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海运》2010,(4):10-21
过去,中国港口在世界默默无闻,现在它们却正在改变着全球港口业的格局,全球港口业迎来了中国时代。近年来,在经济形势良好导致港口高回报的利益驱动下.地方建设和发展港口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全国沿海、沿江省市掀起了港口建设的热潮,甚至有些沿海县城都把建港作为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2.
"天天马士基"的推出可以看出班轮市场的竞争拼的是服务和创新。这对于中国的航运界也好还是中国的港口界也好都将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牢牢抓住服务和创新的理念也将成为港口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林琳 《珠江水运》2009,(6):16-17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港口发展最为强劲、变化最为明显、业绩最为辉煌、经验最为丰富的一年。进入“青春期”的中国港口势如破竹跑进世界航运大国梯队。专家预言,如果没有2008年第四季度突如其来的金融飓风,中国港口将是镁光灯下最耀眼的领跑者。也有人认为,此次金融风暴将成为中国港口的“成人礼”,危机过后,中国港口将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这一过程既无法跨越,也不能省略。  相似文献   

4.
盟岩 《中国港口》2013,(11):I0001-I0001
<正>"中国港口业的‘肥大’不等于‘强大’,中国港口的吞吐量并不能代表中国港口的综合实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中国航海博物馆首任馆长、中国港口协会名誉会长、交通部原副部长徐祖远先生在刚刚落幕的"2013中国港航发展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国港口航运物流展览会"致词中表示。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低利率的环境下,由于港口业的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大量低成本的资金流向港口业,特别是着眼于长期投资,目标回报率要求在10-15%的基础设施基金。未来投资趋势将持续,还是将转化为投资过剩?港口业专家、银行家和上游的设备供应商一致认为支持港口投资的要素仍在发生作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有相对低成本的基金源源不断地流向港口业。  相似文献   

6.
钟彩 《珠江水运》2013,(20):29-31
过去,中国内地港口在世界港口中默默无闻,现在它们却正在改变着全球港口业的格局,全球港口业迎来了中国时代。一直有观点认为,我国是航运大国,而非航运强国;我国是造船大国,而非造船强国。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我国是港口大国,也是港口强国。  相似文献   

7.
港口若要谋求未来发展,提升竞争力,必须紧紧抓住后危机时代的机遇,通过创新功能实现转型发展。根据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港口发展报告》2013年第一季度季报显示,2013年首季全球港口生产运输状况相对平稳,同比出现负增长的港口较去年下半年明显减少,预示随着经济的缓慢复苏,全球港口行业正处于逐渐企稳回升的轨道。但目前偏弱的经济复苏力度对港口生产运输的提振依然有限。因此,就全年来看,全球港口业将实现小幅回暖,吞吐量增速大幅反弹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8.
近日,中国港口协会理事长陆海祜在宁波召开的中国港口协会六届二次理事会上提出,协会要成立港口研究中心,加强对港口业规律性的研究。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自觉把握21世纪港口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把握国内外港口发展的动态和大势,对港口规划、发展等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同时要本着为港口企业服务的宗旨,对港口行业中普遍关心的重点、热点和带有发展方向性的问题,对影响港口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时组织专项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9.
一、天津港集装箱的物流业发展的策略 1.依靠港口装卸业进行发展 装卸业可以说是码头企业的主营业务,装卸业投资扩大带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且装卸业可说是港口发展的命脉,港口物流业的发展也必须以港VI装卸业为基础:但目前港口业已从快速发展向平稳发展过渡.仅仅依靠单一的装卸业发展港VI是过于局限的,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我国港口企业引进外资现状 近年来,我国港口业对外开放吸引外资进入高峰期,海外投资者如和记黄埔集团、沃尔夫(wharf)集团、太古集团和半岛与东方(P&O)集团,都在中国港口建设项目中签订了大量协议,丹麦马士基集团、招商局集团在国内许多港口也有参股。世界上最大的4家港口集团香港和黄、新加坡港务、丹麦马士基、荷兰铁行渣华都已涉足中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将日益突出,我国港口业必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截至2001年底,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的总设计能力为13亿吨,总吞吐量却已经超过了14亿吨,超负荷运转的港口急需大量的资金来开发建设新的港区和码头。但在目前,中央财政对  相似文献   

