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2月18日,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鼓励产业目录。 在汽车新能源领域,谁抢得了先机,谁就是胜利者。 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发改委的鼓励产业目录。发改委表示,压缩天然气、氢燃料、生物燃料、合成燃料、二甲醚类燃料以及灵活燃料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整车,以及燃料电池及电催化器、电极、复合膜和双极板等电池关键材料,质子交换膜等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及制造,都已列入了鼓励目录,享受鼓励政策。  相似文献   

2.
辛木 《汽车与配件》2011,(34):36-37
2010全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大增32.44%和32.37%,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年新能源汽车(传统汽柴油车以外的所有车型)的产销量分别只有区区2万辆上下,其占当年产销总量的比重分别仅有0.113%和0.101%。而且,这些新能源车型中主要是以天然气汽车为代表的代用燃料汽车,而新能源车产品除了有少量的投入示范运营的公交车和出租车外,市场化的销量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3.
久陵 《轿车情报》2008,(4):144-147
为实现减少对石油的高度依赖、降低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和其它污染物排放的目标,目前全球汽车行业都在致力于发展以清洁燃料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我国政府在2007年10月24日颁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其中对新能源汽车定义为“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4.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其他燃料汽车,累计销量366辆,同比净增107.95%。仅仅在6月一个月内就完成100辆的销售。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标准,对所有传统汽、柴油以外的新能源车型,统称为其他燃料汽车,包括混合动力、乙醇等各类新能源车。  相似文献   

5.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凸显面前,随着国际油价节节高升逼近一百美元,汽车厂商已经富有前瞻性的纷纷“试水”掀起了新能源热。全球各大汽车厂商已经纷纷公布了新能源汽车战略,致力于开发清洁节能汽车。宝马、通用、丰田、本田等汽车巨头都投入巨资研发氢燃料汽车。奥迪也在前不久正式披露,声称Q7的混合动力版将于2008年上市。自主品牌也不甘居后,小至力帆、双环、中兴、吉利;大到一汽、上汽以及部分合资企业;还包括长安、哈飞、奇瑞、比亚迪等无一不在宣传各自即将上市的混合动力汽车计划。这么算来,2008年国内至少出现10款以上的新能源汽车,甚至有分析认为,2008年将是新能源汽车全面破土的元年。  相似文献   

6.
1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发展非常迅速,其主要贡献来自于混合动力乘用车。据市场调研机构Databeans预测,到2017年,全球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销售量将达到420万辆。丰田公司预计2013~2015年,混合动力汽车每年的全球销量将超过100万辆。2011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  相似文献   

7.
燃料好比汽车的粮食,车用燃料的质量与供给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汽车工业的发展同样促进了车用燃料的升极换代,在我国汽车工业成长的几十年中,车用燃料一直严重制约了汽车车工业的发展。本文描述了我国车用燃料发展轨迹、分析了石油工业与汽车工业的差距,预测两者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可能存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燃料电池汽车由于其突出的清洁性被视为“汽车动力系统的终极解决方案”,不过高昂的价格又令它的发展进程十分困难。在了解了燃料电池系统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所遇阻碍后,我们自然会想要知道燃料电池汽车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状况,这种代表汽车最先进技术的车型是只存在于实验室还是已经具备初步的实用性呢?相对于其他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确实少见的多,但也不是仅仅存在于实验室中。虽然目前这种技术不具备什么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但基本上在各大汽车制造商的新能源计划中都能找到燃料电池技术。与此相对应的车型其实也不在少数了,只不过对于一般人来说,只有可能在车展展馆中见到它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9.
刘雨亭 《汽车情报》2007,(22):16-19
本刊2007年第19期刊载的《2007年日本推进汽车代用燃料和新能源活动介绍》一文,介绍了有关生物燃料方面的活动,本文主要介绍生物燃料以外的活动,为其续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1新能源汽车概念及相关利好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但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  相似文献   

