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摩托百宝囊     
摩托车后视镜的安装方向 后视镜虽然小,但对于车辆安全驾驶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日常行驶中,经常发现很多摩友喜欢将后视镜呈纵向直立形式安装,从而造成正常驾驶时,由于身  相似文献   

2.
正后视镜在摩托车上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驾驶员可以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车辆行驶的情况,能有效降低安全隐患,为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市场上后视镜的形状多种多样,包括圆形、菱形、正方形和异形等。标准对于后视镜没有具体的外观设计要求,一般都是根据整车造型进行设计,与整车造型相呼应、风格协调一致即可。后视镜在车身上的安装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有的通过支架安装后视镜,也有的将后视镜固定在导流罩上。市场常见后视镜见图1。  相似文献   

3.
据悉,重庆北碚汇辰研究所应用技术部根据公路交通的实际状况,为消除车辆交会时的事故隐患,最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摩托车安全示宽后视镜,其它机动  相似文献   

4.
七、关于后视镜方面的问题为看清后方车辆,保证行车安全,大排量摩托车必须在于把上安装后视镜。(参看ECE第81号法规,日本机动车安全标准第三章第38条) ECE第81号法规规定,带或不带边斗的两轮机动车要在手把上安装后视镜。所有的后视镜均应可调。反射表面边缘应包裹在衬盘内,在各个点及各个方向上,衬盘圆周的各点及各方向的“C”值均应大于等于2.5mm。周围应具有一个“C”≥2.5mm的数值。如果反射表面伸出衬盘,突出部分边缘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2.5mm,在大致平行于车辆纵向中央平面  相似文献   

5.
新版GB 17352—2010《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后视镜及其安装要求》标准2011年1月10日发布,2012年1月1日实施。本文主要讨论GB 17352—2010标准与欧标ECE R81《关于后视镜认证和带有或不带边斗的两轮机动车车辆在手把上安装后视镜认证的统一规定》法规在技术内容上的主要差异、与GB 17352一1998老版标准的主要差异、新版标准的基本要求和试验方法及笔者对标准中一些问题的分析,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汽车变道安全问题,以机动车后视镜为研究对象,运用框痕技术,将实际安全变道距离拟合到后视镜上,设计一种科学分辨变道的新型后视镜,通过观测后视镜框痕来辅助驾驶员进行变道,为车辆的安全变道提供科学依据,减少车辆误变道和缓解驾驶者变道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7.
汽车外后视镜是车辆主动安全防御性的重要设备。有经验的驾驶者都知道,后视镜性能不佳(存在盲区或视野宽度不足)会严重影响驾驶安全。为保证驾驶员在操作过程中,得到充足的后视镜视野反馈信息,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对某重卡汽车的外后视镜进行视野分析及法规校核。  相似文献   

8.
杨忠敏 《汽车运用》2004,(10):33-33
后视镜俗称倒车镜,是汽车主动安全装置,用来观察汽车两侧和后方的情况,被驾驶员形象地称为“眼睛”。后视镜通常分为车外后视镜和车内后视镜两种。车外后视镜一般设在汽车两侧,其作用是让驾驶员观察汽车左右上、下车人员和两旁的行人、车辆以及其他障碍物情况,以确保行车安全。车内后视镜供驾驶员观察车内乘员情况或倒车时观察车后行人与车辆情况,在夜间还可以防止后续车辆的前照灯光引起的眩目。车外后视镜其位置直接关系到驾驶员能否观察到汽车两侧和后边的情况,而驾驶员调节它的位置又比较困难,尤其是前排乘员一侧的后视镜调整更是不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车辆保有量水平的增加,车辆盲区导致的交通事故频发,为改善车辆盲区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人体工程学理论具体分析重型车静态盲区的方法。文章以国内某款重型车为研究对象,根据后视镜物理参数,在人体工程学和人体统计学理论研究基础上,采用眼椭圆法,得出后视镜的水平和垂直视野,并参照国内外有关重型车视野的标准和后视镜范围的规定,确定了后视镜的盲区边界,结合驾驶室前部、A柱及右侧盲区,详细分析了车辆静态条件下的视野范围。  相似文献   

10.
汽车后视镜主要供驾驶员观察汽车左、右两侧的行人、车辆及其它物体的情况,以确保行车和倒车时的安全。后视镜一般安装在汽车驾驶室外部的两侧,为了调整方便,现代轿车多采用电动后视镜。本文主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