11.
全球港口业在上半年逐渐步入了企稳回升的轨道,亚洲多个二线港口增长强劲。预计今年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将达到5.5%。据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全球港口发展报告(2013年第一季度)》研究显示,2013年上半年,随着各国经济增长刺激政策进一步实施,全球经济终于止住了衰退的势头,  相似文献   

12.
《水运文献信息》2004,(7):16-16
国际港口营运公司——“铁行港口”选定泰晤士河作为其战略基地,计划建设一个世界级港口——伦敦门户港,使之成为英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口,该港也将是“铁行港口”在全球各地经营的港口或码头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安飞 《中国船检》2004,(4):12-14
2003年是我国港口业实现腾飞的一年。这一年,我国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6亿吨,同比增长16.9%,亿吨大港也增至8个。同时,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跃居世界首位。其中上海港、深圳港双双突破1000万标箱,分别跃升为世界集装箱大港的第三、第四位。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港口业的腾飞势不可挡。 然而,居安思危。在2004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交通部部长张春贤提出,我国当前港口吞吐量已超过港口设计能力,部分港口存在着超负荷运作现象,应谨防历史上“压船、压港”的状况重现。显然,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已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而对于港口吞吐量的逐年递增,也颇有些尴尬。应该说,腾飞中的中国港口业,既让人兴奋,又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港口行业自身发展不仅面临着新特点也面临着一些老问题。例如:船舶大型化所带来的问题;区域间港口存在的低价无序竞争造成企业正常利益受损的问题;在枢纽港、喂给港总体布局建设上以及港口行业整体结构不甚合理的问题;港口价格、安保和港口物流信息化等存在的问题已成为港口行业和港口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未来,中国港口行业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5.
根据《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我国沿海港口形成5大区域港口群,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港口群、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从20世纪末开始,西方氽业战略已从“竞争战略”为主导,向“合作竞争战略”为主导转变。当前中国各地建港积极性空前高涨,国际、国内港口竞争更为激烈,港口业也正面临着从竞争走向合作的关键时期,加强区域港口合作与协调发展,规范运输市场显得尤为重要。港口的合作发展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其东 《中国港口》2009,(11):I0001-I0001
国际金融危机对2009年我国港口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面临外需不振、贸易保护主义而引起的外贸吞吐量的下降、港口之间竞争加剧、港口企业效益下滑,港口企业为此而困惑不已。其实,从更深层次角度看,它反映了中国港口长期发展中存在着的科学理念缺失。在经济危机从企稳趋好到经济恢复增长的这一段后危机时代,伴随着我国的积极扩大内需、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港口业也将呼唤港口经济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中国港口业掀起了新一轮并购与重组的浪潮。在各类型的整合事件中,以辽宁省港口群的整合、天津港整合、河北港口集团的成立、山东港口群的整合、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的合作、广西北部湾港口群整合、福建省湄洲湾港口开发公司的成立七大事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中国港口业的整合从同一行政区域内港区的整合,发展到省内不同城市间港口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18.
《水运文献信息》2007,(3):17-17,18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尤其在作为世界制造中心不断高涨的中国经济的驱动下,东亚集装箱港口市场持续呈现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随之而来的则是远洋运输业、集装箱转口业、港口码头机场业、跨国物流业,以及亚洲各国腹地多式联运网络服务业的高速度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受国内投资与消费增速“双降”以及贸易需求扩张乏力影响,2014年上半年中国港口业增长缓慢,下半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仍将维持6%左右的低速增长。内贸吞吐量增速大幅跳水,未来港口吞吐量的持续增长值得忧思。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1月28日,中国集装箱运输史上一个崭新的纪录宣告诞生:大陆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标准箱。在连续四年保持世界第一的基础上,中国港口再次以亿箱的“巨量”登上了全球港口业的巅峰。由此树立中国港口、航运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已全面跨入了全球集装箱运输产业的前列,并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与贸易物流链中承载更为重要、更加突出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