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根据应力、强度干涉理论,结合Monte Carlo模拟技术,建立了高速列车齿轮传动系统主动齿轮接触疲劳可靠度的计算模型。通过自编的计算机程序,对高速列车齿轮传动系统主动齿轮的接触疲劳可靠度和接触疲劳应力、强度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计算分析。应用摄动理论,对影响高速列车齿轮传动系统主动齿轮接触疲劳可靠度的随机均值和标准差进行了参数的灵敏度分析。以上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可为高速列车齿轮传动系统主动齿轮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速列车齿轮箱内的齿轮副的强度为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以我国自主研发的某高速列车转向架齿轮箱齿轮副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齿轮系统三维实体模型,通过SOLIDWORKS简化并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对齿轮啮合部位进行静态和瞬态力学分析。理论计算值和仿真分析结果都在强度安全范围之内,符合设计要求。在瞬态分析时发现,在齿轮启动阶段接触应力较大且出现应力波动,对齿轮系统的可靠性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城轨列车齿轮驱动装置发展趋势的研究,阐述了城轨列车齿轮驱动装置发展的产业化前景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了尽早制定并出台城轨列车齿轮驱动装置国家标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齿轮是高铁列车中的重要部件,齿轮磨损状态的程度对列车运行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采用人工观察确定齿轮磨损状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列车外齿轮磨损状态定量检测方法。为避免将顶部和底部低灰度啮合区分割为背景,提出分块分割算法以得到候选啮合区域。为去除候选啮合区中的背景区域且将啮合区分割为一个整体,提出区域聚合算法。为避免点蚀区域位于啮合区边缘造成的不完整分割问题,提出基于凸包运算的边缘修正算法。结合分块分割、区域聚合以及边缘修正,实现齿面图像啮合区分割。结合自适应局部阈值以及基于形状特性的假阳性去除算法,实现齿面图像的点蚀区域检测。在140幅齿面图像上对提出方法进行验证,啮合区分割的平均AOM为0.89,点蚀区域检测方法性能优于现有方法。  相似文献   

5.
许南南  许浩翔  张章 《机车电传动》2019,(6):115-117,121
地铁列车齿轮传动系统将牵引电机转矩传递给车轴,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弛缓现象。通过对比牵引、电制动和气制动过程中的牵引电机转速和轮轴转速大小,可以对地铁列车传动系统弛缓状态进行诊断。该方法可以利用既有车辆系统的设备,不需要额外增加其他设备,并已在国内地铁线路上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6.
机车牵引齿轮是机车走行部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它不仅承受着巨大的静载荷和动载荷 ,还刚性的承受来自钢轨接头、道岔和线路不平顺等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作用力 ,机车通过轮对实现牵引和制动 ,而牵引齿轮则直接传递 ,因此轮对牵引齿轮是一个受力复杂 ,负重很大 ,工作条件恶劣的部件。其状态好坏 ,直接涉及到行车安全 ,因轮对牵引齿轮的损坏可能导致整个列车发生事故。电传动内燃机车一般采用单侧齿轮传动 ,齿轮的状态决定了牵引的工况好坏。在东风 4型机车检修工作中 ,分别有三个规程对牵引齿轮的检修做了技术规定 ,它们分别为《东风 4型内燃机车…  相似文献   

