封弹簧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首先通过MSC.Patran2008将轴密封弹簧组结构进行离散化处理,建立简化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将该模型导入Ansys12.0中进行密封端面温度场分析。通过瞬态分析方法得到运转过程中端面特性的变化状况,进而获得时间响应下轴密封弹簧组的动态特性;通过施加稳态热边界条件,对端面进行稳态分析,更好地掌握轴密封弹簧组热一结构耦合机理,提高轴密封弹簧组抗变工况的能力。数值结果表明了该轴密封结构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流致振动进行海流能发电是当前可再生能源研究的重点,用磁悬浮支撑代替金属弹簧提供弹性回复力能有效延长装置使用寿命。本文基于等效磁荷法对永磁体间磁力求解,构造磁力弹簧位移函数,将磁力函数代入到STAR-CCM+中利用流固双向耦合法对单圆柱振子进行计算,研究磁悬浮支撑单圆柱振子在不同流速下的振动响应。结果表明:永磁弹簧压缩量为1.2D情况下,l=0.06 m的振子在0.4~1 m/s流速区间内能够保持较高的振幅与频率,l=0.07 m和l=0.08 m的振子在0.8~1 m/s流速区间内的频率较大,能达到2.6 Hz。  相似文献   

18.
介绍某巡逻船SMB型尾轴密封装置的特点,分析了SMB型尾轴密封装置漏水的原因,对SM型尾轴密封装置与SMB型尾轴密封装置的性能特点进行比较,根据巡逻船的工作水域环境、安装使用条件,提出用SM型尾轴密封装置代替SMB型尾轴密封装置的改进措施。实船应用结果表明:使用SM型尾轴密封装置工况稳定,未出现漏水现象,可延长上排周期,节约修船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王显辉 《中国水运》2009,(10):137-139
本文首先对尾轴密封装置的工作条件及重要性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内河船舶常用的两种尾轴密封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别进行了说明,并针对不同的尾轴密封装置和检验种类,对检验方法进行了重点解析。最后对尾轴密封装置的优化和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凹型加肋锥-环-柱结合壳强度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考察凹型加肋锥-环-柱结合壳的力学行为,设计制作了3个凹型加肋锥-柱/锥-环-柱结合壳系列精车模型,采用分区样条等参元方法对它们进行了应力计算.分别对3个模型进行了静水外压试验,测量其应力,计算应力与实测应力吻合较好.模型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凹型加肋锥-环-柱结合壳能有效降低锥、柱壳结合部的应力峰值.通过对模型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一些对指导凹型加肋锥-环-柱结合壳结构设计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