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通过分散聚合制备了丙烯腈-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共聚物(Poly(AN-co-PEGMEMA)),并将其共混聚偏氟乙烯PVdF(Poylinylidene Fluioride)以制备改性多孔PVdF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多孔膜外观,膜的孔径约在1.0~5.0μm之间,这有利于液体电解质的进入;此外,由于共混物极性较高使多孔膜有较好液体电解质溶涨能力.最终多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室温离子导电率较高,可达10-3S.cm-1数量级,其电化学稳定窗口超过4.6 V,这些性能都表明其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开发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紫外光辐照制备半互穿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组成中的预交联组分利用溶胶一凝胶法合成.通过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力学拉伸测试仪、扫描电镜、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线性扫描伏安法等不同测试方法对不同比例下制得的半互穿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进行表征.其断裂强度达到6.58MPa,断裂伸长率为127.2%;且室温下离子导电率达2.34×10^-3S·cm^-1,相对于锂电极的电化学稳定窗口达+4.6V.研究表明,此类半互穿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同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3.
文中合成了一种离子型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马来酸锂(Poly(MMA-co-maleic lithium)),并将其与聚环氧乙烷( PEO)共混,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得应用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表明,PEO链段的结晶度由于离子型聚合物的共混以及液体电解质的增塑作用得到了有效抑制,有利于增加体系的无定形区,促进锂离子在体系中的传递.电化学测试表明:该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可达10-3 S/cm数量级,电化学稳定窗口超过4.5 V,这些性能都表明其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开发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抗腐蚀性对于船用材料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由铝合金构成的舰船材料很容易遭到海水腐蚀,为解决此类问题,对铝合金材料表面进行转化膜涂覆。本文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乙醇和水为反应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铝合金表面的纳米级转化膜,并对甲酰胺在溶胶凝胶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同时对涂覆二氧化硅纳米转化膜的铝合金片进行盐雾实验,从而得到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的纳米二氧化硅转化膜对船用铝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催化方式和水硅比对正硅酸乙酯的溶胶凝胶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SiO2凝胶,研究了H^ 浓度和催化剂的阴离子类型对TEOS的水解和聚合结构的影响,以及水硅比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催化方式、H^ 离子浓度和水硅比等对凝胶化时间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催化方式和水硅比对正硅酸乙酯的溶胶凝胶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SiO2凝胶,研究了H+浓度和催化剂的阴离子类型对TEOS的水解和聚合结构的影响,以及水硅比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催化方式、H+离子浓度和水硅比等对凝胶化时间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萃取-活化方法制备了由PVdF2801聚合物电解质膜,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机械强度、在 1M LiPF6-EC/DMC(质量比2:1)电解液中的吸液率、离子电导率、电化学稳定电位窗口等。结果表明30% PVdF2801-20%发烟硅-50%DBP膜的吸液率、机械强度、离子电导率明显优于50%PVdF2801-50%DBP膜, 经过萃取浸电解液后30℃时其电导率为1.8×10-3S/cm,以不锈钢为工作电极时的电化学稳定电位窗口高达 5.1V,与高压阴极之间是相容的,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理论计算,结合所选用的气凝胶材料厚度规格,初步确定了不同管径、不同温度下,气凝胶保温层的厚度;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气凝胶的保温性能,根据所需包覆物体实际形状,制定相关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9.
通过CV法(循环伏安法)在铅笔芯电极上成功制备了聚L-苏氨酸修饰膜,研究了铅笔芯修饰电极上的最佳聚合条件和对苯二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该修饰电极应用于流动注射不可逆双安培检测体系中性能良好。作为普通的电极材料,通过电化学修饰方法使其性能更加优化,具有潜在实用价值。由于体积微小、响应灵敏,故有利于在此基础上研发新型简易的生物及电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10.