7.
在1128套VVVF车齿轮传动系统检修数据的基础上,对该齿轮传动系统的检修策略进行阐述和研究,旨在为地铁列车齿轮传动系统检修规程完善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高速列车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内部激励考虑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和传递误差,扭矩波动表示输入端激励,负载端激励考虑由黏滑振动引起的负载波动。利用有限元方法得到高速列车齿轮系统时变啮合刚度,考虑齿轮啮合误差,并用傅里叶级数展开。结合非线性多尺度近似解析方法,利用单自由度扭转模型分析动态激励对系统振动的影响,同时建立考虑齿轮啮合的高速列车动力车整车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齿轮传动系统中存在谐波振动,扭矩波动不仅会增大轮齿的角加速度和啮合力,同时使齿轮箱的振动加剧,并改变系统的振动主频,可能引发共振。黏滑振动将使齿轮系统的各项指标急剧增大,严重影响齿轮的啮合平稳性,在实际运营中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9.
轨道列车齿轮驱动装置初始设计时,因轨道线路还尚未施工完成,列车线路运行的具体数据无法取得,此时通常根据相关标准推荐数值进行产品设计。由于这些推荐数值与最终施工完成的轨道线路的实际数值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果线路实际测量的数据值超出计算数值较多,会降低零部件的设计寿命。用轨道线路实际测量数据进行零部件的校核计算,可以提前预测零部件的寿命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可对相关零部件提前维修或更换,保证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0.
轨道状态的快速检测技术是保障轨道交通运维安全的重要基础。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依赖高精密、高成本的测量设备,这些测量设备测量数据质量高但体量小。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易获取、质量低但体量大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以及 5G 通信与云服务技术,以多车厢加速度、轮轨噪声数据为基础,实现多源数据融合的列车-轨道状态检测技术。实践表明,多源数据融合的列车-轨道状态检测技术是实现轨道设备质量状态智能辨识和预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地铁列车控制电路使用了很多型号不一的继电器,而继电器状态好坏直接影响着列车的安全运营。为了满足地铁列车继电器测试的检修作业需要,设计了继电器测试装置,介绍了测试装置的原理和测试方法,该装置一次性可以测量9个继电器参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高速列车速度测量值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列控系统对列车运行的控制,根据列车速度等参数计算的列车制动距离的准确性也直接影响列车运行安全。针对既有测速算法的不足,提出了采用CKF-SVSF数据融合算法来提高列车速度测量的精确性。相对于传统的滤波算法,该算法充分结合了CKF和SVSF算法的优势。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Cubature Kalman Filter,CKF)可更加精确地实现对非线性系统的状态估计;滑动可变结构滤波算法(Smooth Variable Structure Filter,SVSF)提供了在非线性系统的模型误差干扰下更具鲁棒性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地铁列车的安全运营涉及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城市的有序运转。如一旦发生地铁列车走行机械部分的故障,如轮对轴承烧损、齿轮咬死、齿轮箱悬挂装置失效等,列车将无法自行或被动牵引出现场,会造成地铁线路瘫痪。地铁列车救援小车能在列车走行部分发生故障后,将故障轮对托起,由救援运载小车替代车轮转动,迅速将故障列车拖离事故现场,恢复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秦线SS4改型机车牵引从动齿轮的断裂问题,通过数据统计、电子显微分析和金相组织分析,提出应对高速重载列车牵引从动齿轮的的设计与制造技术进行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列车网络控制是列车安全行驶的保障。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观测器的列车网络控制方法,同时考虑测量通道和控制通道的网络诱导延时的影响,利用增广状态向量法构建基于观测器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模型;在考虑网络诱导延时与其时滞上界关系基础上,构造Lyapunov泛函,导出使扩展闭环系统渐近稳定的时滞相关LMI充分条件;给出求解控制器和观测器增益矩阵的方法.最后,通过数值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1机破事故概况2005年8月12日,山海关机务段DF4D型0050号机车担当1348次旅客列车牵引任务。运行途中,差示压力计动作,柴油机转速急速下降并停机。副司机检查机械间,发现机械间烟雾很浓,柴油机9、10、11、12缸防爆阀开启,判断机车无法继续牵引运行,请求救援。列车晚点1h43min,构成一起机破事故。2机车检查情况2.1检查步骤该机车回段后,相关人员立即上车按步骤进行检查:2.1.1检查柴油机活塞、缸套、连杆瓦、主轴瓦、凸轮轴瓦、齿轮传动机构、油底壳及各部状态,未见异常;2.1.2恢复防爆阀启动柴油机,测量各缸压缩压力,其工作正常且测量值均在正…  相似文献   

17.
贯彻机车牵引齿轮检修标准的齿形样板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彻机车牵引齿轮检修标准的齿形样板准备成都机车车辆工厂张作华在厂修中发现,机车牵引齿轮最常见的损坏形式之一是齿形误差。齿形误差过大,将影响牵引齿轮装置的工作平稳性,甚至导致牵引电机的损坏,危及整个列车的行车安全。在TB2063《铁路机车牵引齿轮检修技...  相似文献   

18.
自动驾驶模式下城轨列车停车时的冲欠标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城轨交通用户,为提高系列化标准地铁列车自动驾驶模式下的停车精度,从影响车辆制动性能的电制动力、电空配合、空气制动预压力控制、空气制动力、闸瓦、闸片以及轮轨黏着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既有线路列车实际运营测量数据,验证电制动力发挥精度、电空配合参数、空气预压力大小、闸瓦闸片摩擦因数与表面状态以及轮轨表面状态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列车停车精度,通过试验调试与线路验证,给出提高系列化标准地铁列车自动停车精度的制动性能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无线闭塞中心(RBC)是CTCS-3级列控系统的地面核心设备,根据联锁、相邻RBC、临时限速服务器、调度集中系统提供的信息以及与车载设备交互的信息生成列车行车授权,并向车载设备发送行车许可,完成列车间隔控制和列车防护,保障列车安全追踪运行。自主化RBC在原基础上增加对道岔状态、信号机状态和轨道电路状态的处理,对进路状态及进路中的道岔位置、信号状态及轨道区段状态进行校核,校核不一致时,进行安全处理;增加站内轨道电路的CEM检查,当列车位于进路上时,列车前方的站内轨道区段占用,则向列车发送CEM信息,进一步加强了列车站内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基于雷达和激光等技术的货运列车超限检测系统存在检测区域不完整及只能在列车移动状态下进行测量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单目视觉三维重建的货运列车超限检测方法.通过单目视觉三维重建算法对获取的序列图像进行建模处理得到目标货运列车的三维点云模型.对三维点云模型进行全局坐标系转换与切片投影,得到目标货运列车若干横截面二维点云图形.结合铁路货运列车超限检测标准,构建标准界限图形.将获得的二维点云图形代入标准界限图形中进行超限检测判别.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能够满足铁路货运列车超限检测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