11.
电动汽车的应用状况 想必大家还没有忘记2007年9月的法兰克福车展、10月的东京车展和今年1月底特律车展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节能环保的主题。与使用汽油、柴油作为燃料的常规汽车不同。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可以分为以下四种:代用燃料汽车,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以下简称电动汽车B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V)。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新能源汽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研制和开发各种新能源和新汽车在国内外蓬勃发展。我国汽车工业应如何应对这种局面,本文根据汽车特点和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新世纪的新能源是利用煤提取甲醇,首先发展甲醇汽车,再进一步利用甲醇制取氢气,再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从而成为我国新世纪的主导汽车。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汽车消费一直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全世界都在关注汽车对能源和环境提出的挑战,各国政府都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能源枯竭、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等问题,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呼之欲出。什么是新能源汽车呢?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  相似文献   

14.
《天津汽车》2009,(5):6-6
2009年5月14日,在“中国汽车业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高层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透露,我国计划到2012年,在全国推广6万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其中各类混合动力汽车将占95%以上。据悉,我国目前已有近10款新能源汽车拿到了“准生证”,一批新能源汽车包括“零排放”纯电动汽车将陆续上市。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总体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预测,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燃料可能呈现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分天下”的态势。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发展我国汽车代用燃料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汽车代用燃料的性能特点,分析了我国汽车代用燃料研究使用情况,从组织,经济和技术三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我国汽车代用燃料的对策,供政府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汽车杂志》2007,(6):28-28
此次上海车展上,自主品牌展示的产品技术有了新的提升,包括一批新能源概念车,成为一大亮点。上汽此次展出了荣威混合动力概念车,“上海牌”轿车也重新出现在展台上,这是一款采用燃料电池技术的概念车,搭载的是第四代燃料电池组。上海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量产.2008年成立示范车队,2009年保有量达到1000辆,五年后达到1万辆。  相似文献   

17.
春魏 《驾驶园》2009,(5):72-73
石油资源并非用之不竭,作为汽车的主要燃料,它总会有被替代的一天。虽然在寻找新能源的过程中,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研制各种新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代用燃料汽车等。但由于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还存在不少问题,目前还不具备产业化条件,只能进行研制开发、示范运行。而今全球各大汽车公司已纷纷推出各种混合动力汽车,并先后推出了各自的量产车型。  相似文献   

18.
说到汽油,很多人都知道它是汽车的血液,离开了它,汽车就会变成一块不能移动的钢铁。而说到乙醇,就是大家俗称的酒精,它是酒类的主要成分。当酒精和汽车联系到一起时,大家往往想到的会是严禁酒后驾车等安全问题。也许有一天去加油站给爱车加油时,从加油枪里流出的不单纯是汽油了,混合有不同比例乙醇的新型燃料——乙醇汽油,也将源源不断地注入油箱。对于乙醇汽油也许有些车主还比较陌生,而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准备在全国更多的省市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有车一族,有必要了解这种与自己的爱车息息相关的新型汽车燃料。作为世界第一汽车王国的美国,在乙醇汽油的应用方面走在了前面,通过对他们的了解,可以看到乙醇汽油及乙醇燃料汽车的发展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南辰 《汽车电器》2005,(10):58-58
上汽股份与上海变通大学、同济大学于2005年8月26日签署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上汽股份与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开展新能源汽车“控企合作”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以上汽股份为主导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全面提速。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成员之一,上汽股份在“十五”期间已经通过“校企合作”在新能诼汽车的研发领域取得一定成果.成功试制了二甲醚城市客车、混台动力城市客车、燃料电池MPV等概念样车,实现了桑塔纳3000型LPG单/双燃料轿车、申沃CNG城市客车、桑塔纳CNG两用燃料轿车等批量投放市场,在节能汽车,替代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上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十一五”加快研发和应用新能源汽车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计划减少其对矿物燃料的依赖,鼓励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和纯电动车(EV)。现在国内25个试点城市中大约有28000辆新能源汽车在使用。然而,其中在用的80%以上都是公共汽车。而中国政府的目标是,201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总量超过50万辆,2020年新能源汽车总量达到500万辆。为此,中国政府的各个相关管理部门正在联手制定新的政策——"分级补贴政策",目前已在起草阶段,预计将很快公布,旨在促进私人购买更清洁、更环保的汽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