通过CV法(循环伏安法)在铅笔芯电极上成功制备了聚L-苏氨酸修饰膜,研究了铅笔芯修饰电极上的最佳聚合条件和对苯二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该修饰电极应用于流动注射不可逆双安培检测体系中性能良好。作为普通的电极材料,通过电化学修饰方法使其性能更加优化,具有潜在实用价值。由于体积微小、响应灵敏,故有利于在此基础上研发新型简易的生物及电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11.
隋鑫  张斌  赵书利  王磊 《船电技术》2021,41(1):1-5,10
固态电解质是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包括无机固态电解质、聚合物电解质、复合固体电解质,其中无机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最高,应用前景广阔.但是,无机固态电解质界面兼容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无机固态电解质与电极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物理接触,界面电阻较高.差的界面浸润性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不利影响在高倍率情况下尤为突...  相似文献   

12.
聚合物减阻涂层在赛艇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豆照良  汪家道  余锋  陈大融 《船舶工程》2010,32(5):47-49,62
为了减小赛艇航行中所受摩擦阻力,以改善其水动力学性能,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提出了一种符合国际艇联规定的新型减阻技术.采用高压空气喷涂工艺,将涂料喷涂到赛艇表面,涂料固化后形成聚合物涂层.在深水拖曳水池中,分别对常规水力学光滑的赛艇和涂敷聚合物涂层的赛艇进行了阻力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与常规水力学光滑的赛艇相比,涂敷聚合物涂层的赛艇所受摩擦阻力有所下降;随航速提高,摩擦阻力下降的绝对值呈增长趋势,聚合物涂层的减阻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FH-1高聚物复合管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防污性、高分子聚合物高阻尼特性和高性价比的优点,使其在舰船海水管系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大.在收集了海军主要海水管系材料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与铜镍合金管(B10)和环氧树脂涂塑管比较,阐述了FH-1高聚物复合管在未来舰船海水管系使用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一种碱性固体电解质的离子传导行为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其对K 等离子的渗透作用.实验表明,该碱性膜工作时是依靠K 的迁移来保证反应的连续进行,是一种应用于碱性环境的阳离子交换膜,且该碱性膜具有微孔结构,对离子半径小于膜孔径的离子有渗透现象.该碱性膜适用于碱性电解水制氢/氧技术,且其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疏水脆性聚合物/水溶性添加剂复合材料在水中的降解失效机理,建立了此类材料的降解失效理论预测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了PE/PEO复合材料在模拟海洋环境的盐溶液中降解10周后的拉伸强度,与相关试验结果相吻合,并由此得出结论:PE/PEO复合材料吸湿后的拉伸强度与其孔隙率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该模型为此类材料的优化设计提供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四氯化碳为有机溶剂代替酒精,清洗掉了雷达机柜内金属线路板表面铬金属膜上的甲基硅油保护液,使三防漆能够均匀地涂敷在金属线路板表面,可以充分发挥三防漆对雷达机柜内电子装备的防护作用。从实用性和化学热力学的角度分析了选择四氯化碳作为甲基硅油清洗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碱性固体电解质和聚苯硫醚非织布两种无石棉隔膜在碱性电解水领域的应用,它们耐高温、耐腐蚀、隔膜电阻低、测试时间内电性能优良,作为石棉隔膜的替代物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为依托,通过斜拉索PE护套的施工性能试验,研究长、重索在提升过程中PE的拉伸受力情况、吊索夹具夹紧斜拉索时PE护套的抗压受力情况以及PE护套同索夹橡胶垫间的摩擦系数,从而选定相关施工参数。在整个斜拉索安装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索夹滑移或PE护套压伤的情况,确保了斜拉索的施工安全、质量与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在单层牯弹性圆柱管吸声覆盖层的基础上,发展了嵌入低剪切波波速包覆层即双层粘弹性圆柱管的吸声结构的理论模型.推导了轴对称波特征方程的低频近似解,并根据牛顿迭代法进一步计算精确解,为吸声覆盖层的低频性能快速预报提供基础.数值分析表明包覆层嵌入比例的增加、或者包覆材料剪切波速的减小能有效地改善低频吸声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