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道路运输的发展离不开土地的保障支持,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道路运输与土地的支持保障关系出发,通过大量数据、图表说明了道路运输与土地的支持保障关系,最后,阐明道路运输中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协调发展,基于土地利用与交通双向互动理论,对评价土地开发强度与交通承载力关系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静态对比测算和动态模型测试相结合的交通承载力分析方法,以协调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关系。以《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在静态对比测算中,将北京市中心城区各街区居住用地、产业用地发开强度与交通承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动态模型测试中,对3种方案的道路流量、交通负荷进行了对比,在空间分布上定位不协调区域及不协调程度。  相似文献   

3.
以大连市高新区为对象,通过分析城市土地开发与交通协调的发展关系,确定高新区交通和土地利用的发展策略,提出骨架交通体系方案,从交通引导开发、混合利用、控制开发强度等方面选择与区域交通特征相适应的土地开发模式,最终实现高新区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关系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高密度开发特征下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二者协调关系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利用模型计算了1990~2005年北京市八区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程度,识别了影响二者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994年以前以及2003年之后的各年交通与土地利用双向协调发展指数均达到或接近1,协调性相对较好,而1995~2003年的协调性相对较差;就业居住比的投入贡献值为2.743 9,位居土地利用系统指标贡献值之首,公交承担率的投入贡献值为2.733 1,位居城市交通系统指标贡献值之首,说明公交承担率过低,就业岗位与人口分布失衡是影响北京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5.
罗莉 《交通标准化》2010,(13):206-210
根据区域交通运输的特点,研究区域节点的土地利用状况与节点间交通需求二者之间的直接关系,改进以往区域交通需求预测方法中节点土地利用模型,建立区域中各节点的土地利用状况与区域中节点间交通量直接相关的两步式区域节点土地利用模型,即按照"土地利用-交通需求预测"的程序建立区域节点土地利用模型,可优化预测过程,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土地利用的混合程度与居民出行空间分布的相互作用关系。首先,明确城市片区的土地利用混合程度概念与计算模式,并通过城市土地利用、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与统计结果趋势曲线,分析土地利用混合程度与居民出行空间分布的作用机理;次之,构建片区土地利用混合程度与片区内部居民出行比例两者之间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7.
从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模型、评价以及实践等方面分别总结了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和土地利用对交通的影响因素,系统分析了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为研究适合土地利用的交通模式和适合交通的土地利用模式奠定了基础,对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实现土地利用集约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大量城市新城的规划缺乏新城与主城协同的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规划,造成众多的不协调问题,如新城与主城间交通走廊拥堵和"鬼城"等.因此,本文基于新城、主城的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交互关系,提出面向新城规划的城市土地利用-交通整体规划模型建模方法.通过为主城与新城分别构建相应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块、...  相似文献   

9.
指出传统交通需求预测方法的不足,分析交通与土地利用的本质以及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土地利用与交通需求生成的相关关系模型,简化传统方法的预测过程,并以浏阳为例,根据土地利用情况直接进行交通需求预测,较好地映了浏阳的交通需求情况,为把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相结合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认识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是合理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交通空间需求与交通网络双均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交通空间需求人手,运用均衡原理建立交通空间需求与交通网络二者的耦合关系模型,提出了一套城市交通空间需求与交通网络一体化均衡配置方法.该方法能够同时实现交通需求与交通网络的供需均衡以及交通网络自身的用户均衡,对于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结合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交通空间需求与交通网络双均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交通空间需求入手,运用均衡原理建立交通空间需求与交通网络二者的耦合关系模型,提出了一套城市交通空间需求与交通网络一体化均衡配置方法。该方法能够同时实现交通需求与交通网络的供需均衡以及交通网络自身的用户均衡,对于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结合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开发过程中,构建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需求日益迫切,如何协调交通系统要素,使城市交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从分析交通系统关键要素及其与环境问的关系入手,分别从土地利用整合、路网规划布局、交通设施规划设计、交通政策制定、交通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以绿色交通为目标的交通规划设计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基于该方法完成共青城的交通规划设计。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有利于促进绿色交通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模式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成日 《城市交通》2010,8(5):28-35
就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交通的关系展开探讨。首先分析单中心、多中心两种典型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指出单中心城市虽然造成市中心交通压力较大,但有助于公共交通及TOD模式的发展,有助于实施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管理;而多中心城市结构并不一定能够降低城市交通需求。通过分析东京的案例,说明城市交通流空间有序和TOD发展模式对支撑特大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探讨混合土地利用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指出其一方面能够将社区交通需求"内部化",但另一方面可能诱发对外交通对小汽车的依赖并增加出行距离,因此应在城市整体尺度上对其综合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合中国城市的现状,对缓解城市交通问题提出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西安地铁逐渐形成网络的背景情况下,本文通过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从西安市对外交通衔接、基于地铁线网的公交网络优化调整,到常规公交、步行、自行车、出租车及私人小汽车五大交通方式的衔接设施规划等层次,依据车站所处的区域位置、道路交通功能、土地利用、客流情况等综合因素重点探讨了适应于西安城市交通一体化中地铁与其他交通方式接驳的内容、方法及规划落地思路.文章对西安地铁网络化运营前景下的客流运能的充分发挥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交通的基本概念和目标讲起,纠正了以往对交通与运输、道路与街道在概念上的误解。论述了交通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和交通对地价的影响,提出要注重交通网络规划、建设的超前性和引导性。以上海、北京和波哥大市为例,说明了出行距离和出行时耗的特征,包括出行距离和出行量、出行时耗和出行方式的关系研究。最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交通方式的转移,其一是公交与非公交方式的转移;其二是居民收入和出行方式的关系;其三是交通工具的发展,总体上从方式转移原理、相关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出行需求函数与路阻函数所反映出的交通需求与交通网络的可变性为基础,运用均衡原理建立二者的耦合关系模型,从宏观层面提出基于交通需求与交通网络二重均衡协调的城市与交通一体化规划的方法,并给出了交通需求与交通网络协调性判断的标准。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同时对交通需求与交通网络进行一体化协调配置,实现交通网络流量与交通需求量的双向均衡。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道路交通一体化规划设计的理念;以重庆市规划快速路四纵线上的电子校立交改造为例,在分析该立交现状问题的基础上,以交通流量定量分析和节点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定性分析为前提,结合该立交的地形及周围环境,提出了该立交改造的概念性设计方案。结果表明:经改造后的电子校立交有效的缓解了交通压力,研究为同类型的立交改造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